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定位是“中国领先,亚洲顶尖,世界一流”。本学科迄今已创建106周年,学术薪火相传,历史上名师辈出,铸就了本学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学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学者在学术上不断开拓,续写了学科的辉煌历史。当下,由袁行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长)、李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曹文轩(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陈平原(北京市教学名师,学科评议组成员)等学科带头人,以及由9位长江学者、10余位人文特聘教授、20余位跨(新)世纪人才以及20多位杰出青年人文学者等组成的学术中坚力量,汇集本学科百余教师大力开拓前行,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传承和社会文化进步不断努力工作,做出卓越贡献。
中文系目前有全国最完整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制,共有5个本科专业方向,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986年5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入选首批全国重点学科。2001年6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入选第二届全国重点学科,也成为了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整体被评为全国首批一级重点学科。目前,部分二级学科已步入世界学术一流阵营,为进一步建设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打下来良好基础。自2011年英国QS发布“现代语言”和“语言学”学科排名以来,始终居于第5-25名之间。2018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现代语言”列第6位,“语言学”列第10位,在目前国内闯入世界前10名一流学科方阵的7个学科中占据2席。
中文系也是国内唯一细分并具有中国文学、汉语言、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言文学(留学生)5个中文本科专业的学科院系。拥有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北大中文系。此外还设有在国内外具重要影响的国学研究院、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中国诗歌研究院、语文教育研究所等14个研究机构。
教学情况
中文系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1204人,其中本科生585人,硕士生342人,博士生277人。另有中文双学位本科生200多人。开设本科课程185门,其中必修课40门,本科公共课18门。本科教育按照文学、语言、古典文献、应用语言学、留学生汉语言文学5个中文本科专业实施教学。另外我系还承担全校公共必修课大学国文。开设研究生课程126门,其中必修课28门,承担的通识教育课程、大类平台课程等,在全校通选课程中大约占据30%的课程量。
科研情况
2013—2017年底,本学科每年都新增一批国家社科、教育部和北京市的重大和重点研究项目,其中国家和省部重要项目55项。中文系利用自有资金设立自主科研专项计划,基本实现了教师人人有项目,个个有经费的良好局面。 2012—2017年,全系四年来发表各类科研成果超过2400项,其中专著200余本,编著(以书代刊)125余本,论文2100余篇。四年内C刊规格以上发表总量800余篇,其中A类期刊发表数量达240余篇,名列国内第一。2013年教育部第六届高校科研成果二等、三等奖共8项,2015年第七届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5项,数量和等级在国内中文学科居前。
人员情况
全系现有教职工106人,行政教辅人员10人,教师96人。其中新体制副教授8人,新体制预聘副教授、助理教授4人,老体制教授和研究员54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员30人。
学习方式
全日制
招生人数
2019拟招40人
研究方向
01. 创意写作
考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672 艺术基础(文学基础)
④ 851 艺术创意(写作)
参考书目
1.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
2.古代文学史 袁行霈
3.外国文学史 李明滨(或西方文学史 郑克鲁)
4.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5.古代文学批评教程 张少康
6.西方文学理论史 董学文
7.加上各个文学史的作品选
(其他衍生书目有时间的可以自行拓展,不过这些就够看了,文学史书不在多在于吃透,至于作品得多看,文学史里提到的最好都要翻翻,选几个章节看看,大概知道情节,人物,作品风格。其实这不会花太多时间,因为学文的都有一定的语感,读几个章节看文风,通过作者年代背景看写作目的,通过故事梗概看故事线发展。用这种方法,每天花一至两个小时,坚持几个月下来基本便可以了解完大体的作家和书目)
复试线
18年:总分330 单科50/90
17年:总分330 单科50/90
16年:总分340单科50/90
录取情况
录取28人,录取最低初试分数为351分
18真题
科目一 文学基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两都赋》的作者是_________。
2.《赵氏孤儿》是_________ 的作品;后被法国著名思想家、作家________ 改编为《中国孤儿》。
3.宋代诗人_________ 提出了“诗穷而后工”。
4.宋代诗人_________ 提出了“点铁成金”。
5.侯方域是戏剧 《_________》 中的角色。
6.元代王冕的《墨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7.“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德国诗人雪莱的《_________》。
8.“诗____________,赋体物而浏亮。”出自陆机《文赋》。
9.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为《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和《_________》。
10.孔子:“诗可以兴,可以________,可以________,可以________,迩之事父,________,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1.席勒的《________》被称为德国第一部具有政治倾向的喜剧。
12. ________在《失乐园》中刻画了撒旦形象来象征资本主义。
13.《荷马史诗》包含了《________》,《________》。
14.鲁迅关于文学创作弊病的名言填空。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
1.《新青年》
2.《北京人》
3.狂飙突进运动
4.“多余人”形象
5.“二次元”
三、论述题(30分)
西方文学不乏对大自然的向往的作品;中国古典诗歌中山水田园诗更是源远流长。请结合中西文学中具体作家作品比较中西文学对倾慕自然的倾向的异同。
四、就《墓碣文》写一篇赏析文章。(30分)
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辞。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
……离开!……
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即从大阙口中,窥见死尸,胸腹俱破,中无心肝。而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如烟然。
我在疑惧中不及回身,然而已看见墓碣阴面的残存的文句——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答我。否则,离开!……
我就要离开。而死尸已在坟中坐起,口唇不动,然而说——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
科目二 写作
一、 请给你自己写一个“小传”,要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字数不多于300字。(20分)
二、 给读者推荐三部文学经典作品,各写一个150字以内的推荐语。(10分*3)
三、 假如《红楼梦》中宝玉结婚时,黛玉并未亡故,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展开想象,不超过500字。(40分)
四、 以“断舍离”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体裁不限。(60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