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穿山甲调整保护级别的公告(2020年第12号):为加强穿山甲保护,经国务院批准,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这意味着,当前在我国自然分布的中华穿山甲,以及据文献记载我国曾有分布的马来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将受到更严格的保护。
穿山甲有自己的防御策略,它们白天在洞里躲藏,人们只要发现它,直接就“瓮中捉鳖”了。身披鳞甲是它御敌的手段,遇到敌害时穿山甲就将自己团成一个球。这种防御机制在自然界里几乎是无懈可击,一般的食肉动物都拿它无可奈何,但是,人类会用棒击、火烧和水烫,在这些攻击方式面前,穿山甲引以为豪的鳞甲毫无用处。
就这样,中国的穿山甲就在短短数年时间被吃得所剩无几了。但是市场需求还在增加,穿山甲猎人们就把眼光放到了国外——先是东南亚的穿山甲遭了殃,没几年,南亚的穿山甲也几乎被洗劫一空。这时穿山甲猎人又把目光投向了非洲大陆。根据IUCN的评估,现生的8种穿山甲都是受威胁物种。
不仅穿山甲,就连生活在美洲的犰狳都倒了霉,就因为有个硬壳子,也被当做穿山甲卖。
(ps:以上引自美君在得到城邦的分享,以下是我的回复)
什么通经下乳消肿排毒什么疏风通络,治疗关节麻痹等等,都是古人以形补形的想象。
实际上,穿山甲鳞片的生物成分,和其他生物包括我们人类的指甲,甚至和我们的头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都是含硫丰富的蛋白质角质素(又叫角蛋白)。
古人看到穿山甲可以在坚硬的山里打洞穿梭,又穿着一身“金衣铠甲”无惧猛兽攻击,就以为它的爪子无坚不摧,它的鳞片坚固防护。
这个观察本没什么问题。但是古人看到妇女哺乳时奶水不畅的艰难,以为有什么堵塞了奶水的通路,联想到穿山甲可以穿山入地的本事,就以为穿山甲的爪子和鳞片能够疏通堵塞的经络,继而产生通乳催奶的功效。
这真是“脑洞大开”的想象。
有很多中成药,例如妇科通经丸、金蒲胶囊、茴香橘核丸、通乳颗粒、再造丸等等,都是根据这个想象创造出来的。
实际上,穿山甲的鳞片具有肝毒性,长期过量服用,可引起肝脏的损害。
另外,这些中成药里面含有的石菖蒲、八角茴香、桂皮、花椒、蜂头茶、七荆介等药材,均含有毒性成分黄樟醚,可诱发肝癌。
同样成分的中成药还有儿童清肺丸、天王补心丸、安神补心丸、辛芩颗粒、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茴香橘核丸、锁阳固精丸、复方甘草片、拨云退翳丸、化癥回生片等。
这些名字上听起来功效显著,禅意十足的中成药,在治疗过程中起到的可能都只有安慰剂的作用,但是对于肝肾的损伤,却是实实在在的风险,议大家在用药时避开使用。
当然,最安全的就是告诉家人不要使用中成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