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影视综艺评论
一份关于《啥是综艺编剧》的“伪田野调查”

一份关于《啥是综艺编剧》的“伪田野调查”

作者: 清娱 | 来源:发表于2019-02-04 02:33 被阅读31次

    文丨岸芷

    近日,腾讯视频《横冲直撞20岁》播出第三期节目,Yamy、Sunnee因吵架而上了热搜,被粉丝质疑是节目组的剧本设定,甚至还有粉丝做图讽刺称,本来还有打架剧本的,但是因为Sunnee腿受伤了就没有了。

    对此,总导演谢涤葵在知乎上回应,称“我拍的所有节目都没有剧本,只有台本,所谓台本就是拍摄流程,今天上午要干什么,要多长时间,估计会有什么效果,这是导演组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利用节目框架来设计戏剧效果。”

    随着综艺节目体量的增加,工作职能愈加细分,在内容层面上编剧这一工种属于核心灵魂门类。但“节目剧本说”甚嚣尘上,节目编剧经常沦为粉丝炮轰的对象,一度成为了“收刀片专业户”。【锋芒智库】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编剧,多方了解到综艺节目编剧所处的从业环境以及所承担的工作职责以及发展前景。

    让粉丝给编剧寄刀片的“剧本”,到底是什么?

    综艺节目有台本无剧本,影视剧有剧本无台本。但是,编剧可在影视剧和综艺节目中任意切换。

    在韩国已有成功先例,《请回答1988》《请回答1994》《请回答1997》的主要执笔作家李有贞(韩国将编剧称为“作家”),也是tvN综艺节目《花样姐姐》《两天一夜》等现象级综艺的作家,她的特色通过出色的观察力将角色升华,利用琐碎的日常生活得到观众共鸣,个人作品风格显著。近年,国产综艺也有试水,湖南卫视《全员加速中》剧情板块的总编剧是于正、《七十二层奇楼》的总编剧之一是南派三叔,相对而言,影视编剧跨界综艺节目,只是个例现象,且基本都是主打安全牌,以其擅长的内容为主。

    但是,影视编剧和综艺编剧在工作性质上有一定差异性,影视编剧撰写的是剧本,从故事主题出发,需要撰写包括故事提纲、背景,情节,人物台词等内容。但节目编剧的工作并非如此,故而二者之间最本质的差别在于他们所撰写的是节目台本而非剧本。

    那么,节目台本是什么?

    台本是基于节目模式和当期的主题、嘉宾所撰写,是一档节目录制过程之魂,联动着整个节目组的运作——执行导演需要根据内容排拍摄流程,摄制组、音频组、灯光组需要根据内容调配设备,制片组需要根据内容准备场地、道具,艺人组需要根据内容协商艺人行程……

    节目性质不同,台本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如今棚内节目台本大都是多区域互通,在录制过程中,需要多方联动,比如,《歌手》这档节目有主舞台、通道、乐评人观看区、歌手观看房间等多个区域,需要在台本中写清楚每个部分的拍摄内容以及流程安排,实录时分区导演才能心里有数。

    在当期节目整体台本的内容基础上,又可细分为主持人台本、艺人台本、选手台本等多个子台本。由主持人主导的棚内节目中,需要根据主持人的特性有不一样的话术筹备,比如给到资深主持人的台本只需要内容要点,但资历尚浅的主持人可能需要细节到每一个语气词的设定;而像《明星大侦探》这样本身自带剧情的节目,会有角色台本,以告知每一个嘉宾他所扮演的角色故事,从而根据这样的人物沉浸在其中。

    户外真人秀这类节目台本更像是分为时间段的流程台本,计划好每个时间段该做的事情,同时也要根据嘉宾特性和周围环境预判到可能发生的状况,并想好应对方式,方便现场执行导演能够更快的应对突发状况,当然也有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这就是考验现场导演随机应变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预判并非是“剧本设定”。比如,真人秀节目中,常常会设计嘉宾分组行动完成任务的内容,此时编剧组所作的预判是,根据嘉宾性格预判哪两个为一组会更有戏、更有火花,从而进行分组,但最终能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很大程度都是尽人事,听天命。比如《非凡任务》郑元畅和林依晨默契搭档的回忆杀效果颇佳,而陈楚河和朱珠双方气场不合,各有怨气,难以合作。

