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制茶厂之构造
武夷各岩,大都因地势关系,茶园星散,鲜叶产量不多,且鲜叶运输困难,是以制茶厂须随其零散设立,规模不大,较大茶厂每春可制造成茶二千余斤,小者二三百斤。惟内部构造,尚称考究,不论大厂小厂,均有发酵室、焙房、焙青室和炒青间、揉捻室等之设备。茶厂规模不大,制茶不多,此在岩茶制造上亦一向成本昂贵之原因。武夷各岩厂建筑方法,虽受地势限制未能一律,但各部分建筑除形式略为不同外,其构造无不大同小异。其建筑项目若以制成茶一千斤为例,有下列各项:
(1)晒青架一至二个;(2)发酵室一间;(3)烘青间一间;(4)炒青间一间(揉捻处设在此室内);(5)焙房一间;(6)拣茶棚一处;(7)木炭间一间;(8)厨房一间;(9)男女临时工住室三四间;(10)“包头”住室一间;(11)贮藏室一间;(12)客房一二间。
茶厂有制茶数量在一千五百斤以上者,或因单丛名丛较多,一厂之中复分有大厂小厂,俗称为“大小焙”。普通之茶放于大厂内制造,特色茶种则放在小厂制造。人工分为二组,厂之构造大小相同。今以武夷碧石岩为例,茶厂构造(附图于后)以明一般。
【妞注】
文中普查时期的茶厂已经在申报世界遗产的时候,由于人员的迁出而废弃掉了。现在没有人在岩内产区设有茶厂做茶。而鲜叶的产量在岩区并不多,现在仍旧依靠挑夫挑茶下山。但从根本上并没有减少任何环节而导致与1943年一样的状况——岩茶的价格就是高(不包括有名无实)。因为各环节成本层层累加,这些是可以根据生产环节计算出来的。但今天认真做茶的茶厂,并没有因为机械化的生产而荒废手工,如果一九四三年的时候是设立厂中之厂的“大小焙”,今天有质量有规模的厂仍旧是两套系统。特别优质的岩区茶原料交由手工厂制作,而另一部分区域则用来制作成本更低品质更大众化的机械茶。机械茶跟手工茶,到底哪个味道更好。这个问题曾经也考证过,发现只有熟练的懂得手工原理的人,才能在操作机械的时候不死板,仅仅把机械当成一种劳动能量更大的工具使用,用机械而不惟机械。曾经听过一些谬论,说手工茶制作毫无意义,手工味道跟机械味道一样的。刚开始还争辩,希望对方理解好手工茶的品质可以甩好机械茶几条街。可是,后来发现,持有这样论调的人多是不懂手工原理,也懒得做手工,害怕手工茶被夸大而导致机械茶被贬低的人。手工精致的前提,也是机械化创造了一部分积累后才能玩儿的极致。渐渐也就理解了,在人家手艺不精的时候要允许对方以缺失为理由,逻辑上有缺失。自然也就懂得只听不反驳了。
另一个需要说的就是,在当下时期的厂房设置虽然要在工艺制作的时候考虑生产方便,如果同时兼顾手工、机械的话,要把手工区域以及机械生产区域在构建之前做好规划。以免建成的时候造成加工现场的混乱感。而现在在厂房构建的时候,在功用上跟原文一致,但是排列以及建筑构造思路肯定是要有变化的。因为交通的便利导致旅游业的发展,去到产地买茶已经变成现代城市人生活的乐趣,而更好的利用空间,让厂房在生产的同时变成半开放的可体验的场所也是需要走的路。日本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把中国的工艺吸纳去后,在明治维新后吸纳西方的工业化理念,工业化厂房里有一部分手工业产品提供给有更高要求的群体。整个工厂的设计不突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视觉上,感官上让人从一进入这家厂房就产生了对产品的最终喜爱以及依赖。
观察过许多武夷山做茶的厂子,真的做茶的厂子构造十分舒适的时分少。做茶的机器平时疏于管理,许多陈灰,这都是由于没有良好的机械维护以及卫生习惯造成的。如果你的茶已经买到上万元,机械却因为落灰没有光芒,一些看不到的角落十分凌乱,怎能让人不怀疑产品的唯利润率导致的吹嘘成分大于实际价值。德国是工业大国,德国的工业建筑空间的理论是以人为主要考虑要素。整个工业空间是为生活在这里面的使用人而设计,让人能够快乐愉悦的生活在环境中。譬如德国大众汽车总部在沃尔夫斯堡,借用中部运河旁原有煤厂的旧址空地,建造了花园式工业园区。让客户可以携带家人去体验汽车文化对家人的影响。而武夷山的优势是,不必要故意造景观,本身就存在在景观当中,只要改变一些生活习惯,在原有仅仅功利或者夸大的基础上,改掉一些东西,吸纳更多建筑布局的经典,为我所用就可以完美的做到人与自然结合。有的厂要么就是过渡的装修成比城市还城市,要么就散乱无章体现不出武夷山的特色。就像一锅放了鸡,炖了许久的鸡汤,在出锅的时候非要加鸡精一样让人哭笑不得。
(林馥泉·虎妞 本文转自扫叶山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