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爆款文章比较感情趣,试着拆文一篇,初出茅庐,没有水平可言,仅为理清爆款文结构和用词特点,不当一处,一笑置之。
一、热度发现和选取。
一般蹭热度的爆款文,都能够通过巧妙的选取热点事件的某一点,而后结合作者擅长写作研究领域去深入剖析,进而发表个人观点。那么如何精准的选取到这个点,目前我的理解是“1.找出热点事件的关键词,并罗列出来;2.匹配关键词与个人写作研究领域的契合度;3.找准最契合的关键词与个人写作领域建立链接关系”。本环节的重点在于关键词一定不能太大,越小越好,难点在于如何进行匹配链接。
本篇被评文章,由书单君原创,他巧妙的蹭用了流浪大师沈巍这一事件的热点,抓取事件中的灵魂关键词“读书”,并与自己书单君的身份完美匹配,文章中共列出了“沈巍书单”“中美大学生对比书单”三个书单,这是成功链接点之一。
其二,作者通过对比了读书,读书名,读书评以及对书作的理解和细节把握的关系,实锤了“沈巍是个真正的读书人”这一观点,这也是成功的链接点。
诸如此类链接点,文中还有很多,不再一一赘述,总之共同特点都是服务于沈巍事件中的关键词“读书”与“书单君”之间的链接关系。
二、标题的选取
文章标题为《网红围观“流浪大师”:世道变坏,是从读书人被当猴看开始的》
看到这个标题后,读者的第一感受必然是这是一篇关于沈巍事件的文章,所以标题的第一蹭热度的目的达到了。
接下来再继续看前半句,主语是网红,宾语是流浪大师,谓语用了围观,这说明文章会先描述“网红围观大师”这一现象,从文章具体内容来看,文中多处对“围观”现象的细节描写可谓生动形象,同时也紧扣主题。
后半句为,“世道变坏,是从读书人被当猴看”开始,这是表明了文章的核心观点。从前后关系来看,作者的意图是通过“围观”这一现象,发表世道变坏这一观点。
总评标题的选取,有三点值得称赞。1.一目了然蹭热点。2.逻辑清晰,通过描述现象发表个人观点。3.对比关系运用较好,网红和流浪大师,读书人和猴,两组对比,激发读者兴趣。
三、文章结构关系
正文部分共分为三个方面:
1.读书人被当作猴来围观
2.网红满魔都,斯人独寂寞
3.读书的传统,不应该被我们丢进爪哇国
第一部分,先讲了作者认为沈巍是个真正读书人,然后出名后被诸多网红围堵当猴子看,这一现象荒谬,无奈又心酸。
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魔都几个网红典型是怎样采取种种方式围观的,细节描述可圈可点,带入感、可读性和滑稽程度都很强。
第三部分,列举了类似故事“范雨素”,也写出了当前社会关于读书的普遍读浮躁的现象,表达了文章“读书人不应被当猴看”和呼吁更多人拿起书的核心观点。
文章结构很清晰,典型的讲故事引出现象,具体描写现象,通过现象表明核心观点的模式,这也是蹭热度文章的一般惯用模式。此外,三个一级标题都能紧扣主题,且用词生动形象,比较吸引人。
四、文风和金句使用方面
大家都知道,一篇好的文章,除了逻辑清晰,观点明确且被认可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语言的使用,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在这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文风和金句。
1.文风。整篇文章读下来,你会发现总体是非常朗朗上口的,少有结构复杂的逻辑关系多的长句,更多的是一些平实中带点精致的小词小句,并且引用诸多事件人物原话,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此外,通过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增加了行文的流畅性。
真正的好文章,文笔不必过于华丽,词语不需过分雕琢,伏笔也不用过于频繁,一字一句平实的语言中透露出些许精致,就足以打动人心。
就像我们形容一个女孩让你动心,可能大家都能想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或者你的一颦一笑令我着迷之类的话语。然而李宗盛却写道“春风再美也比不过你的笑”。
2.金句使用。好的句子不仅能为文章增加姿彩,更是表达核心观点的点睛之笔。本文的金句主要挑选了以下:
①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②这世上最荒谬的事情,就是一群不读书的人把一个读书人当成猴子来围观。
③不读书的人,拿读书人和书作秀,变成流量和金钱,这是新世纪对“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魔幻注解。
④反差效应带来眼球经济,最后打破圈层,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
⑤流浪大师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时代的不堪。
⑥可以想见,紧随在不虞之誉后面的,必然是求全之毁。
⑦愚人创造了这个世界,智者不得不活在其中。
⑧只要有更多的人拿起书,这个世道,终究不会太差。
最后,第一次写文评,纯属个人见解,希望各位看官多提意见,希望我们都能写出爆款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