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了孩子以后,才发现父母并非那么爱我

有了孩子以后,才发现父母并非那么爱我

作者: 石榴没有籽 | 来源:发表于2023-03-09 21:22 被阅读0次

    本文为原创非首发(七言Home微信订阅号首发),文责自负。

    原文链接:有了孩子以后,才发现父母并非那么爱我

    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但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体会:

    有了孩子以后,才发现父母并非那么爱我。

    对于这个问题,网友们有很多评论:

    就连我自己也有类似的感受:曾经我是“小公举”,现在我是“母老虎”。多了一个孩子,失去了一个妈妈。

    那么,为人父母后,我们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 以自我为中心判断

    作为孩子时,我们可能不太懂自己需要父母怎样的爱。成为父母后,我们通过观察学习,明白了如何爱孩子,又反观我们的父母,才发觉自己得到的爱并不够。

    其实,不论是作为孩子还是父母,我们对爱的理解,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处在孩子的立场时,常会觉得父母爱的“不够”;而当我们站在父母的立场,又会觉得自己给孩子的爱已经“足够”。这属于爱的“双标”。

    还有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与父母的爱语不同——“你给的爱,不是我想要的爱”。Dr. Gary Chapman在《爱的五种语言》中写到,人们表达和接收爱的五种方式分别为:肯定的言辞、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篇幅关系,这里不作详细解释)

    有的人听到肯定的话语会感到被爱,有的人被服侍会感到被爱,还有的人收到礼物才感到被爱……而人们通常会“感同身受”地以自己接收爱的方式来表达爱。这就导致我们对他人产生“他并不那么爱我”的主观判断。

    2. 成家却没成人

    实际上,子女成年后,父母对其的养育责任就已终止。结婚,更意味着“离开父母”且“与配偶联合”。

    在我国,也许受社会文化影响,也许出于“为孩子好”,不少父母在孩子成家生子后,仍选择继续参与子女们的家庭生活,特别是照顾孙辈们。

    但这样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很多成年人内心觉得,父母理所应当为他们提供人力和财力;当父母达不到自己期待时,就会有诸多怨恨——因为他们早已习惯凡事依赖父母,心中并没有感恩之心。

    比如:夫妻有孩子后,为了能继续工作,一般会请父母帮带孩子。若父母拒绝,大概率就会遭受道德绑架;若帮了忙,还有可能“费力不讨好”。

    以我个人为例:妈妈帮我带娃期间,我总觉得她不能完全理解我。有几次我很累的时候,她不愿帮我看孩子,使我觉得委屈,甚至向她发火。记忆中她一直非常在乎我,特别是我生病难受,她都是最关心我的那个人。可是,为什么她现在变得不爱我了?因此,我还一度偏激地认为“妈妈不爱我,只爱外孙女”。

    后来,经过深刻反思,我终于明白:一直以来我都把妈妈当成了“偶像”,渴望她能满足我一切需求。而一直以来她对我各样需求的“满足”,使我习惯于并不断加强这无休止的“爱”之索取。直到有一天,她年老发白、体力不支,再也无法完全满足我了,我就陷入了抑郁与崩溃的绝望当中。

    其实很多人在成为父母后都会有类似感受。生理上,我们已成为父亲母亲;但心理上,我们仍是“孩子”,甚至是没有断奶的孩子。为了孩子的益处,也为了父母的益处,我们都要“放手”与“离开”——保持一定界限,特别是心理上。

    以带娃为例,老人本没有义务带孙辈,也没有义务提供经济支持。若他们愿意帮,是出于爱,我们感恩;若不愿意,也不代表不爱:他们已尽责将我们养育成人。有种爱,叫作“放手”。

    正如《大鱼》里面唱道:

    “怕你飞远去,怕你离我而去,

    更怕你永远停留在这里;

    看你飞远去,看你离我而去,

    原来你生来就属于天际。”

    这里所表达的,就是类似于“放手之爱”的情感。有人说,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也许,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了,才能更加体会父母的这种深爱吧。

