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遇见一位知名作家

遇见一位知名作家

作者: 刘明琼 | 来源:发表于2020-09-23 00:23 被阅读0次

我2019年12月去到海南避寒,一般来说、我仅在那里呆两三个月。但完全没有料到会发生全球曼延的疫情,于是,我就一呆再呆,居然七个多月后才返回重庆。在此期间、由于处于隔离状态,我没事就在网上逛。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在百度上查一查我母亲的堂妹郑碧贤。碧贤曾在2012年來重庆签名售她的新作《民国县长郑献徵传奇》,我的小毛舅舅在书店与几十年未见的她相见,于是郑家有了一场大团园后的热闹聚会。碧贤九十年代初就到法国去了,但为了完成他父亲郑献徵留下的宿愿,给四川三台县抗战期间他父亲率县民修的“郑泽堰”补修防洪闸及解决当地农民反映的该堰年久失修的问题,又从万里之外的法国跑回四川,坐地四川三年整治“郑泽堰”。母亲在聚会前急切地给我打电话、要我一定参加聚会,见见这位了不得的大孃。但我当時生病正生得天晕地暗,没得哪个一看不知我是病人。我当然是一口拒绝,不管母亲如何劝说。因此、郑家的人都与这位巾帼英雄见了面,唯独除了我。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我只从家人那里知道碧贤孃的极其稀少的一点情况,网上一查,结果资源那么丰富!我越看就越想与这个末曾谋面的大孃建立联系,我就问我的郑家人。真没想到这位大仙居然现在不在法国,而是在成都!于是我的表弟张鉴把她的名片在网上推给我,我就跟大孃建立了微信联系。

开始,我是非常小心翼翼的。因为她毕竟是知名人士又末曾谋面,我还是生怕打扰了她。我提到她2019年发行的书《铎尔孟的红楼梦》,还告诉她,我在网上买到了她从前出版的《醒着的梦》。她见我对她写的东西感兴趣,于是立马给我寄了一本《铎尔孟的红楼梦》到海南來。

我是个好奇心特别強烈的人,在网上见识了这位传奇人物,现在又得到这么一本非常精美的书,我就手不释卷、三下五除二地把这本书读完了,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读后感。

Dear 碧贤大孃,

我一鼓作气的读完了您的这本记实文学作品。它是您奉献的一本名著啊!这本书原本是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研究和呈献。历史总归是严肃、静谧和厚重的,就像一张张陈旧甚至发黄的黑白照片。但是,大孃、您却用您激昂的热情、丰富的想象力、多姿多彩、优美潇洒的文字,把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呈现给我们。那些黑白老旧的照片全都变成了色彩斑澜、艳丽而潇洒的印象派大师的名画。让人联想到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德加、雷诺阿、华沙罗.....,还有旅法中国画家林凤眠的那些色彩缤纷的人物和风景。您用电影镜头把那些逝去的人,逝去的事鲜活起来!铎尔孟、李治华、稚歌、贝熙烈、吴似丹、大安德烈、唐小姐......聚会、交谈、写作、逃难……中法大学、华幽梦、西山贝家花园、北京新鲜胡同、亲王府、奧维涅山庄、修道院......十九世纪末的法国、二十世纪初的中国、1881年、1962年、2001年、1937年、1943年、1981年、2004年、2017年,这一个个数字呈现的是一个个神奇的故事、一个个人物的生活场景、一个个巨大的历史事件和与本书—巜铎尔孟的红楼梦》的关系。这巨大的历史跨度,巨大的历史渊源,众多的人物故事,大孃,您在娴熟地切換镜头,让读者随着你的镜头起伏延跌。这本十七个章节的历史被您文釆飞扬的描写变得栩栩如生,大孃、这本书真精彩!真精彩!为您点赞!

您在书中多次提到“命运”和“缘分”,我深信这就是一切事情发生的起源。我还相信前世与今生的关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時间、空间,在其中就有不同的人和事的交集。我们每个人就像处在時空的某一个点上,与此点相连结的是浩瀚的宇宙、无穷尽的过去与未来。某个時候、某件事情让我们触发到与过去相通的人与事、如果有心去探索和发掘,就可以把那時的人物、事件、场景复原。凡是存在过的都是有能量的,只是能量大小的区别。我还相信灵魂是不死的,它永远游弋在宇宙,它可以转世、但却不会灭亡。

大孃,您所在的時空就存在您书上描写的那些聪慧、高贵、文雅、丰富的灵魂。您用您的好奇心、想像力、契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终于与他们联系上了!通过这个艰苦而趣味无穷的过程,您大大地开阔和提升了自己!我读过在网上购买的您那本九十年代写的书以及您赠我的这本巜铎尔孟的红楼梦》,大孃、您真的是飛起来了!飛到了高空!

