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异乡人一生所住之处,与故乡的水土大相径庭,成长后,幼年熟悉的地理气候,好像可口的美食一样,令人留恋。我自小在海边长大,夏天旅游首选,想当然就是那些滨海风景好的城市。从德州南端,佛罗里达,墨西哥,夏威夷,到东西加勒比海的岛国,陪家人玩过一阵子,直到小孩长大,不再爱沙爱水,于是最近十年的夏天,便把注意力,放在有高山河流湖泊之处。旅游方面,我属菜鸟,凡事迟钝,好在太太很有眼光,从科罗拉多,新英格兰,到加拿大的落基山脉,田纳西,乔治亚的大烟山脉等处,慢慢引我入迷,夏季北飞,越发感到山脉的魅力。
从德州热浪中,逃到避暑山区,清凉之处,头脑也安静下来。旅游给人带来的好处太多,开阔眼界心胸,益智还是其外,我比较珍惜的,是在人生中防止头脑发热。上班多年,管理的都是大型电脑服务器,温控十分重要,我想人脑也是如此吧,一热就容易烧掉。
今年夏季旅游,太太选择了阿拉斯加线路,从西雅图港口出发一周。孩子和我很像,凡事要求不高,既然过去乘过两次Princess游轮,感觉服务质量不错,全家就又做了一次回头客。
7/24:上船
达拉斯到西雅图的航班,一大早就起飞。机场里许多和我一样,起早赶飞机去旅游的现代人。人们似乎习惯了,这种类似于猛打一场球后,狂饮几口冰水的快感,工作休闲两不误,玩到最后一秒才收心回家,隔天猛加班,不知这种玩法,算是旅行还是旅游?小时放学在屋外疯玩到天黑,妈妈喊一句,“回家吃饭啦!”这才发觉,适可而止,需要很大的定力。
生活还是一样紧张,旅游给繁忙的城市人,一种水下憋了很久,上来透一口气的感觉。压力如果突然释放,人心会不会像气球一样飘起来?坐在机场望着匆匆客旅,我忽然对电影中那些现代离婚者,或孤独的一夜情者的内心,多了一些怜悯。人生有许多选择,但有些人选择了极端的压力和释放。同船旅客中,不知何故,一位先生竟杀害了39岁妻子,此事上了新闻。据说这对夫妻为庆祝结婚16年,带着三个孩子度假。至今不解,酿成惨案的凶手,除了暴力,难道没有其它选择?压力和自我情绪控制,真是现代人的急需。
盼望自己能在同样的时间里,享受不同的空间,于是坐在原地看书-机场,家中,或是天堂般美景旁,无甚区别。在我生活里,看书写字,或许是最接近于旅行,放松自己,但更安全的一种旅游,同样用眼,同样用心。
Port 91码头上,停靠了四五艘巨无霸游轮,Norwegian,Disney,Holland America, Carnival, Princess。秩序井然,人却很多。引导出入关的服务员,多是银发族,笑着和游客打招呼。一位慈祥老爷爷面露微笑,对我和孩子喊:Today is a wonderful day, isn't it?我不禁想到那些爱主,心中常有对永生天堂盼望的老基督徒。
告别旅程的游客们,不情愿从大船上被请了下来。人们下船前,吃饱了最后一次自助餐,然后拎着大包小包行李,脸上带着酒足饭饱,慵懒的神情。上船的朋友可不管,急着挤上去放松。游轮像一个巨大的电梯口,交换着乘客。一个礼拜后同一天,相同的情景又再重复一次,周而复始。
大船是个漂流在海上,生生不息的游乐园,现代工业化的娱乐方式,为人们提供最“豪华”的待遇。一天24小时,愿意的,可以无限量吃喝,消费,睡觉,游泳,健身,看电影,晒太阳,泡赌场,坐吧台,没有限制人的欲望。上船时,每人拍照定制一张身份卡,方便出入登记。
巨大的船身分为16层,顶层是开放式的露天游泳池,电影院,高尔夫球场,桑拿健身,和巨大的自助餐厅。4至7层是多个餐馆,咖啡厅,电影院,会议厅。赌场和珠宝商店鳞次栉比,金光发亮的台阶配上红地毯,一切映照得高档合体,努力提高每个游客的身价和自我满足感。
