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提升学问的正确姿势

提升学问的正确姿势

作者: 何二的李斯 | 来源:发表于2017-07-18 15:42 被阅读0次

    学识渊博的人往往被叫做有学问的人,其实学识和学问并不是一回事,这是两个互相促进的概念,因为只有勤学好问的人才能成为有学识的人,反过来只有有学识的人才会勤学好问。

    从上面这几句话可以看出来,学问这个词其实是学和问组合而成的,既要勤学又要好问,由此可以看出好问也是成为有学识的人的必备技能,下面就分析一下什么是勤学,什么是好问。

    学并不是狭义上的只通过别人手把手教和通过书本进行学习知识或是技能的行为,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这就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也就是只学到了架势和外形而学不到精髓;想要学到精髓就需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你不光要学习,还要利用你的认知对学到的这些信息进行深度处理,这样才能了解到你所看到的这个知识或是技能的更深一层,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就像很多小朋友学习加法的时候,有些小朋友知道1+2=3,但是如果问他2+1=?他就不知道了,这些小朋友就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因为他们只是单纯的去记忆数字模式,而还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学到的就不是固定的数字模式,而是真正理解了加法这个概念,这就是经过了进一步深入思考的结果,笑来老师在专栏里经常提到深入思考这个概念,并且也经常说其实所谓的深入思考也并不是去字面上说的这么困难,他的深度也并没有这么深入,只需要比普通人稍微深入一些,然后在每件事上都深入一些,你就已经做到深入思考了。学与思在提升认知和学识的过程中是不能够割裂的,只学不思或是只思不学都是没有益处甚至会有害处的,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的罔与殆是两种非常不好的状态,就像是你在看一本书和想一件事情的时候,怎么读都不懂,怎么想都不明白的感觉是一样的,不但不利于学习,反而有利于打消学习的积极性,以至于放弃学习。

    说完了学与思,我们来说一下今天要说的重点,也就是问,问是学问的后半部分,在时间顺序上它也是排在学之后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学问这个词的组成来看,在组词的逻辑上就是学在问之前,当然单靠这个逻辑不能说明问题,从我们认知的逻辑来看也是这样的,假如说你想针对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的前提是什么?我想这个前提肯定是你得先对这个事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提出问题,而这个前提就是通过学这个行为来完成的。你不可能让一个连股票都没听说过的人,提出像股市周期,波动等相关的问题,因为他没有经历之前的学习和思考,他连这个东西的存在都不知道,他就不可能提出相关的问题。

    问同样是提升认知和学问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古语有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之前说过勤学好问是提升学问和认知的一个重要方式,问的前提刚才也说过了,是需要先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只有了解了才知道该如何提问,只有了解了才能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这里又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有质量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一会再讨论,先来看一下问对于提升学问和认知的作用是什么,刚才我们提到了在提升知识和认知的过程中,学与思是不可分割的,否则就会进入“罔”和“殆”这两个状态,不过也不是靠着学和思就能完成整个过程的,学与思相结合做多也只能让你了解90%,也就是在整个过程中还是存在一部分是你不能完全参悟的,这个时候请教前人或是更专业的人,向他们寻求帮助,则可以很好的帮助你解决剩下的这部分困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也就是要以一切为师,虚心向学,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一个正常的人其实都喜欢帮人解决困惑,因为从马斯洛的需求定理来说,每个人都有社交需求和受尊重需求,而被人当作师长,就是一种能够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的好方式,所以很少有人会拒绝别人的这种请求,所以很多困惑都可以通过咨询高人得到解决。

    整个学,思,问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我们通过学这个动作来从外界收集信息,当然这些信心中必然包括大量的无用信息或是错误信息,也就是所谓的噪声;而思这个过程就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我们使用我们大脑中的操作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把大量的信息转换成有用的数据;完成思的过程之后,我们总是不可能完全的吸收这些数据,或是我们总是想论证一下这些数据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执行问这个过程,通过讨论,通过询问,通过实验等方式去进一步的去伪存真,然后得出的结论,得出结论之后针对于结论继续执行学这个过程;除了前面说的三个过程之外,还有一个过程是贯穿于整个提升学问和认知的过程的,那就是行,一切都需要去践行才能获得反馈,知与行同样是不可分割的,本次不对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聊过了问的作用和学思问行的关系,那你真的知道该怎么问吗?刚才说过了,问这个行为是非常有效的解除我们最后困惑,帮助我们验证所学的重要方式,当我们学了某个知识或技能之后,我们至少会有一个困惑,如何灵活的运用,当我们研发出了新的产品,我们至少也有一个困惑,那就是市场是否真的会接受他,这就需要我们像高人请教,向市场请教,执行问这个行为,这个行为的重要性我认为并不亚于学与思,之前我们说过,从马斯洛需求定理出发,正常人都比较喜欢被人尊为师长的感觉,同时愿意给出回答。其实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否能够提出对别人也同时有帮助的问题,即我们刚才提到的有质量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你所询问的人是否真的有能力给你一个好的答案。

