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心理障碍患者常用的防御机制:
癔症——压抑和解离
恐惧症——置换
抑郁症——内饰
强迫症——情感隔离、反向形成、抵消
分裂样的人格——幻想
边缘型人格障碍——分裂、投射性认同
同一情境,采用不同的防御机制有何表现?
一个人感受到他怨恨自己的父亲,如果没有防御的话,他可能直接体验到的就是,指向自己的父亲,非常怨恨。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如果指向父亲的情感是非常怨恨的,这是非常危险的、冲突的,所以会采用各种方式的防御。
· 精神病性否认:我出生的时候就没有父亲
· 不成熟的:
幻想:在白日梦当中常常杀死巨人
投射:不是我恨父亲,而是父亲恨我,总跟我过不去
被动攻击:自杀企图,把自己搞坏,搞自杀,来让父亲懊悔——通过灭了自己让别人感受到被攻击
见诸行动:没多想,打了12个警察
· 神经症性:
解离:跟父亲讲笑话
置换:恨父亲的狗
情感隔离:不同意父亲在生意上的决定
压抑:跟父亲在一起时就说不出的别扭、不舒服,但不知道究竟来源于啥
反向形成:我爱我父亲,恨父亲的敌人
· 成熟的:
升华:在打乒乓球赛中战胜父亲
压制:我很生父亲的气,但拖延告诉他我的感受
利他:经常安慰恨父亲的人
总结来说,防御机制在同一个人身上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世界、环境的改变波动,一个成熟的人可能也会在面临巨大的创伤、极度痛苦的应激时退到去使用一些较不成熟的甚至精神病性的防御机制。但如果能够找到更好的应对痛苦的方式,这些原始的防御机制也可以被改变。
(全文结束)
选自张海音《一篇文章让你了解“防御机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