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的新闻:江西一位60岁的阿姨要抛夫弃子,去长春与他的真爱“靳东”结合。因为她坚信这是真爱~爱与责任能否共存?如果无法共存又该如何选择?
“我把生命给了家人,想把剩下的留给罗伯特~”电影《廊桥遗梦》中弗朗西斯卡的遗嘱:希望把自己的骨灰洒在曼迪逊桥畔。那里见证了他和罗伯特短暂却又绚烂的爱情。她想和那个曾让自己刻骨铭心的男人长眠。弗朗西斯卡的举动充分的诠释了她对于爱和责任的选择。
弗朗西斯卡,一个拥有20年婚龄的普通家庭主妇:有一双儿女(儿子17,女儿16)和一个有责任感的丈夫,她衣食无忧(住的是百年农场),但她内心深处总有一份淡淡的哀愁,为了家庭的责任,只能把还没绽放的少女梦牢牢压在心底。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41241/e9daebd647c14798.jpg)
一次偶然的机会(丈夫带两个孩子外出比赛),她难得有了四天空闲时间,摄影师罗伯特到她家门前问路,闲着没事给他带路,彼此从拘谨到熟悉到畅谈,对方的体贴和懂得彻底唤醒了她内在所有的矜持,她释放出了久违的柔美和娇羞,似乎重回到久别的少女时代,她真切感受彼此的爱。他告诉她:这种爱一生只有一次。他们属于彼此,他想带她走,到她从没去过的地方。可是弗朗西斯卡犹豫了,犹豫她该如果在爱和家庭的责任中选择?最后她选择了家庭的责任,她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出走,让孩子们和丈夫饱受小镇上的闲言碎语,她希望用自己的默默付出陪孩子们长大,看她们恋爱,结婚~
电影中最感人的一幕:漫天的大雨,两双饱含泪水的眼睛紧盯彼此却又无法相认我,最后彻底的消失在雨雾里,那种锥心的痛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又能跟谁诉说?爱有多深分手时就有多痛。
罗伯特是真的爱她,爱她就尊重她的选择,既然生时无法相守,死后将自己骨灰和遗物寄给她,与她相守。弗朗西斯卡也是爱他的,每年生日这一天她都会到曼迪逊桥渡过。她很庆幸自己的一生能有这四天,让她可以回忆,也是因为这四天让她后半生不再感到平淡和孤寂。
正因为感受过真爱,所以弗朗西斯卡也多了一份对别人的感同身受。在罗伯特离开后,她就带着蛋糕拜访了因婚外情饱受小镇上闲言碎语的露西,并在死后把罗伯特的相册交由她保管,后半生成了露西的挚友。
美好源于残缺,正因为两个人无法真正相守,所以才会有后面的这么多念想和期待。才会让弗朗西斯卡在余生的岁月里,每年腾出一次时间想这四天中的刻骨铭心,让这份激情再次流遍全身。如果弗朗西斯卡在雨天彻底打开车门奔向罗伯特,这种刻骨铭心的爱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平淡?不得而知,一切皆有可能。
这或许就是生活的本真。爱可遇而不可求,如若遇到请一定珍惜,而责任则是我们一生该坚守的信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