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035007/7a9e6e18a4b2e54d.jpg)
前段时间的一部网剧《镇魂》将耽美文化再次推到了大众视野之下,可以说当下耽美圈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
粉丝们往往热衷于安利自己喜欢的CP和小说,这其中人气居高不下的当属《魔道祖师》。
在众多大神作者的优秀作品之中,为什么这部作品能够成为“耽美文学”(此处只讨论耽美文学,不涉及“同志文学”)的爆款呢?
—
粉丝活跃度
如果我们把言情文学分为三类,即传统的BG文学,耽美文学和百合文学,很容易发现耽美圈跟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粉丝活跃度极高。
因为圈子(和BG圈比)相对封闭、小众,圈子里的人仿佛进入了一个可以完全释放自己的世界,可以跟同好尽情地讨论而不会被当成异类;同时圈子虽然算不上主流,但是粉丝基础也绝对不容小觑。
这样的圈子其实很多,比如朋克圈,说唱圈,动漫圈等等。
人们往往发现,这些圈子里的人比一般人更愿意表达自己对圈子的热爱。
而相对大众的BG言情圈,因为存在时间长,接受度高,人们更多地将其看成一种消遣而不是“爱好”。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耽美圈确实更容易出现爆款,因为有人会一直刷,人们也乐于跟其他人一起追捧一本书,一部剧,这给人一种志同道合的感觉。然而一般的言情小说,因为基数大,优秀的也多,一般很难看到所有人同时推荐一本小说的局面。
无可厚非,这个“火爆”程度中绝对有一部分是人为原因,不是因为小说本身。然而抛开这一部分,这本小说依旧有它受追捧的原因。
—
反差的运用
作者在不同层面对于“反差”的运用能够快速使小说立体起来,增加趣味性。
人设上,她采用了非传统的反英雄形象,这跟零几年推崇的英雄主义不大一样,也更受当代人的喜爱。
作为男主角之一的“魏无羡”并非一个受万人敬仰的英雄,反而是人人喊打的“魔道祖师”。可是他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苦衷,他其实是一个有情有义非常善良的男孩。
这种为世人所不解的英雄往往比所谓的正派人物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二个反差来自于对耽美圈既定“攻受形象”的颠覆。通常来说,耽美文还是以主动攻和腼腆受为主,大家对此也习以为常。然而在这本书中,攻变成了一个内敛的,从小听话的优等生,而受反而变成了玩世不恭的浪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老师的得意门生,却为了世人唾弃的受不顾一切,违反所有教条常规,这样的反差产生了奇妙的化学作用,也显得人物更加地有血有肉。
—
人物细节塑造
当然,这样的反常规CP也并不在少数,因此作者进一步在人物细节塑造上下了功夫。
根据英国作家E.M.福斯特的理论,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分为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现在大多数的作者都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各人物之间的张力却不足,同时圆形不够圆,扁平的不够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圆、扁形人物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不是圆形人物就比扁平的好)。
在这部小说之中,两个男主性格塑造上几乎就是截然相反的,对比明显,张力十足。再说他们跟其他人物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几乎没有多余的人物出现。
此外,在细节刻画上,作者花了不少心思。
其实对于爆款文来讲,人物跟剧情相比,一定是人物更重要。
你要推荐一个小说,剧情好你无非评价“情节紧凑,结构完整,文笔好”这种很空的话,一要细讲,五六百字都讲不清楚。
反观要是推荐人物呢?以”蓝忘机“为例,首先他喝酒之后和平时的反差萌,他的”抹额”,他的佩剑”避尘”(看过的都懂),他的”忘机琴”还有那句广为流传的“天天就是天天”……
这些能够被人记住、可以言说的记忆点几乎成了爆款文的必备条件。
之前也有跟《魔道祖师》剧情非常类似的小说,攻受性格也几乎一样,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前者成为了爆款,后者只能成为不错的原因,正是在于这些细节塑造起的作用。
其实《魔道祖师》小说本身剧情上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作者自己也略显无奈的几大段回忆杀(这个其实是涉及前世今生的小说的普遍难题,很容易显得冗长同时极易影响文章节奏和连贯性);再比如最后的结尾,“聂怀桑”这个人物显然发展得不够完全。
然而这样的不足之处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为她的CP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大家追的都是人,相比起来,这些剧情上的“小瑕疵”便无伤大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