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两性情感
论自由爱情与婚姻责任的艰难抉择——以《廊桥遗梦》为例

论自由爱情与婚姻责任的艰难抉择——以《廊桥遗梦》为例

作者: 溪桐语妍 | 来源:发表于2017-12-09 13:10 被阅读0次

    “Nobody understands when a woman makes a choice to marry and have children, in one way, her life begins, but in another way, it stops. ”大家都不了解,女人决定结婚生子时,她的生命一方面开始了,另一方面却结束了。”当一潭死水的婚姻碰撞上熊熊燃烧的爱情之火时,关于爱情自由与婚姻责任的辩题,无论是在保守的年代还是在开放的年代,都是引人深思,难以抉择,又争议颇多的话题。

    在英国著名作家 D.H 劳伦斯的著作《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女主人公康妮因为丈夫查特莱爵士下身瘫痪,失去性功能,最终选择放弃了雍容奢华但却死气沉沉的贵妇生活,与庄园看林人米尔斯一起奔向自由与爱情。与康妮不同的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 R. J 沃勒的作品《廊桥遗梦》中,女主人公、伴着丈夫和一儿一女过着单调而清寂的乡村生活的家庭妇女弗朗西斯卡遇到摄影记者罗伯特,两人单独相处的四天时间里,疯狂相爱,达到灵肉合一,但最终,佛朗西丝卡还是选择了如带着使命感的婚姻,在自由爱情与婚姻责任的选择中,婚姻责任最终战胜了自由爱情。

    论自由爱情与婚姻责任的艰难抉择——以《廊桥遗梦》为例

    为何弗朗西斯最终会选择毫无激情,一潭死水的婚姻,而抛弃来之不易的中年爱情呢?我们将从女主人公的性格预兆和弗洛伊德本我 、自我 、超我的理论进行分析阐述:

    1.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的性格使然

    小说用了两段的篇幅来描述弗朗西斯卡未遇见理查德之前的情况 。从中我们看到了弗朗斯卡个性的软弱,或者更恰当来说,是人性共有的倾向性,即在面对可以做出改变的现状时,更倾向于呆在原有的“舒适区”,而不是跳出“舒适区”,做出相应的改变。如此看来,女主人公佛朗西斯卡的选择就不难理解了。在小说《廊桥遗梦》中,弗朗西斯卡曾经爱上了一个大学的艺术教授,却因传统观念较深的母的反对而夭折,在巨大的现实压力面前,她最终还是遵从与母亲,放弃了大学教授转而选择了“待她好,带她去充满美妙希望美国”的理查德。虽然寄情于不解风情的理查德还有枯燥无味的美国小村庄却让她胸中的激情没有机会去释放,与摄影师罗伯特的相遇也让她重燃心中的梦想,找回久违的自己,但是在与罗伯特一起面对的未知的未来和无力抗争的现实、家庭面前,她犹豫再三还是再次屈从于安稳的现状,做回一个普通家庭妇女该做的事 。

    论自由爱情与婚姻责任的艰难抉择——以《廊桥遗梦》为例

    2.坚守道德——本我、自我、超我艰难抉择的结果

    我们不难发现,在小说《廊桥遗梦》中,在女主人公佛朗西斯卡每次面临抉择时,无不体现着本我、自我、超我的激烈斗争。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心理动力论中提到:本我、自我与超我是构成精神的三大部分,人始终存在于本我 、 自我 、超我三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以此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他认为,人格结构的基础是本我。本我即原我 ,指原始的自己,遵循 “快乐原则 ”,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最大限度地寻求本能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解除。自我是指 “现实的自己”,它代表理性,遵循的是“现实的原则”。它理智地感受外界影响 ,控制 和压抑来自本我的非理性冲动 ,又迂回地给本我 以适当的满足,自我可以说是人格的执行部分。超我,是“理想的自己”,它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它用自我理想来确立行为目标,用良心来监督行为过程,从而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要求,是人格的理想部分。

