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热炒的92年出生者遇“中年危机”,它不就是“人生焦虑”的变相叫法?
两会一结束,北京蓝立马变成了雾霾灰。
灰蒙蒙的天,似乎热议话题都带上了沉重的“惆怅感”。
92年出生者遇“中年危机”,打开微博,看到这条热搜时,我着实吃了一惊。
吃惊的不仅仅是“危机”,而是“中年”这个title。“中年危机”多么遥远的一个词,印象中主人公最起码年纪35+,在社会这个格斗场中厮杀出了一条路,干出了一番小事业,然后在上有老下有小,以及事业滑向瓶颈期的压力下,和“危机”狭路相逢。
而现在,90尖儿上的人也要被称“中年”了,曾经作为打破社交冷场的“咱都是90后”话语不管用了,因为90后也早已完成了阶段划分。如今90尖儿上的人也都不太好意思自报年龄,90、91年生人面对93、94年生人往往会感慨句:好年轻啊。而95后呢?那就是又一拨我们不太懂的群体了。
算下来,90、91、92年生人都年过25岁了,年纪的确不小,可真归到“中年”档,确实让人唏嘘。这点从网络上铺天盖地对92年生人到底算不算“中年”的火热探讨中可见一斑。
讲真,我不在意它到底把我归属到“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提醒我不再年轻,同时,危机则进一步加剧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爱把自己包裹在“90后”这个标签里,比之它所附有的“自私”“自我”等贬义内涵,我们更倾向于接受它的“前卫”“潮流”和“青春感”。所以,我是90后,我自豪,我骄傲,因为我年轻有资本啊。可事实是,95后才是正青春,处于正在上或者即将上大学的人生最佳塑造期,而95前呢?不是正在打天下,就是进行再深造,要不就是组建家庭迈入人生新阶段。
所以,92年出生者遇“中年危机”的话题的确提醒了我,虽是90后,但你真的不再年轻了。
那么“危机”呢?
还真不少。以自己为例,91年,女硕士,传媒类专业,18年毕业,现正处在为找工作积累筹码的实习阶段。常常和身边人感慨所学专业知识更新太快,理论真的追不上实践了。各种新媒体形态频出,今天这个是风口,明天那个又夕阳了,看的自己也眼花缭乱,觉得什么都能做,又觉得什么都做不了。未来到底要做什么,就像我所学的这个专业一样,一切都充满着“不确定性”。也许,不确定就是我们这个行业最大的确定了。
能不能实习留任,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能不能在年年都“史上最难毕业季”中披荆斩棘拿到最终offer等,就是我们这些即将毕业学生的最大危机。
而这两天关于北京房价让人难以承受之痛的文章也屡屡刷屏朋友圈,《还留在北京的,都是没有退路的》,知乎“北京的房价是不是正在透支着北京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以及澎湃新闻今日发布的《你都清华北大了,为啥还惦记着北上广的学区房?》等文章,连起来读,真的是一场”大戏“。
“房子”戳痛了太多人的神经。
在北京实习有一个月了,每天往返于3环和6环之间,花费近3个小时在路上。地铁车厢里,灯光昏暗,人头拥簇,人们清一色的暗色系着装,就像北京的天一样,灰蒙蒙的毫无生机。地铁驶往的天通苑,是北京最大的生活社区,聚集着一批批租住在被房东自行隔断的格子间内的“北漂”。有时候在想,当清北精英都在头疼北京买房问题时,“房子”对这些外来打工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危机,北漂打工族羡慕别人有房子,有房者又羡慕拥有市中心学区房的人,而让人以为生活高枕无忧的“北京土著”也有着自己的人生危机——人口大量涌入,哄抬的房价让其购房更加困难。
“中年危机”也许就这么拓展了它的时间长度,让生活变得更加不易,但值得欣慰的是每个人在此阶段都会被它“轻易”拦下,而你并非唯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