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序言和前两章,觉得林语堂对苏东坡的评价还是很高。“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爱他。喜爱哪个诗人完全是出于一种癖好。李白可能更崇高、杜甫更为伟大。但是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
对于唐宋八大家的苏家三才子的故乡四川眉山,我也充满着好奇。这座小镇可谓人杰地灵。以后有机会的话,打算去看看。
对这个章节还有一点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苏东坡在说自己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写作之时。苏东坡写信给朋友说:“我一生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了,未有过于此也”。觉得他这种状态就特别好,有才情、能写,还感兴趣,真是天时地利人和。难怪他这一生当中,著文无数。我自己喜欢写,不说达到苏东坡的造诣,就是自己写出自己理想的小文,还是需要更多的下功夫。
读接下来的几章,感触颇深的是苏家的学术氛围。
小东坡童年的时候父亲进京赶考,落第之后,四处游历。母亲在家管教孩子,教他们读《后汉书》。其中有个勇敢无畏的青年叫范滂,问母亲“我长大之后是否可以做范滂这样的人?”想不到母亲的回复是“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对儿子全是鼓励支持。
父亲苏洵落榜之后,但是还是无比坚信两个儿子能高中。两个儿子高声朗读经典的时候,老父亲在旁边帮助校正读音。家里各类图书应有尽有,也是给东坡和弟弟后面的成才奠定了殷实的基础。
还有就是和东坡一起长大读书的弟弟子由。他们在家读书,东坡于弟弟来说是同学也是良师。两个人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在家也经常是书声琅琅的环境。
践行点:在家里给小朋友们酝酿好的读书氛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