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身上有很多值得大人学习的地方。
五岁的侄女在App上学习英语,每天十几分钟,她都可以独立完成。有时候她自己感兴趣,会来来回回重听,学习到半个小时以上。我就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即使读错也不去打断她,这样她可以完全地专注和沉浸。
有两次,我发现她有些短句实在记不住,一直读错,这让我有些着急,很想帮助她。于是我就打断说,来,这里这样读……,发现她完全不听,同时身体开始扭来扭去,后面的过程没有前面那么专注了,看得出来,她已经不再投入,只是等着学习时间结束。
我意识到这种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她时,试了两次之后就停止了。然后观察她的学习过程。
我看着她一次又一次地读错,发音断断续续,她也意识到自己这里有困难的,因为迟疑着张不开嘴巴。但是她自己并不着急和烦躁,也没有情绪不好,只是就这么读下去。
很惊讶的是,我发现她在多次重复之后,发音开始自我纠正。有些短句到第二天,第三天,她能够正确朗读。
我意识到孩子有自我学习的能力,有自己的自然进程,而我想要指出你错了,你不应该……,应该……的时候,其实给了她一些“你做得不够好”的暗示,给她施加了压力。而这个压力的结果是让她变得不再专注,不愿坚持。反而起到破坏作用。
我们对待自己也是一样。当我们不断地评价自己,批评自己的时候,其实也是给自己很大压力。就像我们受到别人批评一样,会陷入对抗,这个时候的目的是出于自我保护。那么同样自己批评自己的时候,我们也会陷入两个自己之间的对抗,这种对抗是极度消耗能量的。
一旦注意力在对抗上了,我们也就不能很好地专注本来在做的事情。甚至压力大的时候,我们会想要放弃这件事。同时,下次我们会害怕再去做这件事。
所以我们以为自我批评是帮助自己的方式,其实并不是。自我友善才是。
友善是不管自己做得怎么样,都对自己保持善意,理解,关怀,同时,积极采取行动,去做当下合适的,对自己长远有益的,真正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行为。
如果没有不接纳,没有自我对抗,我们即使做得不好,也依旧很轻松。同时,怀着自我友善的态度,我们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的,于是我们会依旧努力去做那件事,而不会停下来。但是这个努力的过程是轻松的。而带着轻松,我们更能让自己内在的智慧展现出来,能有更好的表现。
很早以前,我坚持跑步,坚持学英语,坚持写作,都很痛苦。因为我总是不断评价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觉得自己不行,偶尔中断的时候觉得自己不行,哪怕我想要跑30分钟,结果20分钟就累了,我都会觉得自己这么糟糕。学过的单词,过几天忘了,我也会觉得自己的学习没有效果。
在不断的自我评价下,我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总是过不了多久就彻底放弃。
但是现在,我坚持冥想,坚持学习英语,坚持写作,已经越来越容易,就像吃饭一样正常。因为我不再去评价自己做得好不好,而是只是去做。其实在做的过程中,自然会有进步,而这个进步不是自己“想要”而来的,他其实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当然,一切其实做得都还不够好,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因缘和合的结果,是我过去的经历,现在的能力,当下的环境,各方面因素综合的。这是自然呈现的,也是我不能改变的,我要做的只是去做我现在能做的。即所谓,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当然,从之前的自我批评,到后来的自我接纳,中间走了很长的路。这也是刻意地去留意和练习的一个过程,并不是那么容易。但同样的,只要去做就好了。
如果现在还是有很多自我批评,那么不妨对批评自己的那个自己保持友善,不要再批评自己不够善待自己。只是去观察这些现象就可以了,只要不断去观察,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自然会慢慢转化。
所以,从孩子这件小事上学到的就是,善待自我,接纳自我,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