    我们先说一下第一个问题,之前说过想要针对一个事提问的前提,就是你需要对这个问题有了解,想要提出对你所请教的人也有帮助或是启发的有质量的问题,就需要你对这个事有深入的了解,刚才我们也说了正常人都喜欢被人尊为师长,帮人解惑,但是还有一点,没有人喜欢总是被问一些蠢问题,什么是蠢问题?就是那种自己只要稍稍去动一下脑子,去网上找一点信息,或是找一些书就能获得答案的问题,问出这类问题的人一般都是懒人,也就是专栏中提到的伸手党,问出这类问题的人其实都是谋财害命的人,这句话是鲁迅说的,现在有太多的人把学思问这个过程割裂开来,有些人知道学不懂的思,把问这个行为当作思,这样即使得到答案也不会有深刻的领域,这种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只会记忆数字模式的小朋友,还有更多的人是直接把问当成学,这类的问题不可能有深度,也不可能会是有质量的问题,这类不断向人提出蠢问题的行为,既耽误自己的时间,同时耽误别人的时间,不是谋财害命又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聊一下什么样的问题是有质量的问题,如果你遇到了爱因斯坦你会问题什么问题?我估计有很多人会问,爱因斯坦先生您是怎么做到这么厉害的成就的?您提出的相对论的意义是什么?您是怎么提出相对论的?甚至还会有人提出一些关于爱因斯坦八卦的问题,你们觉得这种问题是有质量的问题吗?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不是,我可以帮爱因斯坦回答你们这些问题,去看他的生平介绍,去看他发表的论文,不要把天才的生命浪费在这些蠢问题上,如果是我,我会向他确认我对于相对论的一些研究和认识是否与他有共鸣,针对于我的这些认识他的看法是什么。在万维钢的精英日课里,让爱因斯坦感兴趣并进行谨慎思考之后做出回答的问题,是一个物理学研究生向他提出的问题,他问了爱因斯坦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物理学研究里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同时他也说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希望得到大师的点播,这个问题既是这个研究生所迷茫的问题,同时不是一个蠢问题,更重要的是他让爱因斯坦因为这个问题,去开始审视自己进行物理研究的目的,这个问题被爱因斯坦认为是个好问题,所以他也得到了爱因斯坦真诚的答复。真正的有质量的问题,肯定不是一般人能够提出来的,能提出这种有质量问题的人,要么是有成就肯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人,要么在未来他们会成为这种人,也就是说完全可以通过你提出的问题,就可以判断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或是你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人,想想吧,连爱因斯坦这种天才都愿意认真对待有质量的问题,更何况普通人呢,现在明白什么是有质量的问题了吗?有质量的问题并不是一味的索取,不是为了单纯的得到答案,而是一种讨论式的对话,彼此都能互相感染,互相启发的问题,想要有能力提出这种问题,就需要你也能够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才行,可能这就是中国古代经常提到的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说完第一个问题,我们接着来看第二个问题,你所问询的人是否是能够帮你解决困惑的人,当心会问道于盲,刚才说过了人们喜欢被人尊为师长的感觉,同时也享受着自己的建议帮助到别人的感觉,因为有这两种心理的存在,一般情况下被人询问的人都不想表现出,自己对这个东西并不知道的,一般会自顾自的说出一些他所谓的见解,他并不是要有意糊弄你,而是在这个时刻,他真的打心眼里认为他的理解是正确的,而且他还相信他的建议肯定会对你有帮助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套逻辑自洽系统,当你找一个一辈子只在小城市生活的人,询问该如何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更好的生活的时候,他会很真诚的把自己这辈子在这个小城市的生存之道告诉你,比如要低调啊,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之类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时刻,他是真诚的相信他的这些话是对你有帮助的,但是结果真的是这样吗?不见得,想要辨别自己是否问道于盲了,就需要你对这个事有深刻的认识,能够自己分辨出别人给的答案是否是你想要的好答案,这还是需要你提前先把学和思这两个行动做到位;另一个方法就是去向高人请教,也就是去向有经验的人去询问,为了不成为谋财害命的人,我们就需要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这个依然需要做好学与思。

    由此得出,问是提升认知和学问,乃至于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而他的前提则是必须要有通过学和思这两个过程,必须经过这两个过程的自我探索,才能找到更好的问题来跟人分享,我觉得这里用分享一点都不为过,好的答案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问题,而这个好的问题必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的,这个问题就是探索中的收获,当然配得上分享这个词,想要提升认知和学问,你得先有自学能力。

    看看现在有多少人把问当成整个处理事情的过程吧,各种服务场所均设置了验证的服务说明,却还是有很多人不去看而是直接找人问,想都不想的去问,也难怪很多服务窗口的人不耐烦,不完全是他们的态度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你问题质量的问题,想到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提到,未来人会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无用的人,完全由算法来控制,第二种是被算法辅助的人,第三种是控制算法的神人,我觉得有自学能力的成长者和实践者,至少不会成为第一种人,至于那种做惯了伸手党的人来说,未来的结果会是什么样,那就真的不好说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提升学问的正确姿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dh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