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铜胎掐丝珐琅蒜头瓶介绍及其价值

铜胎掐丝珐琅蒜头瓶介绍及其价值

作者: 慢漫人生路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09:33 被阅读0次

今天小编来和大家聊聊关于铜胎掐丝珐琅,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其历史背景起源与发展。

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使用的珐琅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关于景泰蓝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诞生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进中国,先在云南一带流行,后得到京城人士喜爱,才传入中原。但有一点是学术界公认:明代宣德年间是中国景泰蓝制作工艺优点,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达到辉煌阶段,“景泰蓝”一词也从此诞生。釉色均肥,丝工粗犷,饰纹丰富。

北京是景泰蓝技术的发源地,现存最早的景泰蓝是元代的产品,由此可见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最初的景泰蓝多为仿古青铜器皿,尤以明朝宣德年间的出产最为精致。到明朝景泰年间,即1450年到1456年,工艺家们找到了一种深蓝色的蓝釉材料,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工艺品端庄富丽,沉着大方。从那以后在着色上似乎没有重大突破,但在铜质材料上却进展迅速,清代乾隆年间采用延伸性更好的纯铜作原料,这时,景泰蓝工艺终于达到顶峰。大量出口国外,成为海外贵族家庭中的摆饰品。这时期的景泰蓝品种丰富,制作工艺精湛,在原料上不再沿袭明代使用青铜作胎骨,而是采用延展性能较强的纯铜作材料,应用了新的制胎、掐丝技术。因此,景泰蓝造型比明代更匀实而变化多端,铜丝细薄均匀,掐丝技艺更是丝流畅婉,纹饰灵活精巧。器物的应用范围要比以往更为扩大,除了明代常制作的宫廷寺庙祭器,还出现鼻烟壶、屏风、香炉、围屏、桌椅、茶几、筷子、碗具等等。

下图便是小编有幸见到的铜胎掐丝珐琅蒜头瓶,瓶口似蒜头而得名,粗颈,圆鼓腹,圈足。瓶身先施满金色,再绘有花卉纹,栩栩如生,怡然自得。此藏品先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典型的大清乾隆风格,此铜胎掐丝珐琅蒜头瓶乃是乾隆时期皇宫所用,属于宫廷御用品,极具收藏与欣赏价值。

珐琅彩诞生于皇宫,是皇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皇宫大殿的主要陈设,亦是镇殿之宝。紫禁城金銮宝殿,或者是国子监辟雍宫、颐和园排云殿,等等。

据小编了解,一对清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胡人像以652.8万欧元的在法国巴黎成交,这一价格成为迄今所知中国铜胎珐琅器拍卖的最高价格,刷新了一件清康熙御制铜胎画珐琅彩黄地牡丹雉鸡图盖盒在2005年5月香港苏富比春拍以1972万港币创造的原纪录。不仅如此,在同场拍卖中,紧随其后的一件清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鸟笼摆件也以204.8万欧元成交。

那么,有关铜胎掐丝珐琅的部分分享就到此,如有建议的小伙伴,可在评论区留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铜胎掐丝珐琅蒜头瓶介绍及其价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aj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