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230516/0834bd798560a354.jpg)
去小市场上买菜,看见有卖黄豆的。想到霜降在即,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种美味“煮茄棵”。
茄棵就是蔬菜茄子的枝干。也不管到时候能不能弄到,我也毫不犹豫地买了几斤黄豆。因为这道乡间美味,就两种最主要的原料,除了茄棵就是黄豆,或者说除了黄豆就是茄棵。
无须质疑,人人都知道,大豆的营养特别丰富,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甚至能超过三分之一。因此,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豆子是重要的农产品。即使现在,也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上古时代,大豆叫“菽”,也就是五谷“稻(dào)、黍(shǔ)、稷(jì)、麦(mài )、菽(shū)”中的“菽”。
当然,这个菽字,是豆类总称,并不单纯指黄豆,我们吃的黑豆、红豆、绿豆,古代都称作菽。
菽的来历,历史悠久。上古时代,它的种植,就已经广泛普遍,特别是在公刘时代的豳地,也就是《诗经·豳风·七月》提到的那个“豳”地,就是现在的陕西某地。
诗中的“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翻译过来就是:夏历九月的时候,我们就准备打谷场了。到了十月,谷物都就下来了。有黏性的黄米,没有黏性的小米,后熟的先熟的,还有禾麻豆麦,都是冬天储藏的食物。看,这里边可能就有我们吃的黄豆。
老祖宗是睿智的,一直到现在,在食物方面,我们还遵顺着这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来繁衍生息着我们的民族。
茄棵,我上边也说了,就是蔬菜茄子的枝干。小时候,每逢到了秋天,我就开始盼着我娘煮茄棵。但我娘总是说要到霜降以后。虽然问不出原因,那就只好等着吧,不过,从这里,我也就知道,霜降,对于植物来说,是一种劫难。所以,一提起这个节气,我就想到“凝重”一词,记得我家大爷被检测出不治之症时,父亲的脸上,就曾经很凝重严肃过。
煮茄棵这道美味,在小城里,单凡是有点岁数的人应该都吃过。很奇怪,我从来不喜欢吃茄子,却对这煮“茄棵“情有独钟。茄棵的枝干,有老有嫩。我小时候喜欢吃老的茄棵。那时候,一口整齐的牙齿,可以说是“斩钉截铁”。老了的茄皮还有里边的茄髓,浸进去更多黄豆的香味,吃起来就像啃肉骨头,越嚼越香,不像那些嫩的,一咬一口只带一点豆香的咸水。
再有几天,就是霜降了,又到了煮茄棵的最佳时候,我给姐夫打了个电话,他正好在老家收拾菜园,当我一说到茄棵时,他就明白了,笑着说:你放心,给你留着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