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Value原理

@Value原理

作者: 程序员札记 | 来源:发表于2023-08-13 09:03 被阅读0次

@Value(“xxxx”)

这个应该基本都用过,直接在属性上用的多,其实方法上也可以用,这个相对简单,先说这个,来个例子,我在name属性上用了,然后在applyName方法上也用了,先不管那到底结果是怎么样呢:

image.png

结果就是属性上的先被赋值,name111

image.png

然后又进行方法注入赋值,改成了222

image.png

QualifierAnnotationAutowireCandidateResolver的getSuggestedValue

其实原理就是用了@Value注解的属性和方法都会被Auto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处理进行注入,在注入的过程中,会有一个获取建议值的方法:

image.png

其实内部就是先获取属性上的注解属性值,如果不存在就从方法上获取。


image.png

内部就是提取注解属性值:


image.png

所以第一次先是属性,因为属性上有注解,可以获得属性,所以直接返回了,第二次轮到方法了,只能从方法上的注解获取,然后把前面的111替换成222了。可能有人问了,为什么就是属性先处理,不是方法呢,如果方法先处理不就不一样了。是的,但是一般总是先属性初始化,然后方法吧,而且注入处理里已经明确这个顺序了,Auto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buildAutowiringMetadata中已经明确是先处理属性,然后方法:

image.png image.png

@Value("${xxx.xx}")

当然如果是这种的话,就不一样了,因为内部会判断是否有${前缀,一般的没有就直接返回不处理了,有的话他还会进行解析:

image.png

最终会到PropertySourcesPropertyResolvergetProperty中,遍历所有的环境变量属性源,查找有没有配置中有这个属性的,有的话就会赋值,具体细节就不多说了:

image.png

这个是在populateBean阶段进行的,但是如果是被ConfigurationProperties注解的,在初始化之前还会被绑定数据,所以这个数据还会被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Value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yf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