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围城》读后感

《围城》读后感

作者: 刀禾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23:32 被阅读51次

何谓围城?——

困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

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读前几章的时候,对于男主方鸿渐我由内而生出一种距离感,我自认为和他会没有碰撞,因为他前期做的事,对现在的我们来说都是令人不齿的。

他买假文凭,糊弄家人,不想和素未谋面的周小姐结婚,便扯谎话找借口小题大做暗示父亲想悔婚,当父亲以不资助他国外的学业为威胁时,他又改头换面虚与委蛇,立刻写信为自己辩解,称自己丝毫没有要悔婚的意思,这要是搁在现在,俨然就是一副虚伪的嘴脸啊,为了一己私欲,抛弃了所有的自尊和修养;他对苏文纨没有感情,面对苏热情的暗示,却拖拖拉拉磨磨唧唧,不能当断即断,豪爽利索,这就是我不喜欢他的原因。

虽然有很多和不喜欢他的理由,但是在另一个方面来讲,他面对苏文纨热情似火的暗示还可以不违背自己的心意,对自己喜欢谁了然于心,从这里开始,我便减少了对他的不喜欢,再后来,是他们五人从上海去三闾大学的途中,他和赵辛楣之间种种逗趣的对话,让我觉得他实则是一个有趣的人,自此开始对他改观。

这本书,作者以第三人称口吻娓娓道来,叙述平稳,不急不躁,逗趣横生。我最喜欢读这本书的中间部分,中间部分尽展人物性格中逗趣的一面,人物开始鲜活起来。最后方鸿渐婚后生活的部分,很真实,读的时候,总会让我想起生活某些时刻的场景,例如方鸿渐看不过孙柔嘉(妻子)的姑妈,嫌弃她多管闲事,以及方鸿渐和孙柔嘉因为鸡毛蒜皮小事的争吵等,这些不用刻意回想,读到这部分脑海中立刻就会浮现出各种对应的场景,虽说这一部分很贴近生活,但读起来却很心累。我希望方鸿渐的婚姻是幸福快乐的,夫妻二人互相包容理解,有修养有内涵,可能发现越往后读越背离自己的期望,所以每次读到他们争吵就会莫名心累。

这本书,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困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我很认同作者的这个观点,拿我来说,我从公司的一个部门转入另一个部门,可是每个部门有每个部门的做事的风格,刚转入这个部门的时候,我老想着找机会转回之前的部门,然而在这期间,不时有旧同事找我询问我现在的部门还会不会再招人,他们也想进入这个部门。这就是所谓的围城,困在里面的人想逃出来,外面的人想冲进去,旧同事认为我现在所处的职位轻松事少,可是他们不知道,我却嫌弃这个部门繁琐操心不自由。可能在某种环境下一旦待的时间长了,人们就反而容易看不到环境带给自己的便利和好处,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吧。我们每个人总在不停地追求,追到手后,转眼又会忘记追求的初衷,继而开始想方设法“抛弃”它。还是那句话——不放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相关文章

  • 《围城》 读后感

    《围城》 读后感...

  • 读书感受:妙语连篇的“浮世绘”——《围城》读后感

    妙语连篇的“浮世绘” ——《围城》读后感 蔡听...

  • 四月的读后感

    《围城》读后感 《围城》这本书给我的代入感特别强,我觉得我在一些方面和方鸿渐是极其类似的,...

  • 10.29 读书笔记

    二读《围城》读后感 因为之前第一遍读的太囫囵吞枣,这次又细读了一遍,现在我来仔细瞎扯下钱钟书先生写的《围城》 围城...

  • ——《围城》读后感 我们在时代的围城里过着平庸无奇的生活,我们在平庸无奇的生活中苦苦挣扎,囿于自己的身份,因为我们...

  • 《围城》的那一场没有风花雪月的故事

    最近拜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总是觉得应该写个读后感,有好多话要说。 “围城”是方鸿渐他们去往三闾大学途中谈...

  • 《围城》 读后感

    《围城》读后感 2016年5月2日晚,柔风细雨,冷暖适中,我读完了钱钟书的《围城》,花了8天业余时间,有点如释重负...

  • 《围城》方鸿渐对中的封建教条如此厌恶,为什么却不能摆脱家庭

    读书评阅读书籍分享:读后感《围城》钱钟书 大部分人在读《围城》之前,都有听闻过“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 《围城》和《皮囊》的读后感

    《一》围城读后感: 钱先生的高明之处你不得不佩服。读完围城,他深厚的学识和犀利幽默的文笔一下就能扎进你的血液里。 ...

  • 《围城》

    读围城,水平有限,写不出来读后感,只能摘抄一些自己感触很深的话 围城节选 1.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城》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zu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