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如果创作类型小说,你偏好哪一种?这一类型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作品?请评价此部作品,不低于200字。
悬疑或都市类的小说我都没读过,个人偏好喜欢故事类的小说,就是在旧社会的大背景下(例如文革,战争,社会变迁)通过描写一类人来反映现实,偏好现实主义的。
读书不多,在这类型上读过几篇相似的文章,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王安忆«长恨歌»,余华«活着»,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我觉得也可以归为这一类,算是历经生活的变迁。
其中余华«活着»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当时是读高二,朋友借给我看这本书,晚自习前的课间我趴在教室长廊的台子上读,便一发不可收拾。先不说里面的文笔,单是那情节的带入感就已经令我着迷。记得当时写笔记时写道:仿佛我与"我"(听故事的人)一同盘坐在阴凉的树下,背倚靠着蚂蚁纵横的树干上,看着夕阳从炊烟,牛背,田地边落下又升起,听老人慢慢道来他的故事。是的,故事一气呵成,到最后我已经不忍心读下去,这篇故事将我读怕了。福贵的一生,似乎人世间所有的苦难他都尝遍了,利用故事里人物的死亡来反映了社会的残忍,例如文革背景下,女儿生孩子时没有专业医生而死亡,小孙子因为太贫穷,见到豆子而活活撑死...福贵从一个富贵的少爷沦落世间,这是连读他的名字也变成了讽刺,这故事,不讲情爱,不讲享乐,不将文艺幻想,而是直冲冲地,犹如刀割般遍遍刮伤皮肤,仿佛对读书的人说"你看!你看看啊!这是中国人的血肉!",读罢我还意犹未尽,沉浸在他的苦痛中。这本故事让我知道现在生活的富裕,也看到旧社会我们原本骨子里应有的贫穷,老人们经常说,"中国人穷怕了",所以为什么商场里的买点永远都是打折促销送奖品。对这种政治敏感背景下的故事还是最容易吸引我,在我看来,他们已经是不单单在叙述历史了。
另一方面,贫穷落魄的乡村田地能写出什么?充满苦痛埋怨的社会能写出什么?
月光像盐一样,洒满了小路。
她走路时两片大屁股就像挂在楼前的两只大灯笼,晃来晃去。她躺到床上一动一动时,压在上方的我就跟睡在船上,在河水里摇呀摇呀。我经常让她背着我去逛街,我骑在她身上像是骑在一匹马上。
一条毛巾挂在身后的皮带上,让它像尾巴似的拍打着我的屁股。
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
那件绸衣我往身上一穿就赶紧脱了下来,那个难受啊,滑溜溜的像是穿上了鼻涕做的衣服。
像此类形容贴切的段落太多了,仅摘录几句来,也印证了明月老师说的好的作家,好的文章一定最擅长运用比喻。所以文章读起来充满画面感,不会这么的苦涩。
总之这类文章的情节和故事安排,加之适当的有点搞笑成分的比喻,令人十分耐读。不知道这样写成不成形,希望老师多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