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是附庸

作者: 大音dada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23:51 被阅读111次

      中学的历史老师在讲的分封制时有一句话令人记忆犹新:“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感觉用“附庸”一词来形容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无比贴切。你看:我的父母,我的兄弟,你的朋友,你的上司……无论是长辈晚辈,还是亲缘关系社会关系,总离不开“我的”,“你的”,“谁的”,除了我们自己,其他人都是我们的附庸——他们只有在与我们有了交集后,才对我们有所意义。客观地讲,这是一个事实,是无所谓是非的,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积极的意义,如这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然而,当“附庸”这一观念根深蒂固,自觉和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时,我们有必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才能避免伤害了别人,也避免别人伤害自己。

        很多人应该都有了解,近现代的一些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宇宙”。这与之前的“附庸观”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自身是独立的个体,其他人都是我的附庸;另一方面,在其他人眼里,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是他们的附庸。如此反复,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之间,也只有自身才是真正第一位的。举一个残酷而真实的例子:

        王亮(化名)是一位准大学生,可在即将报到之际,他的父亲出车祸了,当场死亡。这时,小王的心理是这样的:我爸死了,我该怎么办?我还能上大学吗?对我好的父亲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今后该怎么办?其次才是,家里怎么办?父亲这么早就惨遭横祸……总之,亲爱的父亲死了,小王的第一念头全是与自己相关的。可能有人要说他自私,其实这正是“附庸观”的影响——因为是自己的父亲,跟自己有交集,他的离世才让自己心痛。

        面临生死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怎能不一切以自己为出发点呢?甚至就连我们去帮助别人很大程度也是因为这样会让自己觉得高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如此这般,当与别人发生矛盾冲突时,每个人都是都以自己为中心,都把其他人当作自己的附庸,一切为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感受服务,人与人之间怎能避免互相伤害?

        要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意义。所以,没有谁是附庸,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主角,这是我们必须认清的。

        古语强调“人无高低贵贱之别”即是此理——街上的流浪汉,在你眼里一文不值,充其量只是沿途的点缀;可在流浪汉自己眼里,他自己就是全部。

        人以自己为中心,这是人性,是不了避免的,但“附庸观念”带来的伤害却是可以避免的。

        朋友,请注意,每个人都与你一样,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

没有谁是附庸

相关文章

  • 没有谁是附庸

    中学的历史老师在讲的分封制时有一句话令人记忆犹新:“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感觉用“附庸”一词来形容社...

  • 2022-12-07

    附庸 “你的附庸的附庸,不是你的附庸”而你我立于天地之间又是谁的附庸、又有谁是谁附庸的附庸呢?——我们都是地球的附...

  • 离开的必然谁是谁的附庸

    万物都在互生互长,天与地,草与木,人与人,事与物。 万物的存在又都是个体,平行,交集,再平行,直到永恒,这是使然也...

  • 附庸

    向日葵于太阳,藤蔓于枝桠 ——你于他 不过是可有可无的附庸

  • 附庸

    其一.七律 又见肥头端坐堂,从人摄照四周忙。 拿腔惯有鸡毛令,捏稿传摹楚霸王。 艳曲高歌频入耳,俗言低语偶回梁。 ...

  • 附庸

    我很喜欢“附庸”一词,但不知为何,它的字面注解都在极尽诠释“附”却寥寥带及“庸”。在我看来,附庸附庸,故庸而附之。...

  • 附庸

    首先你得生下来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在你的意识里这个世界才真真正正的存在 当你死去 那么金钱 矛盾 所有感情包括这个世...

  • 附庸

    我不知道我用这个词对还是不对,但是这是我在今天就突然想到了,这个词。 我想在这个时期,这个时代是没有人想要成...

  • 不附庸

    啊 好大的劲啊 不碰这种东西啊 还是缓不过来啊 还是什么都是保持理智比较好 不攀附不依赖不附庸

  • 谎言

    没有谁是骗子 没有谁愿意是骗子 没有人愿意成为谎言的制造者 没有谁是受害者 没有谁是施暴者 只是,有点东西,它就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有谁是附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us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