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杰出的人物照亮了华夏文化的星空,袁吉六先生无疑是其中璀璨的一颗,他是一座灯塔,给予芳华待灼的我们激情和活力,他是一首曼妙的歌谣,催动着教育人生的起伏浩荡,助力我们奔向理想的高山!
1、 新竹高于旧竹枝,要凭老干为扶持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袁吉六先生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并入第一师范)担任毛泽东的国文老师,他对毛泽东的古文影响深远。当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时,袁吉六作为该校的国文教员,承担起教授毛泽东等学生的国文课程的任务。在接下来的5年半时间里,袁吉六不仅传授了古文知识,更在思想上对毛泽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斯诺在《西行漫记》中的记录,毛泽东回忆称,是袁吉六引导他改变了文风,从模仿梁启超转向钻研韩愈的文章,这对他的古文学习和后来的思想表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袁吉六先生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深厚的国学功底赢得了学生的尊敬,更在无形中影响了未来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他倡导“诚实守信、勤奋务实”的品格,为我们树立了道德楷模。他的人格魅力,不仅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敬仰和爱戴,更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更高尚的道德境界。
二、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
教师对学生来说,有伯乐识马的知遇之恩,有千秋一日的克己复礼,但更多的是“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奉献。
袁吉六先生的父亲是个穷秀才,以卖豆腐为生,母亲在袁吉六三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因此,袁吉六从小一边帮父亲磨豆腐、卖豆腐,饱尝世态炎凉,一边跟着父亲学读诗文。在那些年里,袁吉六从不懈怠,起早贪黑忘我读书,通读了大量的古代经典,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即使家境艰难,但他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而是变得更加勤奋,这才使得他成为日后的文学大家。
学成后的袁吉六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坚守文化根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他坚持教授国学,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并能循循善诱。他的教学方法和态度对毛泽东的成长和思想形成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以说,袁吉六不仅是毛泽东的良师益友,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事业的重要贡献者。
他深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坚守文化根脉,才能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这种坚守文化根脉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学习袁吉六,就是要就是要学习他那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春华秋实流不尽,文化传承永流传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向往袁吉六先生的严谨求真,广博学问。时过境迁,今天的我们,正以年轻的姿态,继承和发扬先贤的传统文化。
你看,今天的赧水河畔,身处教学一线的老教师经常给我们讲他们过去的教育故事。我校肖慧晖老师凭着她矢志不渝的爱生情怀和多年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成功地挽救了一个又一个迷失在网瘾泥潭中的青少年;我校杨能荣老师心怀大爱,创设情境,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立德、立志、立言、立行;我校廖飞老师面对情绪失控、有自闭倾向的阴霾少年,通过长时间的心理疏导,帮助阴霾少年打开心锁,放进阳光……太多太多敬业与奉献的忙碌身影,太多太多不畏艰苦、孜孜不倦的感人事迹。
在这些感人事迹的背后,我们看到了袁吉六先生的身影,他化作了一股清风,拂过每一个教育人的心田。他的志向,如同高山之巅的松柏,不畏风雨,屹立不倒。我们学他的志,就像汲取了千年古井的清泉,洗净心灵的尘埃,重拾对文化的敬仰。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让一代芳华的我们接过这文化的薪火,以年轻的姿态和激情,成为一名真正的“文化传承人”,将这份无价之宝代代相传,奏出新时代最美的乐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