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论最近看到许多人在吐槽“知乎”、“微信朋友圈”的无营养,所以整理出多年前的旧文发出。本文从一则故事出发,反思关于读书、批评与做学问的某些微妙关系,同时抒发个人的各种吐槽。散文一篇,很散,意义不大,饭后笑读即可。不看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作者
很多观点在十年前、五年前,我是必不同意,难以接受的。因此,我很理解现在不能接受我观点的任何人。最近的许多争论都让我回想起熊十力对徐观复“起死回生的一骂”,颇有感触。故事如下,故事、原文出处均没有考证:
徐复观一生最佩服新儒家的开山祖师熊十力。他于1943年在重庆北培勉仁书院以军人的身分初次拜见熊十力,请教熊氏应该读什么书。熊氏教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说那书早年已经读过了。熊十力以不高兴的神气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过了些时候,徐复观再去看熊十力,说《读通鉴论》已经读完了。熊问,有什么心得?于是徐便接二连三地说出许多他不太满意的地方。
熊十力未听完便大声斥骂道:“你这个小子,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看;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比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这一骂,骂得陆军少将徐复观目瞪口呆,脑筋乱转。原来这位先生骂人骂得这么凶,原来他读书读得这么熟,原来读书是要先读出书的意义!正如徐复观后来回忆时所说,这对他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这也是起死回生的一骂!这次见面对徐的后半生影响甚巨,从此使他决心步入学术之门。
很多年前对我“此骂”表现了一丝的不屑(见附录):作为理工科学子,我们没道理迷信权威,挑毛病是我们的责任,批评错误是我们的日常。就我自己的科研经历来说,也有很多这样的批评式文章。
记得读博士的时候偶尔在《计算机学报》上看到一篇“烂”文章,吃惊、愤怒进而奋笔而为民除害的冲动至今依然清晰地印记在自己的脑海,也“印”在之后某期《计算机学报》上。我没法理解国内计算机领域的顶级刊物会有这样的错误,直到后来发现这种错误随处可拾。我不知道,当时的冲动除了可以得罪一批学霸还能带来什么。
从垃圾论文中我只收获了垃圾论文,对垃圾论文的批评你只会遭致垃圾的反驳。两年后,我在JCST发现了另一篇烂文章,对它的批评起到的作用基本类似。我倒不是后悔说对什么进行了挑错、批评,只是说,这些所谓的挑错对自己的学术基本毫无价值,也难以警醒有心研究的学者,也许他们早看到了,只是不说而已。
而且,不要忘记,当我们批评权威,对某些论文横挑竖批的时候,我们往往还是错的。这样的经历我也有不少。同样的,批评或者过于注重批评会带来许多的损失,但对自己毫无好处。相反,如果能在学术讨论中看到他人的优点并加以吸收,善莫大焉!请看一位以色列科学家怎么说:
“The specific issue that I wish to talk about in this context is how to deal with bugs, errors, flaws and so on that you discover in other people’s papers. The right thing to do is to write the authors a nice email, saying that you believe you have found a bug and would like to inform them about it, or be corrected in case it is your mistake. If you are correct, and the authors are also gracious (as they should be), then they will correct their paper and give you a nice acknowledgement thanking you for the correction. You can then continue to do productive research.”(Lindell,以色列人,著名密码学家。)
这是另一种更为君子、更冷静而又显得过于理想化的学术观点,我目前接受了一半!所谓一半,因为我们发现,在中国不会有这样宽松的讨论环境。慢慢地还发现,其实全世界范围看,这样理想的状况也是难以实现。那么多的学术论战在爆发,那么多的争端正在在进行。无论是工程师还是科学家,其实,跟什么家无所谓,只要是人,就难免会傲慢地对待所有一切的指责,傲慢地指摘对方的弱点。因此,我同意Lindell的看法,但是在需要论战的时候还是让事实说话。尽管我希望避免论战。
最近(2014年左右)在准备两篇批评某些协议设计的文章,写着写着,自己似乎都在失去兴趣,看着时间在流逝,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亡,而我们还在做也许是无用的工作,就不禁灰心起来。也许以后还是会有评论性的文章要写,但我似乎要发愿,不再主动去做这类事情,而应该去享受阅读, 继续做创新性研究(continue to do productive research)。
用博客回想往事,大家必然会笑我老了。蛮有意思,人为何不能随时警醒,随时反省呢?反省一下之前自己不能接受的观点吧,我不会笑你们老的!人都在磕磕碰碰中前进,尽快修正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当是非常重要的日常必须,懂这个道理的人很多,真正去实施的人太少。
此博也为童鞋们一笑,那么多童鞋怕我,怕我骂,说我凶,说我......其实,这些年下来,我有点厌倦了批评。我有点开始理解那些从不批评童鞋的老湿了,他们是真的老了。你们就主动来给我批评一下呗~ 我愿意批评的学生已经不多了,能挨批评都是有福气的人。
2017年8月4日整理
附录
看了徐复观被熊十力骂的故事后,我也很有感触,因为我就是一个专门挑刺的人,还专门教学生要挑刺,不仅感叹:真理与谬误只有一线之差!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何为挑刺找碴,何为批判精神,当如是观之。如坐针毡,汗不敢出啊!
我不知道徐复观当初看《读通鉴论》的时候是否专门挑刺而忘记吃鸡蛋,但我怀疑如果他回答说“Wonderful!Perfect!”,以熊老的脾气,估计也是一顿臭骂:你有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有没有批判精神的?还有,《读通鉴论》在熊老看来是鸡蛋,你小徐当然不可在鸡蛋里挑骨头了。只是,当今世上,垃圾满天飞,这些垃圾还包装得比超女都漂亮,不带一副冷眼,当是要吃亏的。所以,要避免在鸡蛋中挑骨头,首要任务就是要分辨,这是真鸡蛋还是假鸡蛋(假鸡蛋在某些市场很多啊!)。
熊十力的回答也许亦代表了中国文化的读经传统。所谓读经,就是读那些从远古以来就认定为经典的好书(好鸡蛋)。既然都是好鸡蛋,你还挑刺?所以,在我们的文化中,批判精神是历来不足的(走到极端也只是焚书坑儒,算不上批判,至少不是理论上的批判),人人都在解经,不能批经。一说到《论语》、《老子》、《易经》,没人敢批,谁批谁就是鸡蛋里挑骨头,谁就是数典忘祖、崇洋媚外。只能解经,还要尽量往好的方面解,就连孔子说“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要为孔老夫子开脱,说那是精深的道理,并非性别歧视。一说到《易经》,都认同天下的道理都在里面了,谁敢挑骨头?还说《易经》是二进制的源头呢!
本来是来自省的,写着写着又挑起刺来了,习惯了,还是收手面壁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