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非首发,首发今日头条,文责自负。】
《故乡,别来无恙》这部剧已经大结局了,但是这部剧对我来说后劲还是很大的,很想去二刷。
该剧以成都的烟火气氛为背景,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只有一系列日常琐事。虽然它看似平凡,却恰如生活本身。观众能够在四个女孩的生活琐事中感受到成都的慵懒和温情,让人忍不住回味无穷。
故事中除了展现爱情和友情,还有一个点也特别让人产生共鸣,那就是亲情。
剧中四个女孩:苟丹丹、吴芸、张沛和董家希,皆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养育方式也完全不同,因此她们四个性格也完全不同。
苟丹丹,独立坚强的女网红,面对渣男出轨,当断则断,直接跟男人离婚,一点也不拖泥带水。面对渣男求复合,也是果断拒绝。
即便难受,也是在无人的深夜暗自疗伤,白天依旧化好妆,把自己打扮漂亮,变成那个强大的独立女性。
后来遇到爱情,也是一点不墨迹,爱就爱了,拒绝跟自己内耗。
我还记得,苟丹丹的父母当时为了让苟丹丹减轻压力,瞒着她偷偷打工,苟父去当滴滴司机,苟母则是去当模特和群演。后来,他们得知女儿想独自生下孩子也没有阻拦,而是用他们的方式支持女儿的选择,做女儿的坚强后盾。在外甥出生时,还摆了宴席,让亲朋好友参加。一点没有觉得丢面子或者抬不起头的意思。
在苟丹丹父母眼中,自己的女儿就是最好的,也一直为女儿感到骄傲。他们是开明的,真心为女儿考虑的,觉得女儿的快乐更加重要。
在这样有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小孩,遇到事情不慌张,会先想办法解决问题,不抱怨生活,即便一无所有,也不失从头再来的勇气。因为有父母的支持,所以做事果敢,父母是她最大的底气。
苟丹丹的表妹吴芸,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喜欢熊猫的微胖女孩。但是她没有因为身材焦虑,而是热情、幽默、乐于帮助别人,遇到了跟她一样好心肠的刘文山。
吴芸会为爱打麻将的大爷大妈们解决问题;会帮室友收拾厨房;会救被关在车里的小狗······她热心、善良、开朗、爱笑,皆是因为她的家庭。
吴芸家在东北,母亲是成都人,还有一个弟弟。她自小喜欢成都,长大通过考试去了成都当一名社区工作人员。
吴芸的家里,没有重男轻女,也不用当“扶弟魔”。父母相爱,兄友弟恭。她弟弟当时跟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老姐你就放心飞,家里有我。哪天你飞不动了,就回来咱家。”实在是羡煞旁人,怪不得很多网友看完都说想拥有一个同款弟弟。
送吴芸上班,父母会给她带好多家乡特产,即使飞机行李超载,也会悄悄塞进书包。这是父母专属的爱,很多爱都藏在细节中,藏在行动里。
每当逢年过节,苟丹丹一家和吴芸一家会不远千里相聚。要么去东北,要么来成都,一家子其乐融融。都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小孩子们也是在爱的滋养长大的,所以她们相信爱,不缺爱,也会给予更多人爱。
张沛家呢?也是很典型的中国式父母了。孩子上学不让早恋,孩子毕业却要求相亲结婚。孩子远了惦记,孩子近了唠叨。他们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正确地对待孩子。
就像张沛晚上回家,看到了桌子上的账本,上面记录了五花肉、豆角和日常琐碎的消费记录,也记录了留个张沛的150万;就像张沛发现了父母磨毛的牙刷,起皮的沙发,省吃俭用却给不断张沛邮家乡特产;就像张沛的父母发现她的同学谢阳对张沛有意,所以带回家来想让她俩破镜重圆······
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都说明了张沛的父母是特别爱张沛的,只是不善于表达,也不擅长沟通,才让双方生了嫌隙。
张沛的性格也是不喜欢麻烦别人,很多事情不主动、不争取,甚至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逃避。
还好,最后张沛和母亲达成和解,多了理解,少了抱怨,虽然依旧偶尔吵闹,但是心与心之间的关系,却是越来越近了。
单亲家庭出身的董家希,因为有一位严厉的母亲丁玉兰,所以事事被管教,偷偷瞒着母亲改志愿,坚决选择不回家。却在得知母亲生病得癌后毅然离开工作岗位,回到家乡照顾母亲。
如果我不是当了母亲,一定是站在董家希这头的。谁都不想有一个令人窒息的妈,以至于做什么事情都是要偷偷的。
母亲于她有生恩,有养恩,一个人拉扯她特别不容易,不想让母亲失望,又不想自己与梦想背道而驰。所以能瞒一时瞒一时,瞒不过了再破罐破摔,走一步看一步。
可是当了妈之后,我更理解母亲丁玉兰。其实一开始改志愿,董母就已经知道了,只不过孩子大了,有些事情该自己做主,她也应该为她付出的选择承担代价。于是,董家希的研究生才能顺利读完。如果母亲真的想阻挠,一开始就阻挠了,又何必等毕业呢?
之所以逼着董家希考注册会计师,一方面基于董母的阅历,她是老师,在体制内不会那么辛苦,会计又是铁饭碗,一辈子吃喝不愁。另一方面是董母的身体,没有任何人比患者本人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她所有的改变都是因为知道了身体无法再陪伴女儿走得长久,也没办法为女儿铺路,所以让女儿有证书傍身,最起码离开梦想,还可以衣食无忧,生活无虑。
都说“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丁玉兰太了解自己的女儿,所以想逼迫一把,让女儿更加独立,坚定自己的选择。
董家希总说自己是个废物,什么事也做不好。工作弄丢了,找工作被骗了,就连给母亲陪床也没发现母亲的坚强是伪装出来的······这其实与董母一直以来的打压式教育有关。
丁玉兰是优秀的人民教师,高标准、严要求,越是喜欢,越是严厉,对董家希望很高,所以要求也更高。
但是长期接受打压式教育的子女,往往自卑、敏感、自我否定、容易陷入纠结中,所以不能一味打压,也要适度鼓励。
哪个家长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可是有多少孩子懂得父母对她的期待呢?
虽然最后,丁玉兰还是因为癌症去世了,但是在之前,她看到了女儿的成长和蜕变,也是很欣慰,没有遗憾了。董家希也在母亲那里学到了乐观、坚强,不畏艰难与困苦,一个人面对无人陪伴的未来,也不恐惧害怕了。
由此可见,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不仅影响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更是影响自我认知和生活态度。但是,自己还是可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自我反省和学习改变和调整行为态度,克服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
写在最后:我真的很喜欢这样的群像剧,没有弯弯绕绕,没有勾心斗角。剧中的情节虽然平凡,但刻画很细致,尤其是剧中家庭和关系的表现非常真实,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与家人相处的相似经历,也更容易产生共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