我很想这本书能改编成一部电影!读累了、我就躺在沙发上、那一幕幕的场景不断的涌出,有時还有对话呢!我想像着要用浪漫派的手法、印象派的色彩來演绎这部作品,因为这是我看到的最美的作品!

喜欢你!佩服你!

碧贤大孃!

小菊

2020.3.29

碧贤孃说我:思维敏捷、想像力丰富、所言由衷。还加了二字:佩服!随即我转了两三篇我的习作,比如《远山的呼唤》、《我的父亲》、《倫敦德里小调》等给她。碧贤大孃回:亲情、友情、家国情!并夸我说:明琼真可爱,有一颗纯真的心,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有了这最初的鼓励,我就又隔三差五地给她发我写的文章,并且我把同学朋友转来的好的、重要的帖子都转给她。

碧贤非常关注国内外大事,她的那股劲根本不是八十岁的人所具有的!而且,我感觉她特别敏感、触觉丰富,就像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里的那根接收天线。她曾对我说,好像海南的接受信号要好些。我笑了,那里是海南接受信号好些嘛,而是我得到信息的渠道多,所以來源恐怕要广泛一些。

海南的日子很单调,因此、我与大孃的信息交流比较多。一般都是我给她发信息,有触动她的她就会回一两句评论。但评论十分简短,而且有時会叫人摸不到头脑。她这位写书洋洋洒洒的作家在给我的回帖中真的是“惜字如金”!我从來没有碰到过这种“微友”。而且我还注意到,她的回复一般是前面几个字写后有一个逗号,后面的几个字就什么符号都没有。在海南,我就没见她打过句号。而且、在最初的那几句表扬之后,我尽管又向她发我写的东东,她再也不吭声。我发的东西就像没有被她收到过一样,这也是让我觉得奇怪,不知所云的。

说实话,我之所以这么热情万丈的要跟她交流,一來是非常想知道她的那些传奇故事,二來也是作为一个业余的写作爱好者,想得到她的指教。现在我见她根本不提我写的东西,那怕是发一个表情都没有,心里不免有些不舒服。于是我就向我大学的好友爱琳和范宁在语音聊天中提到此事。爱琳说,大孃肯定很忙。范宁说,她看没看你转的文章哟!我想爱琳说得对,听我的表妹迪丽说她因为要在重庆办事曾经在小毛舅那里住过一段时间,但整天不是坐在电脑旁就是出外办事,连摆龙门阵的時间都没有。我似乎突然醒悟到她的话为何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因为她一直都在路上赶,有時要“逗留”一下,但事情都没有办得完的時候,前面永远有要做的事情等着她,如此这样,哪里來的句号呢!爱琳说我的分析很对,而且还说大孃这个人有分析和研究头,是个有趣的研究对象。

但我对这个“有趣的研究对象”并不觉得研究起來舒服。我想到与她差不多年纪的么孃孃,她跟我们侄儿侄女完全打成一片,我们跟她说话没有一点顾忌,她对我们也十分关心,很有温暖。我老是要把大孃和么孃孃扯到一起,我是多么希望大孃也像么孃孃那样啊!

最后、大概是在发了八九篇东东给她仍“石沉大海”之后,我终于忍不住了。

我试探着发了一帖:如果大孃能给我一点指教,我就太高兴了。我以为这么一提醒,她就会指教我了。谁知她回一帖说:“客气了”。这下我说什么好呢?我一下子卡住了!哎,和名人打交道是不同啊!

可能是她意识到自己的话有点那个,于是她又回我说:“你的文笔已经很好了,以你的学识、哪个能来指教你呢?不过、好文章要舍得剪裁。”我终于得到金口玉开,并领得圣旨:好文章要舍得剪裁。我受宠若惊,赶紧说我的学识与老辈子不是一个级别。在惶恐之中,我心里想:老辈子怎么不早点开金口嘛?害得我忑忐不安地等了这么久,等她这个知名作家的反馈。

2012年郑家聚会时,她曾送家人们每人一本刚出版的《民国县长郑献徵传奇》。碧贤的父亲郑献徵曾应卢作孚之请担任过重庆兼善中学的校长、重庆大学的副校长、四川三台县县长、自贡市市长、四川水利部部长等职。在三台县任县长期间,他帶领县民们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修了在抗战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的“郑泽堰”(县民们为纪念献徵的贡献与恩泽所取的名);另一件就是接纳东北大学在三台县安家。碧贤孃偶得父亲几十年前的一本日记,以坚靭不拔的毅力将这本日记整理出来,然后理头写书,终于把抗战時期全民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奋战日㓂的精神和事迹展现在大家面前。下面,摘录北京晚报2013年12月6日的报道:

