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左传里的中医小故事——“病入膏肓”、“二竖”

左传里的中医小故事——“病入膏肓”、“二竖”

作者: 一叶茶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09:05 被阅读52次

咱们中国古书记载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病入膏肓”这个成语就是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出来的。

今天茶叔就跟大家聊一个来源于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里讲到的一个关于中医学的小故事。

当然有些较真的同学可能会说,《左氏春秋》经考证是战国中期的作品,这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所以忽略不讲。

简短捷说,书归正传。

一天夜里,晋景公姬獳做了个梦。在梦中见到一个披头散发、长可垂地的恶鬼,双拳捶击着胸膛在地上跳:“无道昏君!听信谗言杀害我的子孙!不义!天帝让我复仇来了!”

一边叫一边把宫殿大门和寝宫大门砸烂后闯了进来。晋景公吓得逃到寝宫的后室里去,恶鬼又把后室的门砸烂。

晋景公一害怕就被吓醒了。下令召见桑田(地名,在今河南灵宝附近)地方的大巫给自己解梦。桑田巫说:“吃不到新麦子了。”(麦收前就会死)。

也许是惊吓过度的原因,晋景公从此就得了病,越来越厉害,晋国的医生都看不了了。于是就向秦国请求名医诊治。

秦桓公派医生  缓(人名)  去给晋景公瞧病。秦国的医生缓还在路上的时候,晋景公又做梦了。不过这次没梦到厉鬼,他梦到了两个小孩儿。

其中一个说道:“这个缓医术很高明,我好害怕,咱们往哪里逃呢?”

另一个说:“咱们逃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他能把我们怎么样?”

(中国古代医学把心脏和膈膜之间的部位称为肓;把心尖脂肪称为膏。这两个部位藏在人体深处,汤药和针灸都难以到达。)

缓给晋景公诊断之后说:“这病没法治。病位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不能针,也不能灸,喝药又到不了疾病所在的位置,没办法了。”

晋景公说:“神医啊。”为他准备了丰厚的礼品送他回国。

这一年的六月初七,新麦子已经收获了,晋景公想要尝一尝。就让专门管理试验田的官员送新麦子来,让厨房做成食物。

并把桑田巫也叫来,让他看看新麦子做成的熟食,再把他杀了。(你不是说我在麦收之前就要死掉吗?看看这新麦子做的饭,让你死个明白)。

晋景公正准备开吃,忽然感到肚子胀想排便,就去出恭,结果死在了厕所。

宫里有个小官,天快亮时做梦背着晋景公升天。中午时候,人们让他把晋景公从厕所里背出来,还让他给晋景公陪葬。

茶叔表示:1.中医是我们的传家宝,要大力弘扬,不能丢弃;2.古时候医巫不分家;3.晋景公是不是昏君先不说,人殉制度太可怕了。

(茶叔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和音视频的转换,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

  • 左传里的中医小故事——“病入膏肓”、“二竖”

    咱们中国古书记载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病入膏肓”这个成语就是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出来的。 今天茶叔就跟大...

  • 「病入膏肓」的成语我们都知道,但膏肓是什么?在哪里?

    成语“病入膏肓”我们都知道,但具体来说膏肓是什么呢 ? 【病入膏肓的故事】 它源于《左传》中的一段典故。 相传,晋...

  • 《左传》里关于中医学的小故事

    今天茶叔接着昨天的话题,继续跟大家聊一聊《左传》里的小故事。这个小故事也跟中医学有关,是我国古代医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 20221002:药王孙思邈说艾灸

    “病入膏肓”这个成语,它源于《左传》中的一段典故。晋景公患了病,太医经过诊断,对景公说:“病入膏肓,药物已...

  • 穴位养生篇—膏肓俞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病入膏肓”这个成语,它源于《左传》中的一段典故。晋景公患了病,太医经过诊断,对景公说:“病入膏肓...

  • 《字里藏医》05:膏肓

    2020年4月27日,周一,第五课,认识“膏肓”。 故事有意思。“病入膏肓”出自《左传·成公十年》,主人公晋景公姬...

  • 蹇叔哭师——《左传》

    今天茶叔继续讲一个《左传》里的小故事,《蹇叔哭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书归正传。 鲁僖公三十二年冬季(...

  • 病入膏肓——膏肓穴和膏肓灸法

    很多人都听说过“病入膏肓”一词。成语“病入膏肓”源于《左传》中的一段曲故。 晋景公患了病,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一...

  • 2020-06-29

    《黄帝内经》研习笔记--027 膏肓 一 病入膏肓,言病情严重,已无治。 《左传》有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

  • 2018-5-19 雨

    想 生一场大病 病入膏肓 做一个噩梦 梦死醉生 然后瘦成一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左传里的中医小故事——“病入膏肓”、“二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ep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