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关于生育的讨论是一大热点。这个几乎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关系的话题,总能不断地激发热烈的讨论和争执,尤其是在越来越强调个人自由的现代。
一方,是继续宣扬传统的“生孩子人生才完整”、“养儿防老”、“不生孩子,人类岂不是要灭绝”;
另一方,是认为“生孩子不是人生的必选题”,“没有孩子的人生更自由”,甚至恐婚恐育、做丁克一族。
那究竟生还是不生呢?今天就来聊聊个人看法。
一. 重点不是生或不生,而是意识
其实,重点并不是生或不生,而是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即有意识地做出每个决定,而不是随波逐流。
生自有生的好处,不生也有不生的自由。背后都会有成本和收益。
这都只是一种选择,一个属于个人的选择。
之所以生或不生都会让人后悔,很大程度便是因为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是无意识的、被推着前行的,或是基于恐惧的。
例如选择生育的,是因为害怕老无所依,或是觉得生儿育女是不容置疑的必经之路,但最终却过分把重心放在子女身上,失去了自我;
选择不育的,则是因为恐惧生育,恐惧责任,或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但最终发现没有孩子的生活似乎有点孤单,羡慕起别人家的热闹。
而当把意识带入当下时,才会让生或不生成为一个坚定的清晰的选择。
例如选择不育,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并不需要子女,一个人就足够。存在主义哲学家波伏瓦就认为,很多人的养育孩子只是“毫无目的且不合理地为地球增加人口”,自己放弃要孩子是为了更好实现自己的使命——这便是清晰觉知的体现。
而如果选择生育,也不是因为害怕或随波逐流,而是发自内心想体验孕育生命的过程,培养爱和奉献的精神。相信在这样的心态下,也能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下一代。
如此一来,生或不生,都将会是一个很赞的决定。我们十分清楚自己的想法,也能无悔地为这个选择承担应有的责任。
二. 生育只是锦上添花
另外,无论生或不生,子女之于我们,都只是生活的锦上添花。我们的灵魂本来就是完整的。就算选择生育,不要把孩子看作生命的全部,更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和理想寄托在他身上,这样只会导致依赖和控制。
生育,也不能带来永恒性。
李银河谈到,中国人之所以那么热衷于传宗接代,其中一个原因是把生育当成了让自己永生的工具。在没有宗教信仰的情况下,“生孩子”变成了人们的精神归宿,认为生命的意义就是把自己的基因(香火)世代相传。
但实际上,靠生育来实现永恒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哪怕你的后代冠上了你的姓氏。
《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中就说到,尽管我们“与生俱来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基因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但我们在这个方面的功绩隔了三代就会被人忘怀”,因为每过一代,我们传给后代的基因都会减少一半。所以,“我们不应该指望生殖能带来永恒性”。
而要想实现永恒性,更好的方法是留下精神方面的创造。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回到自身,回到内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3991410/f7ef21c840cab727.jpeg)
最 后
最后总的一句,就如婚姻和爱情一样,生育也不是必须的,归根到底还是要视个人需求而行动。只有有意识地生活,感知自己的人生追求,才有可能更好地做出决定。
往内走吧,灵魂会告诉你答案。
我是G小姐,公众号「G小姐的自由世界」,分享爱、情感和心灵,带你穿过纷繁的表象,从深处了解性与爱。如果对您有启发,欢迎点赞、评论、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