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樊登读书、瑞幸咖啡是怎么拉新裂变的?

樊登读书、瑞幸咖啡是怎么拉新裂变的?

作者: 老姜的餐饮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7-20 11:23 被阅读0次

    小时候很喜欢听故事,故事是伴随入睡的最好选择。发现慢慢长大了也喜欢听故事,听听前辈的曲折故事能少走些弯路,听听鸡汤故事能精神振奋。

    那就来讲讲自己的故事和听来的故事,如果有觉得有启发有帮助,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

    故事1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小故事

    19世纪初,爱迪生为研究电灯,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能一次燃烧45个钟的炭丝灯泡。

    后来找了6000多种竹子测试,才制造出能燃烧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

    爱迪生从来不认为那些尝试是失败的,而是一次次验证了哪些材料是不行的。

    马云也经常在讲鸡汤,说他前30年都是在不断尝试、不断在一次次的尝试失败。

    一直有跟小伙伴们讲,想真正做成一件事哪有那么容易,哪有可能那么顺利,需要的是准备好不断尝试的心。

    因为没有谁能告诉我们哪条路是一定正确的,如果每个人都能看得到的路看到的机会,还轮得到我们么。

    快速尝试快速调整,用更轻、更快、更小成本去试,不OK就换下一种,OK就继续优化放大,时间才是最大的成本。

    不要总想着能憋大招,哪有那么多大招。

    故事2

    一个听书习惯的形成

    在朋友圈转过下鸟哥笔记对得到和樊登读书两个APP 的分析,分析得比较全面,就不再对两款APP的功能进行阐述了,定位和方向不一样,其实没什么好对比的。

    我用樊登读书更多一些,有一年多了吧,听过的书大概有4、50本左右,按21天成为习惯的定律来说,也许已经不是习惯而是依赖了。

    之前买过很多纸质书,除非一两天能连续看完,不然很多时候放下了就放下了,好像再也找不到回去看的冲动,也许是静不下心来,也许是文字的吸引力不够,再或者是看书真的容易犯困,哈哈~

    但不看书又不行,人总不能缺失了一个能系统化补充知识的途径,之前总在找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看到别人推荐的书时,去豆瓣看书评或搜索别人的读后感,再不行拿别人的思维导图来YY,通过这些方式多少还能提炼到一些重点吧。

    有一次有点牛CEO徐大大给我推荐了樊登读书,听书的场景可以是利用开车的时间,我尝试了下,仿佛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场景,因为我每周或偶尔来回龙岗和福田之间,开车时间在30-40分钟左右,刚好是樊登讲一本书的时间。

    然后慢慢习惯了开车出门时打开一本书,听完刚好到终点,既能保持心情舒畅的开车,也能保证周期规律性的书籍输入,而且完全不占用其它时间,不然在开车时还能干嘛。特别是有时开长途的时候,听书会变成一段愉快的旅程,既然不能拒绝,那就好好享受~

    樊登读书蛮好的点是,通过他对这本书的提炼加上他的理解把书的核心讲出来,用了比较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会让接受人群会更广一些。当然缺点也很明显,每本书都是樊登自己来讲,一周才更新一本,频率低必然会导致很多书找不到。

    再说说这个APP一些体验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当你听到不错的书可以分享给朋友,用户首次可领取7天会员,毫无违和感,让分享变成一个有面子的事。从裂变层面来讲,这招让用户先试用再决定是否买单的方式确实很强,反正这一年下来我好像顺手帮拉了不少新用户……

    两个月前还有一招更狠的是,续年费送1张年卡+3张91天卡+3张31天卡,但解锁这张年卡的前提是先要把另外几张卡送出去才行。好吧,为了解锁年卡,还得继续找人送。

    玩裂变优秀如樊登读书,给予分享者利益及工具支持,又能让接收者欣然接受利益,而且平台完全没增加什么成本,很值得学习的玩法模式。

    只是随笔,其它一些细节就不展开写了,毕竟没收广告费。

    故事3

    点子都是怎么来的

    今晚碰到熟人随便聊了下天,说后面可以怎么合作之类。原本只是熟人碰面的几句暄寒,但接着继续深入去想想,如果真的开始合作的时候还有没有更好玩的方式。

    回到办公室继续想这个事情,再跟同事交流了下,一个很牛逼的想法蹦了出来……为什么不能跨界一起玩,颠覆掉一些现有的模式。接着去跟群里的小伙伴验证这个想法,都觉得很不错……只等着一些功能的支持和细节的打磨就可以开始尝试。

