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好生活的“生活家”

好好生活的“生活家”

作者: 小萌MoeL | 来源:发表于2020-06-22 21:12 被阅读0次

    一个人的时候,亲人不在身边、没法任性撒娇时该怎么“哄”自己呢?在被动地被环境影响时,只能主动地靠自己去消化负面的情绪,去自己变得强大, 去为自己搭建走出困境的通路。

    大概是因为之前在英国时一个人的生活太苦闷,在加上健康方面的一些问题、以及毕业后一段时间的求职压力,我开始想方设法去让自己快乐一些。比如,为自己做一顿饭、学习烘焙,吃饱、吃好。比如,去运动,让内在能量改善精神状态。比如,留意生活中的小细节,用另一个视角和眼睛去努力解读一些平常但可爱的事,街边的野花,清新的绿叶,树荫缝隙的阳光,吹过的微风,四季的变换......

    我发现我没有什么拔尖的才能,没有什么过硬的专业能力,但对这些生活中小细节的留心和品味、从而让平淡又日复一日的生活变得惹人喜欢,是我越来越擅长的事。

    是啊,做一个“生活家”!

    20来岁的我决定以此自称。

    虽然对于“生活家”这个词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嗯,英语该如何呢?Lifeist?(查了一下还真有,而且就是这个意思。佩服我自己。)

    总之,就是享受平凡又日常的生活。

    比如,最初在英国小镇上2年的学习时光也是让我内心感到极为苦闷,生活也没什么品质可言。因为穷学生,买什么东西都要在脑子里换算一下价格。也没自信,不化妆,不买衣服,不怎么消费。星巴克也就喝过2~3次。从里到外就是个土包子,当然,好一点去诠释,也是简朴、朴素吧。这是我23岁前的样子。

    毕业后,去了曼彻斯特,被一个姑娘请客喝了CAFÉ NERRO家的咖啡,也是第一次喝了“奢华”的摩卡,里面好多让人幸福的巧克力哦,这才打开了喝咖啡的大门。开始接受文化的不同,开始学习去享受在英国才能感受到的快乐。

    因为曼城比较光怪陆离,有繁华的大商场,有热闹的娱乐场所,就连巧克力也可以偶尔尝尝高档的HOTEL Chocolate,而不是只在超市买吉百利。更别说之后在伦敦的一年。英国的咖啡馆,下午茶,展览,集市,高档商场里那些买不起但却很养眼的各种琳琅满目......一股脑地涌向了我。我也开心地全盘接受,去学习和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探索自己不知道的一切。

    生活确实变得有点好玩,因为好奇心总是在被不断地刺激。

    在小镇上生活时,我看花、看草,在家附近的公园跑步,一周去一次市中心的超市屯粮,寂寞,也内省。而到了大城市,就是奔波忙碌地渴望各种生活的刺激和繁华。活跃,却外求。

    不太奢侈的我,似乎也在向消费主义倾斜。也开始觉得,如果自己想当“生活家”,就是要对身边的吃穿用度都讲究,比如吃饭是要讲究摆盘和餐具,比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选择有历史品牌的东西。这大概是20多岁到30岁之间我认定的事。

    如果用钱能买来开心和品味,那难度虽有,但可以效仿和复制。而“生活家”这一身份,是不是只要有钱就可以打造出的呢?

    现在的我觉得也并非如此。

    我又开始吃简单的饭菜了。自己带着便当,食材丰富,但并非讲究菜式和烹饪手法,周围的同事还会说我吃得重复,对好吃的食物是不是没追求。

    我想了下,也曾经自诩爱好美食的我,怎么现在变成了别人眼中不追求美食的人了呢。毕竟,我也是在英国喝古早下午茶,在奥地利刷古典咖啡馆,在法国尝过最有名的几家甜品店的人......

    不过,懒得辩驳。现在的我,只是在试图去看淡一些外求可得之物吧。

    真正的“生活家”,或许应该是从内心感到平静和愉悦,在简单的生活中依然能时刻挂着微笑、在各种小细节上能自得其乐的人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好生活的“生活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pf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