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破离

作者: 鹏澍 | 来源:发表于2016-07-02 12:35 被阅读97次

鹏澍 | 2016-07-02

台湾女作者郑姵宣著《茶道》,其中第一章讲解茶道的精神,很是受用。比如“守、破、离”:
““守、破、离”是学习茶道的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依循着老师所传授的规矩、细节认真学习,并认真磨炼(守);接下来,将学习的一切经过思考后内化为自我所有,并在遵守原有基本准则的基础上继续磨炼,并偶尔尝试加入自己的创意(破);最后在经过守与破的阶段后,拓展出自我的道路(离)。……若是忘记了所学习的根本,那么创新便不会有突破的凭据,当想自成一格之时,也会缺少根基而无法扎实立足。现代的社会,都强调自我的意识与想法。有些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乘出更好的结果,有些人去芜存菁让原有的价值显现出另一种新光芒。但在追求自我突破的同时,能不能认真地将所学习的事物完全地吸收、磨炼、熟悉与了解,则是成就事物的基础。就像不论建筑物要构建成什么样的形式,地基都要打稳,建筑理论的基础是必须要顾及的。
……“守”住原有的基础,了解事物的本质与原则,找出突“破”现有困状的方式,并寻找脱“离”原有受限的策略方式,但是不可忘记的是基础知识与原则。”
我想,但凡习惯了不断学习的人,对这段话都要十分的感同身受了。像我学习美术一般,钦羡着艺术大师的妙笔生花,就没头没脑,异想天开的想要做自己的创作,于是还没“守”呢,便已“离”了,故终于上不了艺术的道路。
这茶道已然上百年历史,自然经得住沉淀,这见解都是非此一家之言。周作人《两个书家》,举中国古人书法家为例,也是同样的看法,只是表述各异罢了:
“傅青主最忌字有“奴俗气”,他的家训有一则云:“字亦何与人事,政复恐其带奴俗气。若得无奴俗气,乃可与论风期日上耳。不惟字。”他主张学写字要由会而至不会,到“不会”了,才能没有所谓奴俗气了。譬如学写“王字”,起初要竭力模仿,要求它像王羲之,到得学到了家,与王羲之相像了,即是“会”了,以后又要努力的去求脱离,这就是由会以至不会,所写的字由王羲之学来,却又不像他了,才可以算是自己能写字了。他说写字要“会”不难,但会了要求“不会”,便很不容易,往往一个人一学就成了那一家了。……
大凡学一种艺术,都有这一种境界,最初是竭力钻研,进到这核心里去,既然到达,就要再钻过去,通过相当的时间,仍然出来,这就是所谓“自成一家”,有独立的价值了。”
古人讲要“博览群书”,这意见很是中肯。知识其实都有着渊源相通,如此多方佐证,自然诚不我欺。
又更可得其中这般心心相惜之美,如此人生,岂不快哉,快哉!

相关文章

  • 守破离

    守:无我即是守,放下自己的高傲,虚心学习周围所有人,三人行必有我师 破:即摒弃糟粕,并非指招式技法上的,而是指内心...

  • 【守、破、离】

    蔡康永说过的一段话,才是真正有用的鸡汤:“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

  • 守破离

    什么是目标? 朝思暮想、做梦都想、时刻都想,一想起就热血沸腾; 什么是信念? 经历冷嘲热讽、人情冷漠、三番四次的跌...

  • 守破离

    前段时间很有人气的一本书叫《断舍离》,讲的是如何通过收拾自己居住的空间,让自己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书名...

  • 守破离

    鹏澍 | 2016-07-02 台湾女作者郑姵宣著《茶道》,其中第一章讲解茶道的精神,很是受用。比如“守、破、离”...

  • 守 破 离

    刚刚读完日本神经科医生桦泽紫苑的《过目不忘读书法》,放下的同时骂一声什么呀,过目不忘,昨天刚读,今天就忘,但就在我...

  • 守 破 离~

    守,是学习的过程,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体系,厚积的过程,各样的领域都涉及些,寻找可能性。 破,是寻找突破口,寻找哪...

  • 守 破 离

    “守”:最初阶段须遵从老师教诲,认真练习基础,达到熟练的境界。“破”:基础熟练后,试着突破原有规范让自己得到更高层...

  • 软装设计,从工装设计到民用设计,市场格局如何打破?

    很荣幸参加这次论坛,命题中有一个关键的字眼“破”,“破”的前面是“守”,“破”的后面是“离”。“守、破、离”是学习...

  • 精进之道——守破离

    精进之道——守破离 “守破离”源于日本剑道,后泛化到围棋等各行各业。这是一套适合每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守破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eq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