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人都相信: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读书的好处太多了,可以启迪智慧、积累素材、找到工具方法,还可以休闲娱乐,陶冶性情。然而,是否你也和大多数人一样,结束了高考之后就再也没有读书的热情了,想要看的一本书,摆在手边,半年可能都没有不完。这样的情况想必比比皆是。
身边信息爆炸的时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了许多。任何高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且使信息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例如定职论文,亲子育儿等等。《高效能阅读》一书是原尻淳一,在阅读了百余本阅读方法书记,并结合自身亲自验证而写成的一本实证之作。贴合实际,文字简洁,设计独特,小至读书工具的选择,大至个人云端数据库的建立,面面俱到。可以帮助读者克服阅读恐惧,从整体上提升阅读兴趣、信心和阅读质量,从此走上阅读之路,书写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全书共有七章,89个阅读技巧,从读书初级篇到高级篇,体现成长的结构。一至三章是初级篇,能帮助到对读书不感兴趣的人“养成读书体质(也即爱上读书)”,第二组介绍了沉迷读书的窍门,介绍了若干窍门。第四章是“读书中级篇”,以速读为主题,对学术性的读书技巧略有涉及,同时介绍了迅速发现关键词,以便加深理解的技巧。第五、六章介绍了如何从输入到“产出”,是“读书高级篇”。第七章的主题是如何构建用于产出的数据库,非常具有实用性。
我读完了这本书,后悔遇到这本书太晚了,要不然,将会多读多少本书啊。现在,将我在读这本书中有感触的几点和大家做个分享。
一、“”读者权利十条“”让我立即放下了对读书的恐惧感和紧张感。具体的十条权利是:
1、不读的权利;
2、跳读的权利;
3、不读完的权利;
4、重读的权利;
5、读不择书的权利;
6、包法利症(易被小说内容感染的症状);
7、读不择地的权利;
8、随意选读的权利;
9、朗读的权利;
10、默读的权利。
读到这十条,直叹读到太晚,以往读一本书总是循规蹈矩,别人介绍的或者专家推荐的所谓好书,不读完就不敢再重新读下一本书,可是这本书却真的不喜欢。于是渐渐对读书产生距离感,热情和兴趣渐渐减弱。如果早些知道这个,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约束自己,肯定会多读很多本书。
二、追溯作者人脉,发掘知识的本质。“多一个作家的书,就该先以全集的形式读完该作家的所有作品,包括日记和书信”,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在读余秋雨老师的书的时候,就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收获很大。读秋雨老师的书,最早读过《文化苦旅》后,中间有很多年都没有读过他的书。今年无意中在新华书店看到了他的《吾家小史》,读完后对秋雨老师的家世、成长经历有了深刻的了解,感叹老师经历如此的大难依然乐观,经历无数的诽谤不去理会,默默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对老师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一口气读了他的一系列的书。《君子之道》、《何谓文化》、《冰河》等书籍。对秋雨老师的学问、对他本人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在为何读书一问中,作者写道:读书是便宜得不可理喻的投资,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读,争取获得更大的回报。非常有道理。
在读书的投资基准上,作者给出了:70:20:10的模式。也即将70%的资金和时间用于充实现有服务,20%用于充实现有服务周边的服务,10%投资于全新的未知领域。这个模式对我们从事专业发展极具指导意义。
用书夹解放双手,是一个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小技巧。对我们正在读的书,用书夹固定住,不影响我们打开电脑输入文字,非常实用。
还有利用“”读书套件“抓住间隙时间,也是很有实用性的小技巧之一。
总之,这本书对我们重新打开阅读之门,开启读书的新生活,极具价值,值得诸君一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