古堰"郑泽堰"

“郑献徵先生是一位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敬业爱民的民国官员,抗日战争期间曾做过四川省三台县县长,此间他为了解除连年的饥荒之苦,自己变卖家产和地产,带领当地人民全面整修一条已有200余年历史的古堰,新修堰渠46公里。当时,这条堰渠被当地百姓感激地称之为“郑泽堰”。解放后,郑献徵在四川省文史馆工作,文革时郁郁而终。  70年后,女儿偶得父亲日记。为成就父亲修堰遗愿,重访三台。当地百姓爬山涉水、翻山越岭也要亲眼见一见这位“忠良之后”,其场面令人动容。于是郑碧贤大姐下决心要为父亲留下一本传记。书稿写成之后有人建议她给三联。她辗转找到了我的手机号码,给我发来一条短信问我是否感兴趣。当时的直觉告诉我,这可能不是一本普通的书。于是请她将书稿发给我,并立即交给有关编辑。一个星期以后,我问编辑印象如何?编辑罗少强用电邮回复我四个字:赔钱也出。事后他向我解释,书稿中所展现的民国县长的人格力量太震撼人了,这本书虽然写的是历史,但对今天的社会现实,有极强的针对性。遗憾的是题材有些旧,恐难以吸引读者的注意,所以担心会赔钱。于是我把书稿找来通读,并约请作者见面。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郑大姐。她坐在咖啡厅里有条不紊、娓娓道来地向我讲述她和父亲两代人的故事,她讲到父亲对她的教育和影响,讲到她自己的成长过程,讲到她在文革中受迫害被和郭兰英一同关押,讲到她因为反对江青曾和烈士张志新关在同一间监狱,讲到她获得平反后回到中央戏剧学院,将莎士比亚的名剧《奥赛罗》改编成京剧在欧洲上演,随后作为特殊人才移民法国成为法国华人作家的经历。特别是她讲到几年前她发现了父亲的一本日记以后,回四川三台县寻访父亲的足迹,得知父亲当年调离三台县时的遗愿“要给郑泽堰修建防洪闸”一直没有实现。而且得知郑泽堰因年久失修多处破损亟待重修时,毅然下定决心继承父亲遗志,克服重重困难,亲自出马组织资金和人力,以四年的时间将这条堰渠整治成现代化水利工程。我对郑大姐说,你本人的故事并不比你父亲的故事逊色,很值得写进书里。这本书不应仅仅作为你父亲的传记,而应该以你们父女两代人修建郑泽堰为线索,写出两代人的完整人生经历,从而透视出中国二十世纪百年的历史沧桑。我建议郑大姐调整一下这本书的结构,将她自己回乡访旧、重修堰渠的经历作为主要线索,将自己和父亲两代人的故事穿插其间。这样不仅题材大大丰富,可读性大大增强,而且书中的内容与现实的联系和更加紧密,使它不再是一本描写陈年旧事的书。作者欣然接受了我们的建议,于是,几个月以后,这本书稿便以今天的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旅法戏剧家郑碧贤曾在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任教。1983年将莎士比亚戏剧《奥赛罗》改编并导演成中国京剧,一举成名。1991年定居巴黎。郑碧贤的父亲抗战时任四川三台县县长。2006年偶尔发现父亲的日记,得知父亲七十年前为三台县郑泽堰修竣防洪闸的遗愿。于是,毅然回到故乡投入了一项从未涉足过的水利工程,水闸修成当年,经受了2010年8月那场洪水的袭击,保护了二十万农民的财产,父亲日记成就了郑泽堰的新生 ......  ”

摘自郑碧贤著《郑泽堰——民国县长郑献徴传奇》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为修复“郑泽堰”跑遍山乡

这篇报道,节省了我许多的笔墨來介绍郑家的两代英豪。献徵外公的事迹催人汨下,而碧贤大孃的精神和毅力却更切入我当前的实际而给了我极大的啟发和鼓舞!我本來就是一个业余的音乐、美术、文学的爱好者。工作時,由于事情太多太忙没有時间静下心来、只是偶尔写几篇我的想法和感悟。现在既然巳经退休,生了几年病但病也好了,为何不能静下心来写点东西,给后人留下我们这代人丰富经历的生活经历、留下我们思想的起伏跌宕、留下我们绚丽多彩的情感,留下我们的追忆、梦想、和情思,让后代吸取我们的长处,避免我们的短处。吸取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做更加清醒、更加睿智、更加坚定、更加健康、更加幸福的一代人呢?我本就曾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现在虽然已经退休,但我还能写。我为什么不能像大孃那样、拿起我的笔,写出我心中的东西,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感悟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一个碧贤大孃站在那里,我觉得我不应该再耍耍玩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写点东酉,而是应该鼓起劲來,认真地把写作当成一件事情来做!

