最近读古典老师的书,发现里面会将很多“新概念”。比如说“联机思考者”“跃迁”“思维里的墙”“局”“知识IPO”“时代的溺水者”等等。
每次遇到,都觉得是一个新概念,然后会先去弄明白,这是个什么概念?
今天我明白了,引入新概念的作用。
并不是为了秀什么东西,而是当引入一个全新的词去解释一些事情的时候,会倒逼自己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一些常见但觉察不到其中问题的事情,从而获得新的思考角度。
语言是构建思维的手段。
——《跃迁》
比如你眼前看到这篇文章,你会知道“这是一篇文章”,这是因为你以前的经验告诉你,这样的是一篇文章,但如果你从未见过文章,你会先思考“这是什么”。
恰恰是这一闪而过的想法,成为你成长的机会。
比如说我们的生活里,存在很多“局”,也面临很多的“局”,这些所谓的“局”,就是“系统”。
虽然分开看“局”和“系统”这两个词,都熟悉,但是两者联系在一起,就会有人产生疑惑。为什么要把“局”换成“系统”?系统是什么?
用一个故事来说吧。
讲的是“狮子、羚羊和草”,他们三者谁更强,谁更弱?
这我们都知道,狮子吃羚羊,羚羊吃草,狮子是这食物链的顶端,而且很强大威猛,这当然是狮子最强,草最弱。
但如果从系统的角度来看,结果就会跟我们平常的认知不一样。
系统来看这三者的种族生存问题,比如当遇到了天灾的时候。
狮子力量虽然强大,但它是食肉动物,如果找不到食物,会饿死,而且捕捉猎物的时候,还是只能瞄准老弱病残的追着吃。
羚羊吃草,虽然可能也会没有食物吃,但是吃到草的难度比食肉低很多,所以生存概率比狮子大。
那么草呢,春风吹又生,明年又能长出一大片绿草地。
所以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似乎狮子是最弱的,而草才是最大的强者?
这就是引入一个新概念之后,会让习以为常的认知或事情,重新有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当你有一个新的视角看待问题的时候,那结果也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回顾我自己,我也有这样用语言构建思维的经历。
比如上班这件事。
从前,我去上班,我是一个打工仔。
现在,我去上班,我是去上我自己的班。
“上我自己的班”,又来自另一个概念——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来经营。
于是,就变成了——
我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
我有一家公司
于是,我去上班,就变成了,我去(“我自己的公司”)上我自己的班。而且这个办公地点,还不需要交租😂
有点开玩笑,当初确实也只是是一个玩笑而已,为了解决“一想到上班就很累”这个想法,然后编成是“上自己的班”,就少了很多的“不情愿”,多了一点点动力。
后来又不知不觉品出一点味道,它改变了我一些行为和想法。让我很认真对待上班这件事。
比如说,也许在工作时间里,少干点活拿一样的工资,可能会沾沾自喜,甚至是想着如何投机取巧去“偷懒”。
但如果从自己的角度,会觉得这都是自己的时间啊,浑水摸鱼很浪费。
同时,“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来经营”这个概念,除了在工作上带给我改变,在个人生活中,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角度。
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就好比是一个个部门,然后要“开会”,就是要向自己汇报各部分的情况,然后复盘等等。
结合今天的“系统”,我觉得又是一个新的角度。
如果把每个“部门”,比如习惯、写作、阅读、运动等等,看成一个个小的系统呢?
用「系统」一词,慢慢把思考视角撑大。
但具体怎么运作,今天只是起点去思考,希望未来有机会去分享各个系统的运作或者成果。
今天就聊到这儿了,我们知道了,语言、概念是能影响思维,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和角度的。
当遇到一个困局的时候,不妨换个词去思考,或者引入一个新的词的时候,试着去思考平常存在的事物。
比如就今天的「系统」,用系统的角度去思考一下“人生、工作、学习、生活”等大方面、小方面,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也欢迎你来跟我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