    反观《廊桥遗梦》中佛朗西斯卡的两次选择,从追求爱情到趋于现状,从不甘平庸到坚守道德,体现了其抑制住了“本我”对“超我”的反抗,从而实现了“超我”对“自我”的指引的过程。

    遵从内心,渴望爱情是弗朗西斯卡“本我”的写照。年轻时的弗朗西斯卡怀揣着少女的理想,对爱情有着美好向往,渴望轰轰烈烈的爱情,追求以快乐为基调的浪漫而富有激情的生活,即弗洛伊德所指的“本我”。沉浸于与大学的艺术教授共同谱写的爱歌中的弗朗西斯卡,在这段恋情受到父母双方的激烈反对时,其“本我”第一次收到了“超我”的质疑和反对,在两者的角逐中,“超我”胜出,于是她放弃了与教授之间的爱情,选择了与跟对她好的理查德结婚。此时,被隐去锋芒的本我只是暂时地屈从于“超我”。于是,当日复一日枯燥无 味的婚姻生活遇上轰轰烈烈的爱情时,压抑已久的情感一触即发。在遇见罗伯特短短的四天里,弗朗西斯卡内心沉寂已久的少女心迅速被点燃,这样,“本我”在对超我的抗衡中就自然而然地占了上峰。此时,男女主人公都因为找到了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归属,人性得以升华而欣喜。

    论自由爱情与婚姻责任的艰难抉择——以《廊桥遗梦》为例

    但现实的残酷,让作为有妇之夫、两个孩子母亲的弗朗西斯卡无法回避,这时候,“超我”就发挥了其对“自我”的引领作用。毋庸置疑,面对即将离去的罗伯特,弗朗西斯卡的“本我”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次弗朗西斯卡扣动门阀,想要不顾一切地冲入雨中和金凯远走高飞的原因,但最终,“超我”战胜了“本我”,实现了对“自我”的指导作用。于是,她没有推开那扇门,家庭和义务让她选择留下,尽管罗伯特黯然离去让她心如刀割,让“本我”受尽折磨。

    论自由爱情与婚姻责任的艰难抉择——以《廊桥遗梦》为例

    伦理学指出:“每一种美德都压抑了欲望,每一种美德都侵犯了自由。”思想里有了道德规范就必定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做事,所 以尽管弗朗西斯卡内心有着欲望,精神上追求着无限的自由,她弗朗西斯卡终究是社会中的一个个体 ,她自身的道德观念和美德都要求她不能脱离人生的正轨,她与罗伯特的爱只能为她思想中的责任和义务让步,只能与现实寻求平衡而生存。因为极限的“本我”其实是极大的不负责任,轰轰烈烈的爱情固然珍贵,但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不应忘却。任何时候,自由都不应成为罔顾责任的借口。

    但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当爱情的自由遇上婚姻的责任,并不是想象中这么简单,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标准所能评判的,毕竟唯有身临其境,方可冷暖自知。如果选择爱情,选择自由,而罔顾家庭和责任,就会了无遗憾了吗?当一切归于平淡,会不会又是上一段婚姻生活的循环反复?又或者说,基于“但凡未得到但凡已失去,总是最珍贵”的人性弱点,让它在最美的时候戛然而止会不会是更好的选择?但是如果选择家庭与责任,会不会因为爱情的缺席而抱憾终身?毕竟有些情感,一生只有一次,有些人,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毋庸置疑,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就像我们还是愿意相信在《廊桥遗梦》中,弗朗西斯卡已做了最好的选择——把梦留在心底,带着责任继续,毕竟谁又能说平平淡淡的生活不是另一种幸福呢?

    论自由爱情与婚姻责任的艰难抉择——以《廊桥遗梦》为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自由爱情与婚姻责任的艰难抉择——以《廊桥遗梦》为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bu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