而且,逐渐地、我也愈来愈得到大孃对我所写东西的积极反馈和肯定赞扬。有一篇,她读后给了我三朵花三个赞。又有一篇,她说“写得好、很生动”。还有一篇,她说“很好、感情充电沛!”这让我着实觉得好笑,不知她是有误多写了一个字在充沛中间、还是故意写的这个“电”字在充沛中间,我觉得“充电沛”真是太好太给力了!直到有一天,我传了一篇文给她之后,她居然回我:“你不出书都对不起老天爷了。” 我看后先是震了一下,然后是满心的欢喜!我赶快对儿子说这事,儿子说,写的东西还是要得到一个专业作家的首肯才得行。如果大孃说你能出书,你就可以出书了。儿子是个太过于低调,不爱说好听话的人。我让他评价我写的东西,从來只有两个字“可以”。只是在前不久我的一篇东西他看后回帖说“有点像作家的水平了”。我也想起我妹曾鼓励我说:“大姨妈,你去当个碧贤第二讪”!我説,“我那里当得到碧贤第二嘛,哄哄你们还可以”!

但是,这些鼓励,发给朋友们阅读后來自朋友们的鼓励,发在“简书”里阅读量给我的鼓励,尤其是这一位知名专业作家的鼓励,让我兴奋和志气昂扬。我每天沉浸在我的写作当中无比高兴!写到有趣的地方我常开怀大笑,有時笑得我自己都停不下来。我就沉浸在那些回忆和畅想之中。我一忽儿“思乡曲”,一忽儿“谐趣曲”,一忽儿“小夜曲”,一忽儿“交响曲”。時间三下五除儿的过去,写累了,就叫“小度、小度、我想听呂思清的小提琴!”“小度、小度、我想听《渔舟唱晚》!”小度、小度、我想听邓丽君的歌!”(我对我的智能音响发指令)小度就会回答:“來啰!为你送上邓丽君的“小城故事多”......

想与碧贤大孃见一面的愿望一直都在我的心里。我在海南時,她曾提出叫我打听关于海南自贸岛的一些事情,而且似乎还想到海南來看一看。我正高兴可以与她相见了,结果有关疫情的消息又让她打消了一切念头。我回重庆后不久,我又起了一个上成都去见见她的念头。那時形势有些紧张,大家都担心,害怕打战。生活给了我许许多多的教训:当你想干一件事情,你最好抓紧时间立马去干,谁也不知将来会发生什么事。就像我打算退休了就去新西兰看丹尼斯,结果我还没退下來就病倒了,而且一病就是七年。病好后我又打算2020年去新西兰,结果又发生了全球的大瘟疫!我一想、如果真的打起仗來,我还有心思有机会去成都看大孃吗!想到这里,说干就干,立即请儿子在网上给我订了下周五的动车票。当天,在与爱琳、儿子共餐后逛商场时发微信告诉大孃,我给她的见面礼都买好了!

结果是,我没有見到碧贤大孃!我满怀悲伤,灰头土脸地回到重庆。儿子在轻轨站接我,问我见到大孃没有,交谈了些什么,我大致讲了讲情况。儿子似乎一点不吃惊、也没认为我该生气,只是慢吞吞地说:“名人是不好见哟!”我问为什么?儿子说:“名人的想法跟普通人不同”。

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就是嘛,大孃又不是么孃孃、二宝宝、大毛舅、小毛舅,不在预约十分完善到位的情况下,怎么会接见一个像飞蛾扑火似的要见她的人嘛?何况、她也不记得我告诉过她我要去看她了!我终于认识到,碧贤大孃不是么孃孃!碧贤就是碧贤!我不再把她和么孃孃扯到一起,碧贤站在那里,当一个我努力写作的榜样就行了。

碧贤保持年轻的秘诀是:“心态好”

碧贤大孃是一个有许多过人的优点的人,她成就了许多人不敢想、更不敢干的大事。我想、如果我能干成其中的一件,我就算不得了啦,而她、却干成了这么多件!我认为她的缺点就是她很傲气。在成都、我没能与她相见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她仍呆在“贝熙烈的花园”里,铎尔孟的“华幽梦”......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不只是在那些高贵又高雅的地方,而是在成都熙熙攘攘的茶座,见到一位美女老太太在与一群朋友谈笑风生,那就是碧贤大孃真正地扎根在了这一片生她养她、给了她无限底气的土地!跟我们所有的人一样,她从泥土中來,又与泥土親近在一起!

刘明琼

2020年9月23日淩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见一位知名作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fv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