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的新媒体文案策划,在十一国庆来临之际,按照SCQQR格式写文案大纲,并思考通过哪些方式来制造顾客参与感、发行社交货币?
请填写一项你想到的能制造参与感的具体方式。预设产品为【儿童手表】,请撰写文案大纲,必须备选三个标题,并写出哪些方式增加文案的参与感?
一、设定状况-
(故事主角稳定的状况)
主角背景:小若是一个五岁孩子的妈妈,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平时她也会涉猎一些育儿心理相关的书籍。她知道孩子的成长,除了给他足够的物质条件外,还应该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内心成长。
二、发现问题
(预防型)问题还没发生,但要防患于未然。
最近她在家长群里看到了群友的一则转发视频,视频是一个综艺节目,讲述的是节目组挑选了3位五岁左右的适龄孩童,在家长的配合下在某商场分别做了一个有关“走失”的测试。
测试开始之前,节目组分别采访了孩子们的家长,家长们对自己孩子平时关于“走失”的教育信心十足。比如与家长走失后,站在原地等家长回来;寻找穿制服的叔叔阿姨寻求帮助;并且孩子们全都能够正确背出家庭地址和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然而,测试正式开始后,各位采访前自信的家长们再也无法淡定了。走失的孩子们,在发现父母不见后,无一例外开始无助惊慌,他们在附近四处的寻找父母的身影,全然忘记了“站在原地”等父母这件事。1号家庭的孩子在找了一圈父母未果之后,情绪崩溃的当场大哭起来、2号家庭的孩子只知道不停的走,事后她告诉父母,她在寻找一个穿制服的叔叔阿姨,可是现实中穿制服的叔叔阿姨,完全和她在动画、书本里看的不一样。她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人。3号家庭的孩子,随手拉了一陌生人,寻求帮助,可是当陌生人询问其他的大人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时,他却茫然的摇头,一问三不知。
明明平时在家里,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孩子们都是可以随口背出来的,为什么关键时刻孩子却一个也说不出来呢?明明平时都有好好叮嘱孩子关于“走失”后的策略,可是孩子们却全然忘了父母的嘱咐。
群里的父母就这个视频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大家都很心惊,幸亏这只是一个测试,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三个孩子任何一种应对方式,都极有可能给了人贩子有机可乘的机会。
三、设定课题
(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法。)
预防型:面对可能发生的”走失“问题,家长和孩子如何一起帮助他们更好的面对。
小若妈妈,在群里看完了聊天记录后。结合自己平时看的相关育儿心理书籍,她一针见血的在群里指出:”我们忽略了在特定场所下,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当在现实中与父母“走失”时,孩子们当时惊慌无助的情绪被无限放大,这个时候,我们提供的各种应对”策略“对于仅5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是无法第一时间理智的反应过来。
群里的家长们纷纷认同小若妈妈的说法,是啊,面对一个仅5岁的孩子,找不到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大事,我们怎么能够以成年人的思想去要求当下的他们能够理智的去应对呢?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让孩子能够在与父母走失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让孩子保持理智呢?
小若的妈妈想了一会,提出了一个辅助工具:XX电话手表。
四、克服障碍
(2)预防型:
发生走失情况,有两点尤为重要:
1、我们要在第一时间让孩子的情绪稳定。只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的情况下,她才不会惊慌失措,才会理智的慢慢回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关于“走失”的教导。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出门在外,手上的XX电话手表就是爸爸妈妈派出来保护你的天使。无论任何情况,即使爸爸妈妈暂时不在你身边,小天使也会像爸爸妈妈一样的守护、保护着你。
当”走失“情况发生时,父母不在身边,但看到父母说过的小天使还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这个时候,从心理上来所,孩子的情绪是可以得到很大的安抚和稳定作用的。
2、孩子情绪稳定的情况下,接下来只需要告诉孩子,拨打父母的电话,然后原地等待父母即可。一旦孩子与父母通上话,失控和不稳定的情况基本可以排除。父母甚至可以在不挂断电话的情况下,边与孩子聊天安抚孩子,边通过手表定位功能快速的向孩子所在方位走来。
五、解决收尾
预防”走失“事件放生,平时理论引导孩子的同时,勿忘孩子心理健康建设。XX电话手表,孩子心理安抚的好帮手。
增加参与感:
1、可征集更多家长来一起投稿,分享关于孩子”走失“的应对方法。点赞投票最高者将获得XX手表代金券,或者使用权一年。
2、可与幼儿心理健康作为一个切入点,XX电话手表联合著名幼儿心理咨询师,凡配合特定文案,转发朋友圈,即可有机会获得幼儿心理咨询师免费咨询机会。
标题:
1、xx儿童手表 让你与孩子有爱相连。
2、百万宝妈粉丝推荐的儿童手表,原来长这样。
3、xx心理咨询师告诉你,儿童手表应该这样用。
网友评论
女儿:额。。这不就是一款手表么。。
皮一下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