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觉之前,芬发过来一张陌生人的合影照片。照片上是两个人的背影,男的侧着身子看手机,女人一手揣着男人的上衣口袋,另一只手垂放在身侧,缩在羽绒外套里,看不见手指。
女人穿着一件粉色的羽绒服,衣服背面像是被一个个纽扣压出了一排排浅坑,可再仔细看,又没有纽扣。男人上下一身黑,脚下略显上翘的尖头黑皮鞋,和我那双平时不穿的皮鞋有点相似。
芬微信里问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么,这是我在接小孩的时候偷拍的。”
是偷拍的没错,只是两个背影,我又仔细看了看照片。旁边有一些静静等待的人,站在铺着小方片红黄间色瓷砖的人行道上,还有一角微露出的学校围栏,可以确认这是在学校旁边。
我回答到:“没有啥发现呀,人我都不认识,男的脚上穿的鞋和我的蛮像。嗯,但男人肯定没有我帅!”
芬立马回消息说:“啥跟啥啊,让你看重点,重点是他们之间的身高差。你没发现他们之间的最萌身高差么!”
身高差?这是我要关注的重点么,男人和女人站在一起,第一眼难道是看他们的身高差么?不应该是看他们的长相,看他们的打扮么?
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看到的人和她看到的人不一样,我看到的世界也和她的世界存在着差异,我们在两个彼此相交的世界里生活,求同存异是第一生存法则。
她很在意另一半的身高,我们俩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已经做了一个精准的判断。估计是悄悄的从上到下测量了我的身高,用她精确的肉眼计量,测了我的高度,顺便再看了看我的长相。用她的话说,丑一点不要紧,就是不能矮。
我们的相识也算是有缘,当时我在山东,她在江西,我们在网上聊了一个多月,后来说要见面,要看真人,我就请了几天假,坐上火车到了她面前。
那季节是夏天,我迷恋打篮球,脸上晒的黝黑,头发还是刚毕业时保留下来的分头,现在想来特别显傻。当时也没人告诉我,需要理个发提升一下形象。
也不算网恋,我表妹介绍的我们相识。她们在一家培训机构上班,平时经常一起聊天玩笑,介绍对象。她给表妹介绍过几次对象,为表示感谢,她也想给芬张罗一次。
苦于手头没有资源,突然想起还有一个远方的表哥。这灵机一动之间,意外就促成了一对姻缘。说是无心插柳也好,说是刻意搭线也罢,有些事情往往就在这种有意无意之间,觉得毫无可能,却又命中注定。
表妹介绍时,说我人帅个高。这可能是她当时的一种偏见,在这之前我们已有数年不见,记忆里留下的只是她认为的美好。当然这也可能只是她的一贯说辞,对于所有她认为好的事情,都会用一种夸大的语气。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芬对我印象应该很差,一番打量后,心里很失望。我们在网上聊过,但彼此没有见过面。当时为什么没有视频聊天,是觉得需要保持点距离感,还是别的技术原因?时间过去了十多年,实在是想不起当时的状态。
唯一不失望的参数也只剩下身高,身高还勉强在预期之内。我当时说有1.73m,见面之后,她心里说:肯定没有。她对身高有一种异常的敏感,一个毫米的尺度误差,她都可以感知出来。
事实也正如她所说,我确实不到1.73m。在我们相识之后,在某次身高测量时,她得到了真实数值。她一脸得意的说,“我第一眼就觉得你不到1.73m,还想骗我。幸好你在1.70m以上,要不然,哼哼!”
我向来对我的身高还比较自信,也没有存心要夸大其词,记得学校测量的时候有这个数,或是记忆里就留下了这样模糊的数值。我向来对这种细节记忆不深,当需要用到身高数据时,我就是一直这么说的。
我们相爱了,结婚了,过了十多年,她还念念不忘身高的事情。今天发这个照片给我看,她是在提醒我什么。
身高很重要么?两个人在一起,从来没有听说因为身高不合适而散了的。两个人相识之后,原本陌生的形象也会因内心的相融而消融,他或她的形象已经融入了你的脑海中。习惯了你的样子,自然就习惯了你的存在。
在我们眼中一对陌生的人,他们本是很亲密的一对。在我们眼中明显的落差,在他们看来就是稀疏平常。
胖的瘦的高的矮的美的丑的,最萌身高差又如何,爱情让人盲目,生活让人麻木。也许偶尔跳脱出去,观察别人的行为,重新审视一番当下的生活,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