    这是我无数次创造点子的场景之一,上一次是去北京跟两位大厂出来的产品大神交流学习,结果被专业的人怂得无话可说,确实做产品这个事情上跟专业人士思考的深度还差很远,导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回来之后得马上给产品重新找方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周内必须找到新的方向,因为真不允许再浪费时间了。后面的几天不断的开会探讨,不断的否定,夜不能眠,依然没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方向。

    在一次的吃饭后回公司的路上,同事突然说到一个词,联想到之前有看过一篇关于这个方向的分析,马上翻记录找回那篇文章,果断确定这就是我们想要找的方向,把这个想法又跟很多内部的人聊了,都觉得很OK。

    这是我经常冒出新点子的主要来源,基本都是跟不同的人交流后的联想和不同维度事情的结合,所以,当没有更好的想法的时候,跟不同的人接触,往往会有新的火花。

    当然,仅仅靠跟人的接触交流肯定是不够,更重要的是自己平时的积累,多看一些有用没用的东西,哪怕是跟自己工作毫无关系的事,也可以多想想如果换了自己来做,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多点天马行空的交错不是坏事。

    再者,只有不断的折腾和测试才能不断发现新的大陆,站着不动永远只能去想象大陆的样子。就像前天晚上说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小故事一样,电灯不是靠点子就能出来,是经历了几百几千次测试才造出来的。

    还有,听说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思维最容易发散和灵感最好的时候~哈哈,不知会不会被打~

    故事4

    我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帮瑞幸咖啡拉人头

    中午路过瑞幸咖啡的时候点了一杯,不知什么时候账户多了一张1.8折的券,27元的奶茶支付时只需4.8元,支付完马上再收到一张3.8折和4.8折的优惠券。在优惠券列表的失效券里,看到一堆1.8折、2.8折、3.8折、5折券。

    不好意思,确实喝不了这么多,才如此浪费。

    几乎所有人第一次喝瑞幸咖啡都是免费的吧,新用户第一杯免费,无论是从朋友分享过来还是自己下载APP都一样可以免费领取,这本就是瑞幸咖啡推广拉新最核心的一个爆点。

    当你第一次免费喝完,再告诉你可以送一杯给朋友,当朋友去免费兑换了之后,你又可以免费获得一杯。

    不知有没有绕晕,一句话,如果想免费喝就去拉人,如果不想拉人就给你大把的折扣券,只要能去喝咖啡,什么都行。

    确实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传统老板哪敢这样亏,早就关门大吉了。

    至于瑞幸咖啡的神话就不讲了,有大把专业人士的分析,主要还是想以普通小白用户的身份体验过程,做好产品和营销的前提,需具备秒变小白的能力,大神如乔布斯、马化腾、张小龙都有提到过。

    下午跟我们产品经理和UI设计师好好分析过瑞幸咖啡APP的每个页面和功能,除点单功能外,它就是一个高级的营销工具,免费送、送人再送、充多少送多少、喝完继续送券,诱惑的氛围贯穿整个产品,感觉不喝上一杯还有点对不起他的诚意,还支持朋友间送礼卡、企业开户。

    但一些细节又做得很好,比如引导文案,分享海报,处处显示着高端的优雅。

    既简单粗暴又不失优雅,还支持各种场景,这些往往是很多产品没打磨好的地方,包括我们自己。姑且不说是否因为有钱才会这么浪的问题,如果学不到简单粗暴,那可以学学他细腻的地方,比如文案海报的设计,比如每个时期的不同玩法,比如好好享受一下他的套路。

    如果你知道下次怎么找到我,也许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樊登读书、瑞幸咖啡是怎么拉新裂变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vy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