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上课,对标点符合颇有兴趣。过去教学中机会很少关注标点符号,一来考试不考,只在作文写作中有明确要求,二来实是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不够细致。但是现实是,却在学生写作中发现学生不打标点或者乱打标点的现象普遍存在。而现在在讲课中,却发现很多标点使用的有趣之处,在课堂上让学生关注以后,既能帮助他们了解标点符合的使用,也有助于文本的解读。
一类是饱含深意的标点。比如《藤野先生》中第29段“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冒号在此处表示解释说明,这自然不必赘述,就是那个分号,足见先生的心情。分号在此处表示并列,先生是想说夹在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的中国人里面,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枪毙的,围观的看客,这些人是无知的中国人。另一类是“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强调像“我”一样的中国人,我们不是无知,而是有知,有志,可是“我”又做了什么呢?同样是无为,与无知的中国人无异。这是自我的反省批评也是自我的警示。如果能在授课时让学生关注这个分号,其实就更好能体现当时先生内心的悲痛。同时也更能感受到先生的伟大,有几人能敢于这样正视自己、剖析自己、反省自己。这种标点容易被忽略,但是如果关注了,那文章的深意自然也就无需多言了。
还有一类就是标点符合里含义深情的。如汪曾祺《昆明的雨》,有趣的标点实在很多。“旧日
昆明
人家门头上用以
辟邪
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
仙人掌
,——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昆明
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
菜园
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两处破折号,却饶有趣味。第一处作者写了昆明人家门头上挂着的仙人掌,还不够过瘾,还要如数家珍般补充说明挂法。这是回忆里的细节,更体现出一份深爱。顺着往下由仙人掌折射昆明人的生活智慧,用仙人掌代替篱笆,紧接着解释说明这种做法的用意在何处。这份解释里含有作者多少的骄傲和自豪啊。
还有一处“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
粗细
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一段里两处用到“?!”按常理来说标点符合是不连着用的,作者并非不知,可是又怎能抑制住内心的情绪呢,而且在此处连用一点不使得读者感到卖弄技巧。第一处,极致不中看之物,让人产生怀疑,甚至怀疑到觉得相信的程度,岂不是加深了怀疑之感。第二处问号让人看到了作者张目结舌的的惊叹,感叹号又加深了这份肯定和惊叹之意。两处实在是精妙。读来有趣,又不得不感叹这就是语言大师的风采。
对于标点的使用除了让我看到了有趣之外,还有一处自觉有待商榷的地方。《三峡》中写春冬之景,从时令到江水到写山岩最后到总结。最后八个字“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是对春冬之景的总结,那既然如此“清荣峻茂”之前是不是就应该与前文断开,用句号。而教材使用的却是逗号,这样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认为前后是并列的关系。故个人认为此处如果再斟酌一下,教材编写者是否应该把标点做一点修改,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
读文章有时候如果能抓住一些细节,比如标点符合,其实更能够去体味作者的用意和深情,而不至于学生读文章永远都是停留在表面或者个别字词而随意给文章贴标签。而要学会识别重要标点,自然也需要精心下来,深入文本去思考。学会精心学会用心,不只在于学生更在于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