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观后感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观后感

作者: 雨寒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10-20 23:38 被阅读679次

            平时很少看电视节目的我,发现了一档特别优秀的节目,百家讲坛推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节目将总书记用典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便于受众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观后感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以举重若轻的方式,以小见大,将最能代表习近平思想的精华片断择出来,用一个主题之线串起来,通过各种方式的解读和演绎,将深刻的思想、宏大的主题以隽永的名句凸显出来,最终形成了一串思想理论的珠链。理论把握有底气,思想传播接地气。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更发展、更深层、更自信的表现。下面我们走进它。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

                          清 ·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

            在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州县官吏)的感情。

            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郑板桥的这首诗为切入点,阐释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实践。

            本期经典释义人——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为观众讲解了郑板桥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带观众领略其文化精髓。

            王立群说,这是一首题画诗,当时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潍县正在闹大灾。为了解决灾民的生活问题,他搞基建、搞土建,灾民来干活,我就给你钱,就管你饭,解决灾民没有粮食吃的问题,所以这首诗表达了郑板桥非常深切的爱民之情。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

    原文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释义

            政权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权之所以废弛,则因为违逆民心。

            在中国古代的政统里,天下从来不是一家一姓永久拥有的,而是“有德者居之”。判断政权是否“有德”的标准,即在于人民是否安居乐业。先秦时代,管仲已经意识到,政权要稳定长久,就必须推行顺乎民心的政策。在今天,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是了解“民心”在想什么。老百姓有什么困难、什么需求,这是要深入基层调研、走访才能知道的,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来的。

          《管子》是战国时齐稷下学者托名管仲所作,其中《牧民》《形势》《权修》《乘马》等篇存有管仲遗说。《牧民》篇讲的就是对人的管理,其中《四顺》是从人心向背来论述治理之道的。

            管子指出,政权的成败在于人心的顺逆,政令能够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在于违逆民心。接着列举了民之“四恶”与“四欲”,提出从其“四欲”则亲,行其“四恶”则叛的论断,主张要“四顺”。

            所谓“四恶”,即“恶忧劳”“恶贫贱”“恶危坠”“恶灭绝”。管子对人性分析得十分透彻,他看到了百姓厌恶忧患劳苦、贫困低贱、危险灾祸、家族灭绝,而渴望“佚乐”“富贵”“存安”“生育”。管子认为,“牧民”之道在于“四顺”,即顺应百姓的这四种愿望,使其安逸快乐、富足显贵、生存安定、生育繁息。能满足百姓的“四欲”,疏远的人会自动亲近归附;若使百姓陷入“四恶”的境地,亲近的人也会背叛逃离。

            管子的思想在当代仍具有启迪意义。管理者应在明了下属何“恶”何“欲”基础上顺应人心,才能形成良好管理机制。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

            主要内容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处经典为切入,通过讲述总书记弘扬焦裕禄精神,阐释如何做到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观后感

            本期的思想解读人——北京大学郭建宁教授解读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清•万斯大《周官辨非》

    原文

            圣人之治天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释义

            圣人治理天下所用之道,但凡是于民有利的事情,一丝一发也要推行;于民有害之事,一毫一末也必须革除。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上的讲话(2014年1月20日)

            群众生活无小事。水价上调一分、公交涨价一毛,或是办证不用来回跑、少一道审批手续,对民众来说都是影响极大的事情。习近平引用这句话,其意也在于告诫党员干部,不要放过与群众有关的任何细节。每一分错误,在群众那里都会加倍负担;每一分改进,也都会具备乘数效应。

            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故事,阐释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如何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郭建宁教授说,“精准扶贫”这个概念,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的时候,首次正式提出来的。他在十八洞村还提出,十八洞村的这个扶贫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是不能没有变化。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要可复制,可推广。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小康,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节目最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方亮邀请观众朋友们一起诵读经典,感受平“语”近人。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观后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想流露,同时它也充分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为民”这个大的主题之下,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切实为百姓做实事。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里,是听得见的文化自信。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躬身社会实践,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必会成为美好中国的壮阔画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sv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