游乐园的背后是1100人的巨大工作团队,服务人员来自世界各国。这样一个“公司”24小时轮换上班,运作有度。餐饮和客房服务人员,每日为3400个游客提供上百种各国食物,糕点水果。这些服务人员互不认得,生活非常孤单无聊,能有一些顾客攀谈,是他们很大的幸福。他们是活在互联网之外的一群现代人,每到岸边,麦当劳,Starbucks等店最受欢迎,不为别的,只因为有Wi-Fi,可与远方家人联系。

7/25:Ketchikan, Alaska
巨轮徐徐缓缓,开出静谧的海湾,沿岸重山在云雾缭绕中,现出青灰暗蓝色。远处天光乍亮稍许,忽又暗淡几分,山岭便在似雨似雾中,隐露出柔和的曲线,轮廓层层叠叠,忽明似暗,宛如画家笔下侧身而座少女,手边衣裙的褶皱。海中椭圆的小岛,青木林覆盖着,东一个西一个,象巨大棋盘上星点的棋子,天地宁静,万物自然。
Ketchikan是阿拉斯加东南角,紧挨着加拿大BC省的港口。今日气温华氏59,午时的太阳才展笑脸稍许,便羞涩地躲进层云。一行人下了船,乘车穿过崇山里蜿蜒的公路,来到EaglesIsland。岸边的巨树,三四人才合抱,呀的一声,抬头看时,一只白头巨鹰穿过松林,飞越树巅的双翅,竟比成人两臂伸展还宽。
山色空濛,水光潋滟。两人一只的Kayak艇,划至水中央,目光随着带队的手指一伸,瞥见一棵参天古树顶,白头鹰的巨巢,不一会儿,两只幼鹰也一前一后飞逾头顶,直冲云霄。
水波无浪,正极目天地,不远处忽地升起一支水柱,瞬间化作水汽,一个巨大黝黑的背鳍,缓缓露出水面,可爱的座头鲸,似是喜欢这一队红红黄黄的小艇,便跟着在百码之外伸懒腰,不时喷出丈许水柱,待要持手机抓拍,它又缓缓隐入水中了。
座头鲸(humpback whale)又叫大翅鲸、驼背鲸、巨臂鲸,闽南语俗稱海崎。其名源于日文「座頭」意为「琵琶」,指的是鲸鱼背部的形状。成年座头鲸的长度可达17米,体重30-40吨。
回程路上,大巴司机边开边聊,最近一只大熊饿了,跑进百货商场讨吃,斩获八千元的食品才溜之大吉,有好事者录像登于YouTube,顿时网民观阅者众。阿拉斯加的水产丰富,据说每年提供了全美85%的海鲜。

7/26:Juneau, Alaska
雾锁山岭,峭壁凌云。旅客们睡梦中,巨轮已在清晨,静悄悄停靠在Juneau港。走过船顶甲板,扑面而来的是仰视90度不见顶的大山,山在云中,云上青天,雾绕群峰,其状绵绵。万千青松贴壁顺长,层层叠叠,婷婷直立,像是自然鬼斧神工的壁画。青翠欲滴的绿,在细雨中如瀑布般洒下来,空气里满了清鲜,沁人入脾。
驱车观鲸,向导是Mircea - 一位博闻强记,口若悬河,风趣的本地小伙。介绍之下这才晓得,偌大一州首府,就只那么一条街,直通通来回50英里,两端都是Dead End。
汽艇不大,仅容十人。细雨中左等右等,大约十多分钟后,一条成年鲸鱼终于现身,情急之下,早把zoom in忘在脑后,等它的大尾哗的一下没入水中,这才想起导游刚说,鲸尾若朝天笔直入水,便是它猛的扎入深海取食,换一口气,得要等七八分钟之后了。那些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鲸鱼们,似乎颇有耐心。
座头鲸在水中游得极快,身长又是普通汽艇的四五倍,若它玩心未眠,心血来潮,猛一个从船底浮将上来,那可不是人船俱翻,将我和号称防水的iPhone里的美梦,直接送进海底?Mircea笑答,大可不必烦恼啦,这些海中的巨无霸可不放假,跟踪被渔船马达吓跑的鱼群,寻食才是它们的主要工作,没时间陪我们玩。
话声未停,船的右侧惊呼又起,转头看时,十米开外,另一条巨鲸长长的背脊,还露在水面。这观鲸的小生意,22年来只有四天没有收获,老板笑着说。我低头看看手上广告,心想,见不到鲸鱼每人退款百元,看那口气,还真是十拿九稳呢。
