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附近”的消失

“附近”的消失

作者: Bovary_b260 | 来源:发表于2019-11-29 21:55 被阅读0次

看完最新一期的《十三邀》,内心激动,忍不住草草落笔,留下一点不够体面的激情之物。

项飙老师提到,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附近”逐渐消失的过程。所谓“附近”,就是以个人为圆心的周围实在的生活范围。好比以前你住在一个社区里面,你自然会知道隔几个街道会有一个果蔬市场,转几个巷子会藏着哪个好吃的苍蝇馆子,大爷大妈们晚上会在哪儿跳广场舞......可是随着导航、美团、微信等种种现代科技的出现,人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认识,并不在需要靠自己肉体实在的感知与探索,而完全可以依靠技术一步到位、高度便捷的指引。那么这个“附近”的概念是消失了吗?其实没有——只是被数据化了。需要注意的是,所谓“附近”,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概念,其中各种人伦关系、社会结构盘虬复杂,互为影响,且影响巨大。在这个时代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一瓦解的亲历者;正因此,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都无法避免地被其改变、重塑。

现代社会两种巨大的驱动力量,无疑是资本与技术。经济理性的无限延展,技术精神的快速发展,在无法抑制地将这个世界拖拽到一个崭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无数新的词汇、新的情绪和价值观在被创造,亦有许多曾经坚不可摧的信仰、追求在被质疑、推翻、重新定义。像项老师和许老师谈到的那样,人们的时间感就在其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工业时代,时间被流水线所分割,人的行为活动要受到时间的严格的组织、控制。到了现代社会,人的时间感变得更加碎片化。一方面,人的活动不再受到之前那样固定不变的把控,会变得更加灵活;但是另一方面,人对于时间的感知又变得异常强烈和敏感。

科技无疑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捷性,可它也在无形中缩短了时间的衡量单位。不再是一年、一天、一个小时,现代人追求的,是对诉求即时性的满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于外卖迟到5min会表现得格外暴躁,为什么偶尔等个公交车就会十分不耐烦。现代科技对于速度的精益求精、不断突破,在潜移默化中也在提高了人们对于速度要求的标准,甚至促使其达到了几近于苛刻的程度。这就好像是一种家长对孩子的娇纵,一方面的确满足了孩子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但是也让孩子忘记了应有的分寸和尺度,不停表达出更大的欲望。不必解释,这种速度带来的负面影响自然也是不可忽视的。在争分夺秒的时间感下,整个社会都沉浸在一种巨大的不安和焦虑感中,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所以我们没有犯错的机会,每个人必须都走在一条安全而精确的道路上,否则就要面临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广泛议论。人生被强暴地钉在一张张严明的时刻表上,仿佛一张张必须要完成的人生清单。好像除了突然暴毙,这份霸王条约就不再容忍任何可能的阴差阳错了。

在这样的时间观念的指导下,“附近”似乎更加没有容身的理由了。谁愿意费心思去费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呢?所以我们把自己摆在一个非常“超越”的位置上,我们不在投入于真实的生活了(排队买网红奶茶、拍vlog记录生活,在生活中各种捕捉小确幸,我想并不等同于对于真实生活的投入。这里面有多少虚荣的成分、表演的成分,不必多说。),也不愿意花很长的时间经历去跟身边的人去培养感情了。每个单独的个体,都被放置在一个接一个而来的即时浪潮之中,我们可以与这世界上的每个人实现零距离,但每一个无距离的时刻又都是转瞬即逝。在这样的过程中,人又该如何去建立人与人之间深厚、真挚的联系呢?没有对彼此关注与了解的意愿,又怎样生发出真实的同情、理解与尊重呢?可是如果这些东西在我们的社会中缺失了,那人类在时间面前就真的变得手无寸铁了。另外,这样的情况还会使得整个社会处在一种高度情绪化的状态中。人们会对一些事情表现得非常愤怒、或者非常悲伤。但这种集体性情绪同时又是快长快落的,就好像是在某个时点集中爆破一次,却再无尾声和后话。这是一种相当病态的状态,但却是因为人在平时没有办法用较长的时段去积蓄,然后再消化一些感情,所以只能借助某些公共议题来光明、正当地抒发不断压抑叠加在自己内心中的情感。但显然,这是缺乏理性的。陷入大喜大悲的人们仿佛一个个热病患者,却只能默默期待着在下一个社会话题中再次发作。

