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读多读少不如读对

书读多读少不如读对

作者: 苌蓊芪 | 来源:发表于2014-02-13 15:26 被阅读418次

简书上读书专题永远不缺关注,几乎每周都会有写作者写关于阅读的文章,而且总会引来针锋相对。确实,读书一直是个颇具争议又能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主张多读书还是少读书、甚至是不读书,不能否认的是,当我们持有某种观点时,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已经读了很多书,否则不会得出自己的观点。

小时候,我们在被劝读时听到的最多的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许这句话确实有它一定的道理,不过这句话应该是在我们的应试语文教育的前提下才成立吧。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作文课中,语文老师经常会鼓励我们多读所谓的好文章,而且要把里面的所谓好词好句背下来,等自己在写作文的时候把这些好词好句用上去,哪怕这些好词好句在整篇作文中显得不伦不类也不要紧。甚至,在我的义务教育经历中,还有过语文老师把历届学生中被认为是佳作的“满分”作文发给我们,让我们背下来,等在期末考试(印象中好像是小学升中学时的那次考试)时默写到卷子上去。在这种分数至上的畸形教育中,多读书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至少我们可以在作文考试中得到高分了。

而当我们离开了义务教育阶段,进入高等教育(包括高中和大学)之后,背“佳作”已经无法给我们带来优势了,此时鼓励我们多读书的理由是,多读书能让我们的视野更宽广,写起议论文、论文来更加有理有据、更加全面。在这个阶段,多读书确实让我们的议论文论点显得全面了很多,然而却显得更加没有自己的观点。当现在回过头来再去重读当时写的议论文,可能会发现通篇文章我们都在既支持正方、又支持反方;或者是既反对正方,又反对反方,那么我们最终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呢?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了——“模棱两可”!在老师、教科书有意识地引导之下,我们过度使用了辩证法,辩到最后没有了什么都没能证明。

接着我们终于熬过了分数至少的学生时代,走上了工作岗位,由于我们没有了分数的压力,没有了写作文、论文的压力,被劝读也就越来越少了。基本只有看报、关注新闻的人会在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在新闻中看到劝市民多读书的呼吁,同时伴以的往往是本国、本地的人均阅读量与其他国家、地区(通常是数据远优于我们的)的对比。但是由于缺少了利益驱动(除了那些时常需要写文件的特殊行业、职业),又加上平时工作、生活压力的袭扰,这种呼吁的成果通常只停留于纸面上,几乎没有实际成效。

我本人也勉强算是个喜欢读书的人,但是仅仅是读书而已,当我读完一本书之后,如果你来问我这本书怎么样?这本书讲了些什么?我会很直截了当的告诉你“不知道”。也许有人会觉得惊讶,但这确实是事实。虽然我不是那种“快速阅读”(不要和那种高效读书法联系起来,我所指的仅仅是速度快)的人,但是确实在读完之后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

我喜欢读书,但更喜欢买书,读书那会从网上买了许许多多的书(非教科、教辅书),房里的藏书已经把书橱都压得变形了,除了书橱还有好几个银行用的那种铁柜子里也放满了书。这么多的藏书中,至少有6分之一是属于买了从没翻阅过(或翻阅过,但没读完)的书,不知这个比例算高吗?

在我读了很多书之后,尤其是当我在读社科类书籍时,我发现,有些类型的书不是读的越多越好。这里以管理学类学术书籍为例,从学术角度来看,管理学本身作为一门学科,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派。那么我们应该读什么学派的理论研究?初涉管理学时,我们通常很难选择,于是我们就会选择各个学派的都读一下,而当读多了之后,有时又会觉得迷茫,好像每个学派的理论都有问题嘛?又感觉好像每个学派的理论都很对?这时可能就会出现几种选择:

  1. 通吃各个学派,成为集大成者。
  2.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自己的学派
  3. 从中选择一个最接近自己理想中的学派
  4. 放弃管理学

在这些可能的选择中,前两种应该算是最理想状态,但是却又是最为艰难、前途未卜的道路,并非普通人可选,那得是有一定的敏锐感知力的大牛才能做到。第三种选择是最为现实的,但是难免会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出现。

对于学术研究性读者来说,可能各个学派的理论研究都涉猎是必要的,这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研究自己的观点。但是对于像我这种只是对管理学有兴趣的读者来说,读太多学派、太多书的可能只会让我们的观点更为混乱。

(读)书不在多,有心则行。读书不在多少,而在于读的书对自己有没有效果?是否能让自己在某个领域有所见解?是否能提高我们的境界?只要读对了书,哪怕终身只读一本书,也能让自己受益终生。与其在这里纠结多读书少读书对我们的影响,还不如去选择一本对的书,去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精神粮食。至于怎么才能找到这么一本对的书、让自己受益终生的书,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相关文章

  • 书读多读少不如读对

    简书上读书专题永远不缺关注,几乎每周都会有写作者写关于阅读的文章,而且总会引来针锋相对。确实,读书一直是个颇具争议...

  • 书没变,你变了。

    书, 读多,读少 读对,读错 读慢,读快 书没变,你变了!

  • Day 044 - 谈读书-

    不管新书老书,一定要读好书。 多读经典,少读畅销书(对,就是某信出版社的那些)。有时间,读苏格拉底也好,读德鲁克也...

  • 世界读书日

    读, 读则懂人生, 读, 万卷书多乎? 行, 万里路少乎? 又似乎,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个中意义, 各自理解...

  • 读多书不如读好书!

    记得以前看过一位名人说的关于读书的感悟,认为读书要读至少三遍,第一遍是浏览书,知道书大概讲什么;第二遍是熟...

  • 【奇幻】非真世界·天变  第十一章 司马怀琥(1)

    “书不在于读多读少,关键要看能否为己所用。如果连个好心情都给不了自己,那还不如擦屁股纸来得实在呢!”——司马怀琥 ...

  • 【奇幻】非真世界·天变  第十一章 司马怀琥(2)

    “书不在于读多读少,关键要看能否为己所用。如果连个好心情都给不了自己,那还不如擦屁股纸来得实在呢!”——司马怀琥 ...

  • 【奇幻】非真世界·天变  第十一章 司马怀琥(3)

    “书不在于读多读少,关键要看能否为己所用。如果连个好心情都给不了自己,那还不如擦屁股纸来得实在呢!”——司马怀琥 ...

  • 读《读点》

    这本书书如其名《读点》,重在读,读多读少就不是十分重要了。全书总共分为2章,前半部分主要介绍了作者对一些书的...

  • 读书1

    从前几天开始读低学历的五大师,感觉很好,但是书多读还是少读是一个问题,以我的特点来看现在还是少读为好,把自己的思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读多读少不如读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rh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