四条肥胖的海狮,围成一圈,浮在水面上的航标,被占了水泄不通。尾巴一翘,碰得钟声叮当,远远就能听到。最肥的老爸,一声不响闷头睡,心宽体胖,福态可掬,块头是小狮的两倍。阿拉斯加的海狮和在加州旧金山的不同,前者雄性有鬃毛,后者没有。
两只巨大的白头鹰,高踞航标台上,濛濛细雨中,傲然故我。雌鹰比雄的更大而粗壮,青灰色天空里,居高临下,静静的细察秋毫。风不起,一切都静止在这广阔天地里。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盼着巨鹰展翅,左等右等,未果。
船回港,转乘大巴入山。一行人沿冰川遗迹徒步入林,从停车场刚走几步,七八米外,一头棕熊慢悠悠横过马路。好在导游刚才提醒,遇熊不喊,于是它走它的,我照我的。大熊喜在溪间捕食鲑鱼(三文鱼),抓到之后只吃最有热量和脂肪的鱼脑和籽,一切以增肥为主,至于鱼身,它才不节约,到处乱丢。
云山生万壑,细草碧无暇,细雨中行在茂密的林间小道,沿路是冰川融化后的巨石。万古冰川每年移动很快,对地貌影响很大,沿途的巨石上,刻着百年内冰川融化的地标:1916,1920,1936……有一处十几米内两个地标,只隔一年,令人惊叹。脚踏之地这整座山,200年前都在冰川底下。
Mircea深谙植物学,沿途的各种树木,如数家珍,走走停停向大家介绍。我英文不好,又无纸笔,听过就忘,没有记下什么。经过这趟旅途,倒是对各种植物产生了兴趣,希望回家后,把家里后院的那些树木先搞清楚。一边想着,一边左顾右盼找熊,落在队尾。迎面来了一两个电视台人员,才知道,原来整个旅程,正碰上当天电视台实况直播,细雨润无声,正是拍摄好时机。
林间古木横卧,草芽渐生,涧水急湍,融化的冰水形成的瀑布,由山顶顺流而下,汹涌不止。路转一回,小木桥下,山水清浅,清澈见底,几只长约尺许,暗红色的肥胖鲑鱼,拼命逆游而上,正是棕熊贪得无厌的囊中之物。林花过雨,黄鸟不啼,空山新雨,翠微深处,抬头眼界一宽,竟是大海湾和浅蓝色的冰川了。
万古寒冰,于高山顶挤压而成冰川,厚逾千丈,其重无比。地心引力下所到之处,摧枯拉朽,移山倒海,威力无穷。隔海远望,就如天开了一角,无数白银,被一巨手,簸箕般铲出,倾倒而下。山崖峭壁边,流泻而入海湾的冰川,形成巨大的冰块漂在海面上,发出幽蓝色的寒光,极远处就能看到。
自然造化,冰川入海,其状令我想起熔岩浆流泻倾入海湾,也是地心引力的杰作。
7/27:Skagway, Alaska

火车在崇山峻岭之中蜿蜒徐行,White Pass & Yukon Route Railroad是最迷人的景观,全长110英里,一共两个半小时。来到小镇Skagway的游客,大多不会错过这个“怀特-育空观景火车”游。晨起六时,天已放晴,食毕早餐,一家人下了船,随着大巴来到山边树林中的小站。古老的客车干净宽敞,阳光透过大玻璃,照在镶木墙上,和两人一座的皮椅边,些许,又被层云遮住。
1896年,美国经济大萧条,谣言四起,淘金风潮更盛。不少人孤注一掷,怀抱美梦来到偏远的阿拉斯加淘金,三年内就建好了连接加拿大育空省的沿山铁路。这条后来被称作WhitePass的运矿铁路,成为今日旅游观赏名胜。
列车紧贴着悬崖峭壁边穿行,壁立千仞,巨石擦身闪过,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山谷。蓊郁的崇山连绵不觉,远望不见顶,为云雾拦腰封住,白雪与白云连成一片,分不清是山在天上,还是天在山上。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山上谷中,眼见之处,覆满了各类松树。据车上解说员讲,主要是Hemlock (Tauga),Fir, and Spruce这三种。条条瀑布飞流直下,银链般冰水飞溅,细细切割那一片片的绿,远看像是每年冬天,绿色圣诞礼盒上,耀眼的银线。
