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决定行动,行动改变命运’
*图片来自网络
开车的朋友应该都体会或见过路怒症,遇到交通乱象,极易动怒,并带有攻击性驾驶行为,具体激发原因五花八门。
‘路怒症’一词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现在是汽车时代的世界性通病。
心理研究发现,4种心态是产生路怒症的主要原因:
完美预期——预想从A地到B地不应有任何障碍;
竞争心态——喜欢和其他车辆较劲;
嫌弃心态——看不惯别人不守交通规则;
报复心态——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挑衅,不甘示弱,无法控制;
1. 病根
尽管所有司机都意识到路怒症行为是不对的,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是不是很像烟瘾,必须点上一根,深吸一口,过瘾。
其实,改掉路怒症,远没有戒掉烟瘾难。
既然是‘症’,那就得治啊,如何治?首先得找到病根。
病根是‘心态波动’,产生心态波动的因素来自两个方向,外部和内部。
外部因素:拥堵、不守规则的行为、挑衅行为等;
内部因素:压力、精神状态、情绪等;
原因找到了,解决办法是什么?
别急!
先仔细思考一下,我们能改变的是什么?
2. 环境无法改变,那就改变自己
改变外部因素吗?不对,外部因素我们无能为力。拥堵问题是政府的事儿;交通违法治理是交警的事儿。
既没有权利,又没有义务,想改变交通问题,别幼稚了。
有人会说:‘我就是看不惯别人不守规则,那些乱开车的人都是傻逼,必须教教他怎么做人’。
冷静,冷静,你想过后果没有,你报复别人的同时,也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车受损是小事,人受伤了麻烦就大了,而且往往是报复性一方的责任大。
3. 改变行为,从改变认知开始
大道至简,但人性就是这样,越简单的道理,反而越容易被忽视。
比如:减肥无非就是‘管住嘴、迈开腿’,被肥胖困扰的人们,大多诉诸于五花八门的减肥药、减肥培训课,舍本求末。
佛教有个术语——顿悟,就是突然明白一个道理,茅塞顿开,像极了释放憋急了的大号,通畅。治疗各种对抗性心理病症,必须找到那个能让你顿悟的触点。
回到内部因素,必须从改变自己认知开始。
人人都有压力,人人都有情绪和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处于极度压力和精神疲惫时,就别开车了,交规里也是这么规定的。
4. 顿悟——成本意识
当你开车上路从A地到B地,是有成本的,油钱、汽车折旧、时间,这些都是沉没成本。
路怒症只会增加成本。不出事故,影响的是心情;出了事故,成本会成倍增加。交警处理事故至少需要半小时吧,你要花时间去修车吧;如果有伤人事故,后续麻烦会更多。
你本想报复一下对方,结果两败俱伤,你还不能动手教训对方,动手性质就变了,最后气急败坏,不了了之。你应该不会为了小剐蹭去起诉对方吧,别闹了。
5. 社会问题要用发展眼光看待
在网络上,我们常看到日本、欧美发达国家交通环境简直不要太好了,既羡慕又无奈,反观国内,各种交通乱象。
不过,中国汽车文化发展不到20年,与欧美、日本百年的汽车工业相比相差甚远。
随着社会进步、法律健全,交通问题一定是向好的,急不来。
最后的话
汽车只是交通工具,安全到达目的地是我们的第一诉求。
一辆车有时就是一个家庭。
我喜欢放着好听的歌曲开车,体验人车合一,掌控车辆的感觉。
本来生活压力就大,上班还累,干嘛还在路上给自己找麻烦呢,你说是吧。
认知决定行动,行动改变命运
古人云:每日三省吾身
长按二维码关注,一起进化升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