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越剧《屈原》。
戏本是不能太计较历史细节的,所以不讨论那些考据的部分。
跟历史人物有关的戏本往往昭示了编剧是怎样看这个人的,对于大家已经熟知并形成一些刻版印象的人,编剧如何来呈现。
屈原在这里是怎样一个人呢?
正如大家熟悉的,他洁身自好,忠君爱国,为奸佞宵小嫉妒迫害,最终投江自尽。
但屈原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人呢?
他没有欲望吗?
怀王要面子排场,要霸权霸业;南后要权力地位,要儿子前程稳固;靳尚等人要君王宠信;宋玉要保全性命……屈原要的是什么呢?
他要助楚国称霸,同时百姓安乐。
但这是很多人的愿望,放在他身上有点大了,他难道就没有半点私心,没有一点点打算为自己考虑的部分吗?那个可怜的齐国美人被陷害受割鼻之刑,屈原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却会为她表示叹息,他为每一个人都打算到了,唯独好像不曾打算过自己。
看着看着,我突然反应过来,屈原这个人是没有牵挂的。
怀王牵挂的东西太多,财富,地位,尊严等等;南后牵挂她在后宫的地位,牵挂身在敌国的儿子,王位的继承人;靳尚等人牵挂自己的前程和名利;宋玉牵挂自己的性命和身边人的性命……这些屈原要么没有,要么都抛舍下了。
这样的人是没有软肋的,他在最初就把自己全副身心都献给了他至高的愿景和抱负,身后早就没有退路。
这样的人既是无敌的,又是可怕的,又是孤独的。
无敌是他面对所有的险阻与困难时的状态,害怕是小人对他的恐惧,孤独是他面对自己的内心时,仰头看到的皎洁月光。
他仰慕月亮,他追随月亮,他自己也像月亮。
可是月亮是千百年一直在那里的,屈原的一生却是很有限的;月亮是不可触碰,因此也难以打击的,屈原的血肉之躯和青春年华却是很容易消耗的。
所以屈原成不了月亮,他只是月亮在人间的一个投影,和他之前,同期,之后的无数个投影一样,特别,孤独,又脆弱,很容易就破碎消亡。
屈原的绝望,也许不止于愿景无法实现,还可以加上他发现自己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纵然精神不死,生命却在快速地流逝。
他责怪自己,不仅因为没能挽大厦于将倾,也因为他觉得自己浪费了这一生,辜负了这一生。
也许他在生命的终末,终于承认人不能与时势相抗,人身体衰老下去,心力终于也跟着懈怠。
所以他举身向汨罗,一跃而下。
滔滔江水清浊难辨,一下又一下,打碎那脆弱的月影。
那波光粼粼,又一点点远去,就是他消散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