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岷江边的那些故事 第三池塘边的一家人(结局)

岷江边的那些故事 第三池塘边的一家人(结局)

作者: 岷水若风 | 来源:发表于2016-10-29 13:56 被阅读20次

                   7

    晚上,出租屋里也没电视看。吃过晚饭,亲戚又带着大妹去广场玩耍。

    那广场叫“人民广场”,可那个民字,那弯钩却穿过了上面的一框,亲戚说:“你看,这么简单的一个字,他们都会写错吗?其实,这是隐藏着其他意思的。这是国家要使老百姓富起来,要使大西部的穷人都出头的意思。”

    大妹心里有点将信将疑了。她这么一个字也不识的人,再错也不会把人民币的民字写错认错,这么大一个广场,一个城市的文化娱乐场所,一个碑文都会雕错吗?

    第二天。

    亲戚继续带着大妹在城里东逛西逛。说带她去看一看听一听别人是怎么做的这个项目,顺便也可以帮她参考一下这项目究竟可不可以做。

    大妹跟着亲戚进了一个比较漂亮的小区,亲戚说这还是一个政府小区。如果政府不同意这项目,人家会把房子租给他们吗?

    她们进了屋。这次,合租的那女的也一路跟着来了,说大家都来再学一下。

    那屋里有两个小伙子,一看就是农民的样子,还有一个农民样中年男子,说话有点结巴,带着外省的口音,招呼着她们坐下。亲戚说那位大哥会给讲一下这个项目的运作模式,让大妹听听。

    那大哥拿出一副老花镜,又拿来一个小学生的作业本,拿出了一只圆珠笔,在本纸上开始画着,并结巴着努力地解释

    他说:“这、这个事,其、其实很好做。你,你,你只需要喊、喊两个人来就行,嗯,就行。”

    接着喝口茶,又说“你,你只须交”,在本纸上写到36000元,“就可以加入组织,开始自己的事业了。你没有钱也可以少买,但必须至少买12000元。你买得越多,以后返还给你的也越多。但也不是无限制的多卖,最多只能买三万六。”为简便,把他的口吃省了。

    和他合租的其中一个小伙看他说得实在吃力,便说我来讲吧。

    交了钱,便可以拥有自己的工号。然后便可以喊两个人来一同做这个项目,每个人也是只须叫两个人来,两条线要一起发展等。大妹听他讲的意思,貌似只要叫到两个人来加入就可以,就可以等着成百万富翁了。而且这工号还可以转让,还可以继承。

    但算到最后,每个人下面至少要有128人才算功成身退。讲解的人可不会实话实说。这一百多人每个人至少交一万多,就算成功了,钱还不是出在这些人的身上。但大妹是不懂的,这个实际操作起来有多难。就像2的阶乘,下面的人也必须每人喊两个人来。就算你做到成功了,那钱你能到手吗?凡是做成功的他们说的是必须退出,然后就走了,谁又能知道他究竟得没得到那笔上百万的钱呢?我们身边曾经进入这些所谓各种项目的人,又有多少人看到过成功了的人士?相反,个个都是损失了不少的钱与精力,才得以跳出来。

    但那些人可不这样认为。

    他们认为,他们纷纷从外省来到这偏僻的地方,带来大量的人口,不仅刺激了当地的经济,还在为国家从事着扶贫项目的事业。他们为此深信不疑,而且觉得自己这一事业实在太崇高。不仅自己挣了钱,还帮西部建设作了贡献,又为亲朋好友找到了一分好工作。这分工作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只须动动嘴皮子,然后管理下自己下面的成员,就算你管不好,你上面的领导还得负责把你带出来。

    而且,你的直属领导功成身退时,还会给自己发展的两人买一套黄金首饰,一套几百块的衣服,那个带粗金项链的,就是要快做成功了的。

    他们还说,这个事业还要培养精英销售人材。每个进入这组织的人都要天天学习,每个小组的人员要互相帮忙,互相帮彼此带来的人员讲解这个项目的运作模式。所以,他们这个组织,大家相处是没有勾心斗角,而是互相关心友爱的。

