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取标题的时候,我没有把主动加进入,后来想了下,这个主动必须加。
倘若你是被动做事的话,基本上不是原地踏步,就是在退步。比如上学时,被老师、父母逼着学的,有多少成绩是在不断进步的?
至少我自己包括我认识的人没有,毕竟被逼着学是痛苦的,即便有短暂的进步,那这种进步也是不可持续的。
思索再三后,我把主动加了进去。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讨论下,为什么主动且持续做一件事,会越做越好:
1、完美主义作祟
个人觉得,每个人都有点完美主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特别是你在做一件喜欢的事时,你会忍不住想要把这件事给做好。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
刚和女友认识的时候,我们俩都是那种不爱做家务的人。有时一打开衣柜,里面的衣服都有想跑出来的冲动。
后来听了《扫除道》,觉得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对于身心都有利,于是就开始着手收拾房间。最开始只是把衣服叠好放进柜子,但发现每次拿衣服的时候都会把刚叠好的衣服弄乱,导致刚叠好的衣服很快就被弄乱了。
后来发现原来是自己没有归类,不管上衣还是裤子,厚的或薄都堆在一起,这样拿衣服的时候不乱才怪。于是就开始尝试给衣服分类,甚至还买了一些收纳箱来分放衣服,如今再也不会出现一开柜门,衣服就会掉出来的情况。
这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可以尝试性地把家里的一块瓷砖擦干净,你就会忍不住把另一块也弄干净,最后整个房间的地板都被你打扫干净了。
生活都如此,那如果是你喜欢且热爱的事呢?
2、厌倦没挑战地重复
写文章的时候深有体会,如果一直记流水账的话,很快会产生厌倦感。偶尔写一次放松下还可以,天天这么写,真的会放弃写作。
而且这样的例子也太多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剪辑软件推出文字转视频的时候,我看到一个方法,就是把杂志故事转化成视频发布出来。这件事我做三天就腻了,就觉得很没意思,而且没任何成就感,虽然视频的观看量有提升,但就做不下去。
还有就是阅读。
最开始阅读的时候,我大多选择的都是畅销书,毕竟畅销书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不烧脑。可读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去找一下经典的书来看。
记得有段时间,我刚看完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觉得电视剧还行,就想把原著找来看下。结果看了不到三分之一就放弃了,原著写的太冗杂,而且不分主次,很容易读着后面忘着前面,有时你会想不通某个人物明明没啥作用,却用一章的长度来写。
那是我读的第一部网络小说,恐怕也是最后一部,后来就开始去读一些经典名著了。
比如去年,我甚至把《论语》相关的一些书找来读,原因也很简单,那些畅销书不能满足我了。
也是在那时体会到了,樊登老师为什会说:只要你还在阅读,终会回归经典。
3、不想辜负自己的热爱
这一点应该很好理解,毕竟谁不想把自己喜欢的事越做越好呢?
一个喜剧演员,他每次上台都会想把最好的作品留下。
一个歌唱家,每次登台都会想把最好的声音留下。
一个作者,每次创造都会想把最好内容带给大家。
这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点执着,如果不能把最好的东西呈现出来,你会觉得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
倘若我写了十年,我肯定不会允许自己写出那些没过脑子的文字,这是作为一个创作者最后的倔强。
我很喜欢《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那句:唯有热爱可抵漫长岁月。
所以,如果你是真的喜欢做某件事,你是不会允许自己摆烂的。因为你的关注点已经不在赚多少钱,而是如何把事做的更好,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感受因挑战而带来的刺激。
写在最后:
如果你常看我的文章,应该会看到,我前两天说自己状态有点不佳,有点想要放弃。但说实话,我有认真去思考过,如果让我放弃写作,我可能会极度不适应。
因此就一直思考如果自己写上三年、五年、十年会是什么样子,我能想到的是肯定会越写越好。那为什么越写越好,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思考,也算是给自己打打气。
况且我是从自身这几年的成长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发现自己确实是有在不断进步的,而且是有意无意地避免自己摆烂,即便是摆烂了,也想马上恢复状态。
所以我认为,只要某件事是你主动的去做的,抛开成败不说,你肯定会越做越好,这个毋庸置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