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是被国家查禁,不允许公开流通和传播的书籍。统治者通过这种方式希望钳制思想,奴化人民。中国历史上禁书很多,先后被查禁的包括谶纬、天文、儒道、淫词小说类图书。先秦、唐时,《孙子兵法》被列为禁书,宋朝更是全面禁止兵书。这是为什么呢?
《孙子兵法》堪称中国兵书的集大成者,相传为孙武所作。它向人们深入揭示了战争的规律,历代备受推崇,但在先秦和唐朝时都被禁止,因其对战争认识太过透彻,统治者担心一般人学习它,不利于国家安定,故严厉禁止传播。
宋朝时禁书达到了一个高峰,其中兵书被全面查禁。这与宋太祖赵匡胤的武将出身有关,他深知兵法韬略对一个人的影响。他认为,唐朝之所以衰落,是因为地方藩镇势力过于强大,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而五代时期,皇帝走马灯的换,但无一例外皆是军政寡头。在赵普的建议下,赵匡胤不但“杯酒释兵权”,还留下重文轻武的祖训。一切兵书,均在禁绝之列。
《孙子兵法》被列为禁书,兵学遭到禁锢,武将不受重视,使得北宋王朝在面临外敌入侵时经常处于下风。
后来金国崛起、西夏政权的建立给宋朝边疆安宁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兵书才又引起统治者的重视,不再列为禁书。康定元年,宋仁宗下令修编大型军事专著《武经总要》。宋神宗时,以官方名义颁行《孙子兵法》等七部兵书,这就是被历代军事家经常提到的“武经七书”。此外兵、儒并重,开武举,以“七书”取士。
历代统治者把兵书列为禁书,主要还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宋代禁书的例子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一点。但是依靠钳制思想统治人民的做法并不可取。宋代以后,统治者一般都不再把兵书列为禁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