    第三天。

    亲戚又带了大妹到了这个城市的地标广场去看。亲戚说,这个地标广场的每一个建筑都处处隐含着这个扶贫项目的运作模式。

    亲戚又叫了另一个组的小伙子,据说是洛阳的,来给大妹讲述这个广场的那些磁砖、石头、雕像所代表的项目上的哪些数字,就连旁边公园里的椅子都是有涵义的。看嘛,别处公园的椅子都是放在草坪外,唯独这儿的椅子放在草坪内。这个草坪外的栏杆又代表了啥,那椅子又代表啥。听他们说得头头是道,似乎都和那些数字真的巧合一样。就连广场对面那几间门面的装修都是有特殊涵义的。仔细看嘛,别人的门市,卷帘门在外,提起卷帘门,才是玻璃门,可这几间门面呢,把玻璃门装在外,卷帘门装在内,表示这项目,看似透明,实则里面国家还在把关。

    大妹不知不觉中就听入了迷。是啊,在其他地方都没见到过的怪象这里好像处处都是,一定是有特殊的涵义的。

                8

    第四天。

    亲戚继续带着大妹又去市政府广场玩。

    中国各地的标志性建筑往往都与政府有关。这个地处西北,古代的边防重镇也不例外。政府办公楼前一片宽阔的广场,广场中央有个鼎一样的雕像,据说是仿当地出土的一件全国都很著名的文物,将其放大了几倍。在这个鼎的台基上刻有一段话,本来是国家有关西部的发展政策,也被亲戚断章取义,说成是国家在暗示扶持这个项目的。

    在广场的一侧,有一个鱼形的池子,鱼头正对政府办公楼,亲戚又说这代表着他们这个项目真正的领头人是政府。这项目收到的钱每天不知有多少,假如是不合法的,银行会给他们开户办理吗?

    而且,这个事业一旦成功,领到的那笔钱因远超一般人的收入,还要向国家缴纳个人所得税。现在这个城市的主要财政收入,这个项目的贡献是排在前面好几位的。所以,在这个地方,就是警察也不会来叫办什么暂住证之类的。本来就没什么见识,也不知他们这个模式的实质代表着什么,大妹越听越信。

    亲戚说,第二天在附近的一坐山上还有一个聚会。这山上有寺庙道观还有清真寺,集三种宗教于一地,也是政府修的。就是为了方便这个项目里有着不同信仰的人朝拜。每一周,所有项目里的人都要上一次山,祈福是其次,主要是给新人旧人一个信心,看看他们的团队有多强大,做成功了的人还会在山上放一挂鞭炮庆祝,如果有人放炮,就说明那人功成身退,领到钱了。

    第五天。

    一大早,吃了点面条,亲戚就领着大妹向山上进发。黄土高原的阳光白而炽热,她们顶着一片光明前走。一路上都是人群,赶集一般热闹。

    走到山脚,大妹见到了工商、税务、民警等多家单位的联合执法,各家都写着各种不要轻信传销、小心上当之类的宣传语。亲戚笑着说,别信他们的,他们这只是做给那些思想不坚定的人看的,毕竟这个项目国家又没公开,只是秘密在试验,那些新闻你也别信,什么事都有正反两面,那些新闻就是反面宣传,以控制这个项目的参与人数的。

    大妹看着,这漫山拥挤的人流,如果真的违法,这些执法的人,这满山的人岂不都是该被抓起来了吗?

    亲戚又指着人群中的一些人,说参加的人有大学生,有老板,各种人都有,但不会让老师、士兵、在校学生三类人参与进来。那些大学生大老板比我们的见识可多吧,他们也参与进来,说明别人也是相信这项目能挣到钱的。看嘛,年轻人可多了。

    大妹也心动了,可以不用累死累活,每天跟着学习,再从老家喊两个亲戚来,交点小钱赚大钱,何乐而不为呢?

    结束语:大妹出门打工转眼就四五年光阴。虽然不会用手机,但她也有一个小本,记着左邻右舍的电话与亲戚些的电话。一开始,她把她二姑的儿子叫了过去。过了半年,她表兄跑回家来。二姑家离我姐家不过几百米,听姐说,她表兄花了好几万的钱,都白丢了。自她老表回来后,就从此再也没有大妹的消息。

    那个叫她出去的亲戚,别人也不知究竟是谁。东大叔、东大婶和她老公一家人都几乎不识字,最远就只去过戎城。人海茫茫,他们也不知何处去寻。而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静等女儿的消息,祈盼她在外平平安安,早日回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岷江边的那些故事 第三池塘边的一家人(结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as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