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178429/11167cf67fbcd3db.jpg)
我常常揣度,有作为的人都是能持久做事的人,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能够坚持。然而自己并没有过什么作为,所以对这个猜想并不敢十分的肯定。但我想大抵是不差的,想来长久的把时间与精力用在一件事的人,比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总会更可能做出成绩。
然而我确乎有不能坚持做事的毛病,就拿学英语来说罢,从初中时初触英文,到如今已有十好几年了,一直都想学,可总也是学不会。这可能是有兴趣不在于此的缘故,也埋怨过没有语言环境,或接触的过晚……理由总是有的,不能穷尽。然而我想,要铁了心的学会英语,每个人是都可以办的到的。之所以没有办到,还是用功不勤,亦没有坚持。我想世间凡属技能的事,若想学会,大抵逃不出这个定律。
问题是,持久的做一件事,所谓的恒心毅力确实也不易获得,或者说是不易保持。总是刚开始做时热情满满,没有明显的成绩便也慢慢的凉了心。或即有了,也难免因沾沾自喜而渐渐的萎缩掉。
所以如何的把坚持坚持下去,这是个问题。我想兴趣总是第一要务。兴趣有点永动机的意思,总能源源不断的提供动力,让我们把一件事坚持下去。若实在是没有兴趣,便也只好以名利的诱惑去刺激,但这也不保险,因名利的来之不易。多数人穷其一生也未得,所以这属于不知兑现日期的驱动,不好建议去做。而纯粹的以事情本身的意义来使自己坚持下去,则非有超强的自控力不能奏效,也是难的。
有一对联云:“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我便觉得很是有理,一段时间起早贪黑的苦熬何如平时稳定而细致的积累。虽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从长远的效果来看,还是年深日久的用功最为可靠。
而如今的社会,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普遍化,人们总想多快好省的做到一件事,却没有多少耐性。这样急功近利的结局是,很多事要么完成的粗糙,要么就是根本不能完成。
古语云:“欲速则不达”,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当然是谁都希望看到的事,这便是所谓效率的问题。然而孰不知时间也一种成本,而且是昂贵的成本。为了追求效率转而只注重效率,无异于缘木求鱼,最后完全沦为效率的奴隶,非但不能成功,反而深受其害也是有的。这一方面的最突出的例子,便是建国后的“大跃进”运动。
常说一个人没有坚持力,往往便冠给他只有三分钟热度的名目,而现在确乎是可以用三秒钟来形容了,总觉得三分钟也长不可耐。追求高效率的工作当然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也要量力而行。不然就和骑马登山一般,眼看着山顶就在眼前,可总也不到。一味的鞭策求快,可能就有牺牲马命的风险,所谓“望山跑死马”,便是这个道理。
2017.09.27夜于北京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