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墨迹,早上起来马不停蹄:整理行李,吃早饭,送老二去补习班,就赶往高速口。到了周一,我要上班,老大要去实习,队友要外出学习。这些事务性的计划,前后连贯,一气呵成。
还涉及到老二下一步的学习方向。中招成绩出来了,是普高还是去职高的问题,被我戏称为向左还是向右。
常规思维就是去普高,或是去私立高中卷上三年,然后去高考,在大河南的炼狱模式中,大概率是可以上一个大专学校的。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偏科不能太严重。数学对老二来讲就是魔鬼般的存在,无论怎么也突破不了。用队友的话说,不是“瘸腿”是“半瘫”。
物理化学更别提,所以高中只能选文科,这样的大专估计连一个理想的专业也难选到,就业指定是更难。若是选理科,可以报考的学科门类多,但是数理化三座大山有可能也把孩子压垮,备受打击之后,情形怎样犹未可知。到那时候,就不只是时光荒废,就业无门的问题,身心健康或成为首要问题。
另一个思维就是,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中专,三年之后选择对口升学。这样,升学考试时候就只剩下1门数学,需要重点突破。语数外+专业综合考试,可以比普通高中相对轻松一点,三年之后升学考试命中的概率也会大一些。只是现在就要选行业或是大类,比如说是医药类还是教育类,很是考验家长对行业走势的预判。这直接决定了专业综合考试的内容。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或是风险点,就是这类院校的学习风气或者是生源的文化课学习力普遍较低,若是孩子自制力或上进行不是太强的话,有往下掉的风险。
唉,凡事都有两面性。没有办法做到既要又要还要。这个分数去到普高就是被碾压的节奏,或许向右转一下,换一个赛道,还有胜出的机会。就这吧,老二既然做了选择,那就随她吧,目前可能是最合适的一个选择。
顺便提一嘴:
刚收到弟媳的消息,侄子被国家专项计划中的一个学校录取了,也算是一个阶段性的成功。还说:结果没出来的时候焦虑,出来了忐忑。看来当妈的心都差不多。默默祝福孩子,不管怎样也算是进京去读书,俺这心里也开心。
m蕾在USA拍的艺术玻璃,借用一下表达一下当下的心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