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网上看了这篇文章,作为中年人的我也感同身受。在许多人眼里终年是三明治上有老下有小,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中年人这个年纪很尴尬,代表一种上不接天下不接地的形象,一边向生活卖笑一边努力的自嘲,总想试图抓住青春的尾巴,结果却发现青春原来是只壁虎。
我觉得,这些标签没有一个应该属于中年人的,中年人唯一的标签应该就是责任,不堕落。歌手李健曾经说过,我觉得一个40岁的人变得大腹,偏偏开始秃头肆无忌惮的光着膀子上街,这是我非常忌讳的人可以变老,但老得体面一点。人到中年才能获得智慧,有些回望与自省是步入中年才能拨开的迷障。
开复博物馆的馆主马未都曾经也说过,人生有三个阶段,年轻时区里终年市区明道了,名利有了第3个阶段就是安放灵魂。这段话,对我个人也很有启发。各种各样的中年人,他们常常的状态是年龄越大,却觉得迷茫,艺术人生就是一种尘埃落定的沧桑,除了名利其他一概不再追求。聊的话题,除了聊房子,车子还是女人,其他一概不聊,到了中年做了无数件事,大部分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却没有一件事作为内心的,把身边所有人都对得起,就是对不起自己的内心这种中年人,我既同情又看不上。
心理学家荣格说,只有抛开对外物的追求才能达到灵魂的所在,人若找不到灵魂必将陷入空虚的恐惧,而这恐惧将挥舞长鞭,驱使他绝望,盲目地追求空洞的事实。
没到中年,我觉得应该明白一个道理:
人生中的许多追求有些是填给嘴巴的,有些事应该是填给灵魂的,人一辈子不能为了挣多少钱走多少路,而是为了活得明白活得通透,人生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一是生命20灵会老天给每个人一条命不长就几十年,也给了一颗心不大就二两重,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把命照看好,把灵魂安顿好,这样的人生就好牛叉了。
中年人一定要活出自我,真我。要有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定位。不能随波逐流,好像一副看破红尘一样的样子。中年人更应该学会与自己相处。著名相声演员于谦。年过50,他依然喜欢喝酒摇滚养动物,在很多人眼里,他用很多时间做了无意义的事,但于谦自己却说,有人觉得玩物充满了贬义,认为玩物丧志云云,其实这才是无知之举,玩儿是一种情趣,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建立在高标准生活质量上的一种境界。在很多网友眼中,于谦是真正只跟随内心的有趣的灵魂。常听说中间人的苦和累,我就纳闷为什么没有几个中间人把有趣当成实习生使命到了中年好像被扔进了菜市场,四面都是人声鼎沸指指点点,但我看真正懂得生活却总只知道世俗生活总是需要那么一点自我得意,只有自我得意的人生才能打败庸俗的日常,用智去打败时间赢得时间。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说过年龄增长带来的好事我以为大体是没有的,不过年轻时看不到的东西现在可以看到,不明白的东西现在弄明白了,这些还是让人高兴的。你到了壮年中年最好的状态,无非就是越来越明白一些事,越来越会看懂一些人。
怎样让自己活出一个体面的,活成一个体面的中年人。这是一个问题。但作为中年人有责任,有担当,不堕落,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情绪。不在夹缝中求生存。而在找到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相处的方式,并从中得到快乐,我想这样的生活应该足够体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