这一情绪下可能引发的另一个困境,是对于“自我”概念的纠缠。一方面,人们对于外界环境关注度的缺失会转移到对自我的关注 ,可另一方面,因为这种自我的觉察本身也需要长时间的自我审视,所以就会逼迫人们一面高呼“自我”,一面又继续对“自我”保持一无所知。在这里,我特别想提到之前看到的柏琳女士的分享:她说,自我的发现要在向外的交付与联结中才能实现。一味沉溺在自我的情绪中,要么只会被空洞的自我概念虚化,要么,就是失望地发现,你所高呼的自我,打开门后,发现里面空无一物。正如她提到的在一次游历中,与一位前南斯拉夫人交谈时所得到的答案那样,“一个人站在一座孤岛上,谈论’我是谁’这个问题,这是很可笑的”。多数情况下,现代人所呼唤的自我只是一种“集体性的自我”。我们都向往这个词背后象征的可能的自由与美好,但是只一句口号,或许只是一种自我标榜,或者自我麻痹。

总而言之,资本、技术作用下,使得“附近”的概念变得模糊不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无限弱化,原子化、个体化的现象变得愈发突出。这个世界并没有按照我们所预期的那样朝着更自由、更平等的方向发展,而是逐渐走向两极化。掌握资本或是技术创新力的人占据着绝对主导权,而另一极则被无可避免地裹挟在他们的力量之中,成为一场场变革的附庸、玩偶。这个社会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间阶层。在经济指标上看,各种俱乐部崛起,我们当然可以说中间阶层是很繁荣的。但在精神价值层面,我们却缺乏真正有力量的中间阶层,甚至可以说,我们的社会没有中间阶层。如果只有施与者和接受者,而没有观察者、解释者、质疑者,那这个社会的结局,终将是走向另一种形式的极权。

(其实我还很想再写两笔的地方是,关于“附近”的认识,或者说,对于你所存在的周围环境的认识。在一个关于芬兰的教育纪录片中,我看到非常打动我的一幕:老师带学生们去森林去观察学习,老师并不会直接告诉他们这株植物的名字,而是允许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任意地去给他们起名字,什么“粉眼睛”....泡泡草”都可以,因为这个名字的对错在他们看来其实是不重要的。能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才是他们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教育显然与他们非常不同。学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从小到大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钉在教室的板凳上学习。这样的确能让我们培养出一个个知识量充足的年轻人,但是更远的后果则是,我们的孩子不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地方,不了解自己的家乡,所以他们并不能深切地感知到自己家乡的问题,更缺乏将来回头来为其添砖加瓦的热情。我们只是拼命想着向上走,去到一个更大的城市,开启一段更好的生活,却不会想再转身回到曾经的地方。然而,故乡却不应该是用来背叛和逃离的。)

在北京初雪的夜晚,我慌忙地、一刻不停地在电脑前敲打了将近两个多小时。落笔过分仓促,所以成文也是粗糙异常(浅薄不当之处,还望包涵)。可是,我还是想要最大程度地保留下这篇随笔的原貌,因为它代表着我做出的某种实实在在的尝试、以及改变的决心。

我过去一直在表达情绪,一直在坦白自己。这样的表达方式,在最初是很快乐、也很自由的。但是透支过度之后,就生发出一种强烈的被自我消耗的疲惫感。而且更恐怖的是,我逐渐发现过了这么久,自己仍然只会表达情绪,却没有半点进行理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废话不多说,总之自我沉溺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打心底,我想我还是更期待自己成为一个爱这个世界多过爱自己的人吧。所以,纪念今天。

                                                     2019.11.29

相关文章

  • “附近”的消失

    看完最新一期的《十三邀》,内心激动,忍不住草草落笔,留下一点不够体面的激情之物。 项飙老师提到,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

  • 消失的附近

    今天看了十三邀采访人类学家项飙那集,被许知远和项教授颇有深度又非常默契的对话吸引了。 他们讨论到时间的即刻性,讲到...

  • 消失的附近

    有句俗话叫“远亲不如近邻”,但现在每一个人生活在社区里,有一种附近叫做消失的附近。你住在一个单元楼里,你知道你上下...

  • 附近的消失

    在你的家,路边的服装店只有一百件商品,景区特产纪念品店为本地人所不屑,但你曾设想某个夜晚漫步路过,回归一种生活节奏...

  • 消失的“附近”

    你有多久没在附近散步走走看看? 你的附近最近发生了些什么事你知道么? 你的附近发生了些什么变化你知道么? 你是不是...

  • 附近的消失

    木渔石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容纳一切生活的轨迹。 近日,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公布《2021城市商业...

  • 那些日渐消失的附近

    香港新闻台报道,韩国一个画家,画下了25间家庭杂货店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模样。 他画的那些杂货店,现在大都已经不在了...

  • 再论附近的消失

    今天,我们的云club围绕人类学家项飙的那一期展开线上讨论,大家都对“附近的消失”印象深刻。 儿时居住的大杂院,邻...

  • 归来吧,消失的附近

    日更第223天。近日读一位简友的文章,很受启发。也想谈谈消失的附近和归来吧附近。 现在对附近的人...

  • 朋友圈

    牛津大学人类学家项飙在《十三邀》里提到因为网络的崛起“附近”的消失,这种消失,不止的附近,还有对一些词语的固化,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附近”的消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op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