    芒果TV节目中心副总经理吴梦知近期也在微博上分享了制作节目的相关感悟:“真人秀拍的是真实的人物、真实发生的故事;有剧情,有场景、有人物关系、有阻碍(‘冲突’)、有独特视角、有个性表达…真人秀的剧本,做的是一切未知的预设和推演。”

    简而言之,台本是服务于当期节目的整体框架,而非细节剧情描写。像《横冲直撞20岁》这档节目中成员吵架的事件,并不在台本的撰写范围之内。总导演谢涤葵也解释过:“十一个姑娘徒步穿越沙漠,必定会有矛盾,有崩溃,有互相帮助。”而编剧与跟拍艺人做沟通时,唯一要求就是多说话,把内心情绪表达出来,让观众看到其真实的个性。而编剧对于成员冲突一事的预判,并不是如何激起矛盾,而是如何引导成员解决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凸显不同的人物性格。

    不写剧本的节目编剧工作是什么?

    既然前文已说,编剧不写剧本,那么问题来了,节目编剧到底是做什么的?

    就大环境而言,编剧分为两种,即体制内(狭义上有编制的编剧)和体制外。而体制外市场化的编剧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签公司的编剧,工作相对稳定有保障,其性质与电视台内有编制的编剧差不多;另一种是项目制编剧,流动性大,自主选择项目机会多,但随之工作也相对不太稳定。

    每一个项目在立项之前,公司制的节目编剧工作重心在于节目研发、提案,若有项目被甲方相中成功立项,则进入筹备项目阶段,此时会引入部分项目制编剧进行人员架构的补充,或是临时招聘,或是与其他节目制作公司拼盘组队,完成节目团队的前期搭建。

    在整个项目跟进的过程中,节目编剧工作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前期节目内容的策划。像《横冲直撞20岁》《花儿与少年》这类不间断连录的户外真人秀,节目台本根据前期踩点情况,在节目录制前全部完成,前期筹备周期较长。若是阶段性录制,在录制期间的空档,根据前期录制的内容进行单期内容创作以及调整,这样整体的工作周期较长,节目的整体制作成本会偏高,但好处在于可以根据播出时的反响适时调整录制内容,满足观众需求,对节目口碑加一层保护锁。

    第二阶段,节目录制阶段,每个编剧会至少负责1位(视节目模式而定)嘉宾,此时的编剧也被称为Follow PD。每一个节目内容录制之前,会和所跟拍的嘉宾介绍好将要录制的节目流程,让艺人在录制前对节目有所了解,在录制过程中,编剧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与嘉宾进行沟通、调动嘉宾的情绪。

    虽然编剧与嘉宾沟通的过程是非常短暂的,但实际上一方面在私底下要做大量的信息收集工作,对此编剧们也是各有门道。【锋芒智库】采访了《嘿!好样的》节目中杜海涛的编剧,他表示,对于杜海涛这样一个大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得主持人,做资料搜集工作实际上最难的,必须得挖到大众所不知道得信息才能作出新意。

    为此,他和此前《真正男子汉》负责杜海涛的编剧沟通了许久,了解到杜海涛在《真正男子汉》幕后的一些故事,比如杜海涛是在《真正男子汉》中完成58分钟绳索过河的挑战开始决心减肥,也得知其和当时的教官王金武、姜伟私下关系不错,于是也就有了节目中在海南三亚特训期,邀请到这两位教官与杜海涛合体来为新生主持们进行拓展训练。