    3. 时代变迁,观念改变

    我们这代父母,没有经历过从前物资紧缺的年代,不能完全理解老一辈养育子女时的挣扎。也许在同样环境下,我们也会做同样的选择。那时候,努力活下去是最重要的。父母们并非不愿意,而是没有精力关注子女所需。

    记得一个朋友跟我说过:他爷爷那会儿,父母都饿死了,什么也没留下。家里兄弟三个,只能靠吃树皮为生。不久爷爷的两个哥哥也相继饿死了,而爷爷也快坚持不住了。就在快要饿昏之时,有个好心人分给他半个窝头,这才勉强活了下来。

    那个爷爷的经历,对于生活在物质丰富年代的我们,是难以想象的。不知有多少老一辈父母,是靠举步维艰地讨生活才养活了他们的孩子。

    这些孩子长大后,有可能会抱怨小时候天天都吃窝头,但可能他们的父母,连窝头都吃不上——他们已拼尽全力将最好的留给儿女,我们又怎能说,这样艰苦的养育本身,不是出于极大的爱呢?

    现在,时代变了。我们关注的不再是“吃不饱”、“穿不暖”,而更多是心灵需求。时代变迁,观念改变,我们因此给父母贴上 了“不够爱”的标签。要知道,从小经历过物质缺乏的他们,能给孩子的“最大的爱”,莫过于物质方面的保障。

    以上所探讨的,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我们形成了“父母不爱我们”的判断。这几种情况下,其实父母并非真的“不够爱”孩子——他们已经尽力。而如果从人性角度看,还存在着一个更难以接受的现实:父母真的缺乏“爱的能力”。

    受一些传统思想影响,比如“重男轻女”,父母在养育子女时缺乏公平,导致女孩们在成长过程中饱受伤害。

    一个网友评论道:

    又比如“望子成龙”、“养儿防老”:父母对于抚育孩子有着功利性目的。一旦孩子没有照他们的要求回报他们,种种责难咒骂就会临到。

    例如以下网友们的分享:

    然而孩子不是用来满足自己欲望的万能工具。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感情的独立个体,都应被尊重,而非被利用。谁也不是谁的提款机,谁也不是谁的愿望机。

    亲子间,施与受,基于爱。对于儿女的选择,父母可以期待和建议,但不应强求。正如胡适给子女的写信中所言:“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们做父母的,将孩子带到这世上,理应护他周全,养他长大。至于他以后会如何对待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也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们只要问心无愧就足够了。

    那么我们同样作儿女的,面对父母的“爱不足”,又该如何回应?

    因为人的有限和软弱,这世间的爱都是不完全的爱。我们自己如此,我们的父母如此,父母的父母也是如此。

    一位网友曾说道:

    “我小时候,奶奶特别爱发脾气。不论多小的事,只要没达到期待,她就会非常暴躁。几乎每次放学回家,在楼下都能听见她冲我爸嚷嚷。那时候的我只是觉得她没那么爱爸爸。

    直到长大后,我问奶奶关于她童年的事,她说记忆最深的就是她父亲对她的种种要求与愤怒的指责。那一刻我才理解她为何那样情绪化。”

    我想,一个人的寿命最长可有80、90多岁,而那些愤怒、怨恨却能存活几百年,甚至更长。所有未被治愈的伤害,会像咒诅一样,由一代传给下一代。

    时光无法倒流,父母也已老去。那些与他们相伴几十年的思想与行为方式都已根深蒂固。与其改变他们,不如改变自己。

    对于他们的情绪,要从心接纳;对于不合理要求,要勇于拒绝。殊不知,你的理解与拒绝,也许正是医治他们心中创伤的良药。而同时,我们从父母所受的伤害,也因此而逐渐被医治。那代代相传的咒诅,就这样被“爱”破除。

    当你又一次因为母亲唠唠叨叨的指责感到厌烦的时候,请先看看她苍老的容颜和疲惫的身影,然后对她真诚地说一句:“妈妈,您辛苦了!”

    ——愿我们的父母和我们的孩子,都能被深深地爱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了孩子以后,才发现父母并非那么爱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lz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