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尺之台,始于垒土;千里这行,始于足下

百尺之台,始于垒土;千里这行,始于足下

作者: 圈圈浅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17:19 被阅读0次

威廉詹姆斯说过:“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固定的形态,但却是习惯的集合体。有现实生活的习惯,感情生活的习惯,还有思维习惯。这些习惯系统化地构成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让我们走向自己的命运。不管最终命运如何,我们都无法抗拒。”

寒假期间与大家共同阅读了《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通过一个个具体而有趣的事例和科学但并不晦涩的研究数据,告诉我们习惯是怎么回事,从而根据习惯的神经学原理,如何去改掉坏习惯,形成一个好的习惯,给予了我深刻的启发。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都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并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就会对我们的健康、效率、个人经济安全以及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

什么是习惯呢?习惯的定义为:刻意或深思后而做了选择,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不再思考却仍继续、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为。一开始,我们会动脑决定自己该吃多少,在办公室该专心做什么,或什么时候该去慢跑。不久之后,我们不再深思,也不再选择,一切变成自动自发,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成形后,人脑便停止全心全意参与决策过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是意识到其它新习惯存在,否则该行为模式会自然而然启动上路。

那么如何能形成习惯呢?我们先需要了解习惯运行的机制,习惯包括由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形成的回路,以及对奖赏的渴求产生对这个回路的驱动力。根据习惯回路原理,要建立一个好习惯,首先确定你要形成的好习惯的惯常行为,接着确定合理的暗示,最后一定要设置合理的奖赏,这个奖赏对自己有足够的吸引力,可以满足自己的心理渴求,让渴求驱动这个习惯回路运转。

习惯从来都不会消失,它就嵌入大脑的结构中。但是我们的大脑无法区分出好习惯和坏习惯,所以如果你有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就会一直蛰伏在你的大脑中等待正确的暗示和奖品的出现。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习惯,你必须找另一个惯常行为替代已有的不好的惯常行为,形成一个由暗示、新的惯常行为和奖赏组成的回路,并找到驱动这个回路运行的渴求。习惯强而有力,却也脆弱易摧;习惯会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出现,却也能改变。如何养成好喜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努力。

第一、好习惯的养成需自律与信仰。每天都尝试去做一点儿你原本不喜欢的事吧,就当成是对自己的磨练。我们都知道罗斯福的故事罗斯福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身体最健康、意志最坚定的领导人,他也常常自诩为“自我塑造的人”,但是,这位政治家并非“生来如此”。小时候的罗斯福哮喘病缠身,身体虚弱得甚至无法吹灭床边的蜡烛。回忆童年,罗斯福总会这样形容自己:“一个体弱多病的男孩”和“一段悲惨的时光”。小罗斯福视力欠佳,异常瘦削,他身体的状况糟糕得让他的父母不敢肯定他是否还可以活下去,不过,罗斯福还是活了下来。记者亨利对罗斯福与自己的一番谈话记忆犹新:“关于我一生经历的各种战役,人们谈论很多。其实,最艰难的一场战役只有我一个人知道,那就是战胜自己的战役。”接着,罗斯福描述了这场如何驾驭自身的战役:“只有通过实践锻炼,人们才能够真正获得自制力。也只有依靠惯性和反复的自我控制训练,我们的神经才有可能得到完全的控制。从反复努力和反复训练意志的角度上而言,自制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习惯的形成。”

第二、计划为好习惯的行成提供保障。如果你想对自己的习惯真正得到改变,那就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无数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旦我们将自己的目标和抱负变成书面的东西,我们将它们变成现实的机会便会大大增加。这是因为,在记录的过程中,我们头脑中的抽象思维需要转变成为具体的书面语言——这一过程让我们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法变得更加详尽更加现实。就像告诉别人一样,把计划记录下来同样会让计划更加现实,也让自己强烈的感受到实践的责任感。除此而外,书面记录自己的计划还将因为它具有很强的确定性,而显示出更大的威力。这样,当我们以文字的形式书面记录下自己的计划之后,它便成为了一份长期存在的证据,它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向着目标努力是自己无法推卸的责任。

第三、行动才更接近成功。我们应该把精力积极投入到“可能”领域的开拓。我们无法掌控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所有事情。我们能控制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我们每天怎么做。我们可以去选择,每天、每月、或是每个时刻,我们都在做出行动的选择。习惯是一种在特定的时间,你会做出的选择,然后你便会不再去想,却会日复一日地重复它。所以,你的习惯,就会是你的人生。

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改变习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还会经历反复的实验和失败。不过,一旦你弄清楚了习惯背后的机理,你就有了超越习惯的力量。28岁的威廉·詹姆斯在自杀之前,做了一个决定。为了避免鲁莽草率地自杀,他做一个为期一年的实验。他想用12个月说服自己是可以自控的,也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可以更好,他有改变的自由意志。接下来一年里,他每天都在实践对自己的控制。后来呢,《心理学原理》这本心理学名著便诞生了。如果你相信你可以改变,如果你将其变为一种习惯,那么改变就是真实可行的。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如果成为习惯的主人,也就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

“百尺之台,始于垒土;千里这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就从读书和运动开始,形成核心习惯,开始我们的小成功,影响自己并感染学生。

相关文章

  • 百尺之台,始于垒土;千里这行,始于足下

    威廉詹姆斯说过:“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固定的形态,但却是习惯的集合体。有现实生活的习惯,感情生活的习惯,还有...

  • 2019-07-0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随记

    老子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Ansible 组件 Roles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Roles ==========...

  • 2018-12-20

    模拟ic之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8.12...

  • 疯狂2017计划 | 生于毫末,起于垒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技术博客 40 篇 主题:学习笔记、工作技术总结。 ...

  •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妈妈的提醒)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中庸》 (子曰:“...

  • ”每日500字‘’缘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始于垒土。 很早,就背得这个句子。这句话强调的,是行动的重要性。 但我觉得,除了雷厉...

  • linux中的进程查看与管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输入ps -A 会显示当前运行的...

  • 学习成长进阶中要经历的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尺之台,始于垒土;千里这行,始于足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er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