    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得一点,是要建立与嘉宾之间的信任。在《歌手》系列节目中,负责曹格、张信哲等歌手的编剧曾和【锋芒智库】分享过幕后故事,在录制节目之前,为了让张信哲增强信任感和好感度,只要张信哲出席活动,她都尽可能地去到现场和他接触,几番下来,熟络不少,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双方合作顺利且愉快。

    第三阶段,协同后期团队梳理故事线,但实际上随着后期工种的逐步细分,前期编剧在这部分的作用逐渐在削弱。照以往的工作标准,前期编剧需要带有后期思维。在当下制播分离和节目井喷的情境之下,部分前期编剧导演是没有后期节目制作经验,外加前期内容创作和后期剪辑会分属不同公司来完成,故而在后期团队成员构建上新增了后期导演/编剧一职,进行剧情梳理甚至是重构。

    为了前后期内容联动顺畅,部分负责后期剪辑的公司会派后期导演到录制现场跟进,以后期的思维和前期进行内容沟通和调度。比如,录制过程的某一个突发的点可以放大,某一个自然发生故事线可以适当地突出等等。

    除了前文介绍编剧全程跟组的节目,目前市面上还有一种情况是编剧只负责前期内容流程的设定,即编剧组在前期把节目流程台本做好,不参与节目录制中,由Follow PD来完成。这一种模式存在的弊端很多,暂时不在此篇作为讨论。

    客观而言,当下的市场环境,节目编剧体制是有缺口的存在,前期内容不够,后期特效来凑的情况仍然存在。部分项目或是为节约成本,或是节目题材限制,会一次性录制完所有内容,项目聘编剧录完之后便快速到下一个项目中,大可不必为前一作品的内容成果负责,工作心态上的松懈也有可能存在。但对于节目制作环环相扣的产业而言,上游的能力缺失导致内容失重,处在内容制作终端的后期剪辑团队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长久来看,对于行业良性发展毫无益处。

    编剧前置化,一半毒药、一半蜜糖

    早年间,一部《爸爸去哪儿》,红了总导演谢涤葵;一部《花儿与少年》,红了总撰稿吴梦知,但目前尚未让某一编剧成功出圈。但从综艺行业大环境来看,编剧前置化已有趋势。

    编剧出圈的萌芽源于湖南卫视《我们来了》节目,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官博陆续推出了编导手记,和网友分享跟拍编剧视角下嘉宾们的另一面。在《嘿!好样的》当中,面对主持新生们迟到懈怠的情况,杜海涛以编剧凌晨三点还在给自己发台本、第二天一早就出现在化妆间为例子,以此感化主持新生们。就此来看,在早期,编剧出圈的初次萌芽是服务于节目内容本身。

    如今,编剧出圈迹象更为明显,在洪啸工作室出品的《歌手2019》中,介绍第一季首发歌手阵容的VCR里,在每一位歌手出镜之时,旁边都有为其编剧署名。编剧与明星名字同框,这等光鲜,无疑能够提升职业认同感,开始打造个人品牌。

    如果说,编剧和其所负责的嘉宾名字同框是业内罕事,编剧能上节目甚至还单开一档衍生节目更是少有的现象。程璐、王建国、庞博等人除了是《吐槽大会》脱口秀嘉宾,他们的另外一重身份就是节目编剧,负责为为艺人写脱口秀的底稿。

    除此之外,衍生节目《吐槽吐槽大会》更是编剧们的主场,揭秘每期节目幕后和艺人们前采、对稿等故事。比如,《吐槽大会3》欧阳娜娜在上台前、上台后都与在场编剧王建国进行互动,到《吐槽吐槽大会》当中编剧们这一互动被继续讨论,编剧们一致称赞欧阳娜娜可爱,加强了节目内容本身的趣味点,也增强了主节目与衍生节目之间联动性。

    在【锋芒智库】看来,编剧前置化、透明化,一方面有利于编剧个人品牌打造,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嘉宾的台前表现与编剧个人的捆绑加深一层,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标准更为明晰。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对编剧无形之间的一种鞭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份关于《啥是综艺编剧》的“伪田野调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tp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