几位摄影爱好者,手持数码单反,站到窄小的两节车厢之间,大家很客气,拍完了就让给他人。一位女士身后的金色长发,飘进镜头,成为白雪绿林的镶边。列车速度不快,越往上行,云雾缭绕,能见度越低。雾水化作微细的水珠洒在脸上,冷冷的沁人心脾。David喜爱新鲜冷气,拉上运动服的套头,双手插在口袋,瘦削的身材,神情像纵身入水前的游泳运动员。为拍远景,我的手也冻得发红。
穿过几个隧道,远处的铁桥在雾中若隐若现,钢架曲线窈窕,消失在白茫茫另一端。倏地四周一亮,列车刺透浓雾,稳行高地,天地铺展开来,阳光四射,蓝天露出了笑脸。
冰川融化而成的大湖,颜色绿油油的,让人想起北极光,湖中带着某种矿物质,名字我却忘了。午间参观的小镇Carcross,有片细沙沙漠,远近闻名,缘由也是冰川作用,眼见为实,令人惊奇。
午后乘大巴车沿山而归,导游司机一路调侃史上淘金名人的奇闻逸事。回程路上三个多小时,所见的山水奇景,美色无数。视觉和大脑神经,连连备受刺激。审美疲劳之际,手机电池也所剩无几,只能闭目稍息。心想,这么多的大山,随便一座赐给德州可否,我要的不多。
美加边境过关非常方便,大巴停下,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上了车,站在司机小姐身边,向40位乘客打个招呼,“大家还认得我吗?好,就这样吧!”,三个小时前火车上,他笑着看过大家手举的护照,这次看也不看,就让过了。不知重视边境安全的川总统看了,作何感想。

7/28:Formal Night, Onboard
游轮旅游,每次都有一两个正装晚餐。打包时候,常想把西装西裤,皮鞋这类行装省去,但为了这个晚上,还是勉强带上。今年因为是第三次,被邀参加船长亲临的特殊小圈,受宠若惊之余,还是觉得免礼谢避为上,一家人迟迟而去,总算被请到大厅的一个角落,顿时轻松许多。
老美们个个西装笔挺,精神焕发。一个礼拜下来,许多泳池边电梯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陌生朋友们,美女还是美女,野兽变成帅哥,这个晚上,摄影师们最忙。孩子们和妈妈一样不爱照相,我虽也是,好歹比他们强些。
据说一家人里,因为照相习惯不同,闹得不开心者,大有人在,我小心翼翼捕捉机会,没想到孩子们非常配合,正要开口夸奖,太太开口,原来私下和孩子们讲,爸爸要照全家照,不许有违,今年这个晚上,确实十分和睦。近年工作,在一私人银行,虽做IT,上班仍是需要领带,难得周末才能放松,于是去教会着装越发休闲。全家福通常是年末去像馆照,有时会漏,今年旅游,算是提前完成任务。
每一个家长对自己的家,爱的表达方式不同。父亲去世后,我越来越觉得全家照的珍贵。事实上家里人常在一起时,最难想到集体照,多年以后才发觉,每个人都照得好的全家照,凤毛麟角。
看到全家照,有一种温馨之感,年岁飞移,孩子们在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我觉得,孩子青春时期,父母的心,总像是在放风筝,自己安慰自己,线有一天还能牵着,摸着了孩子。
孩子照完了相,高兴的回他们房间,太太和我闲逛,握手像小时候的玩伴。对于太太,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感激之情,人生能遇到像朋友一样的情侣,结伴同行,如果不是神的恩典,叫缘分也属应该。近日与二十多年未见的老友谈起人生,唏嘘年少时候的无知无助。于台烟有首闽南语民歌《牵阮的手》,浅吟慢嚼,越想越有体会:
牽阮的手 淋著小雨,牽阮的手 跟你腳步
牽你的手 走咱的路,牽你的手 不驚艱苦
雖然路途 有風有雨,我也甘願 受盡苦楚
希望甲你 白頭偕老,牽阮的手 走咱的路
7/29:Victoria, Canada

船回西雅图,今午停靠加拿大维多利亚港,天气极佳,和风拂面,加拿大的艳阳,比起德州的,好像月亮一样温柔。
远山在蓝色海湾尽头,被白雪覆盖着,静静浮在半空,像天边飘过的云。不知名的海鸥,漂在绿波上,一会儿,又弹出海面,展翅飞过头顶。港口不远,边走边看,为了拍几张蓝天白羽,我落在后头,自己心情也像放假一样,想飞出框框。
几年前曾在这个美丽的小城住过一个礼拜,除了市中心雄伟的议会大厦,还记得古老的女皇饭店墙上的绿色植物(爬墙虎)和下午茶,渔人码头边彩色的船只躺在明净的水面,布查特花园里万花争艳,花海锦簇,碧康山公园里孔雀,奥格登角防波堤和灯塔边的夕阳,雷鸟图腾柱公园等等。这些地方也叫DowntownParliament Building,Fairmont Empress Hotel, Fisherman'sWharf, Butchart Gardens, Beacon Hill Park, Ogden Point,Royal BC museum ....如果时间不多的话,路过了可以看看。
维多利亚是加拿大BC省首府,19世纪中叶是淘金中转站,以英国女皇命名。由于气候温和,风景优美,花卉极多,许多年长者在这里养老,又被称为“退休者的乐园”。
7/30:Chihuly Museum,Seattle

玻璃大师Dale Chihuly的作品,在达拉斯植物园曾有展览,今日趁回程有空,在西雅图市中心参观了有名的玻璃艺术馆。Chihuly1941年生于华盛顿州Tacoma,毕业于华盛顿州大学和威斯康星州大学。他和他的团队,对于玻璃雕塑艺术有革命性贡献,艺术作品被全世界超过200家博物馆收藏。
豆瓣上有一篇简介: https://m.douban.com/note/247767166/
展览馆紧挨着西雅图标志性建筑Space Needle,一个小时之内可以看完,离中国城,车程七八分钟,看完精美的玻璃展,在中国城吃个中餐,总算平衡了一个礼拜西餐的胃口。
后记:
总结一周旅游,如在另外一个世界过了七天。人生里的时间,既长又短。工作生活周而复始,迫使人的大脑陷于迟钝,旅游和读书的好处之一,就是通过外界文化的接触,不断刺激它,所谓脑洞大开,人的思维就穿越时空的限制。
旅游路上所看,是蒋勋《孤独六讲》,昆德拉《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蒙田随笔,史铁生《灵魂的事》,黑赛《提契诺》,叶嘉莹和两本鉴赏辞典,还有那本已逝作者林奕含的《房思琪》。因为正巧这艘船里发生了杀人事件,所以心里也在默想,关于自然的美和人性中恶的本源,关于类似《圣经》里《哈巴谷书》里所提,欺压,不公义,恶强善弱的状况。当该隐变了脸色,心里对兄弟亚伯起了杀意那一刻(创4:5),冥冥之中,是否决定了李国华在房思琪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除此之外,怎么了解神的心意。
C.S. Lewis曾提过,类似于”恶是依附于善“的神学观点,自己也希望读到基督教关于人性,社会,包括文化层面里,恶的问题的解决方式,以及有关神在这方面的启示,掌控,这类的好书。最近所读的The Road Less Traveled,也涉及到这个难题的探讨,我还需要细细咀嚼。看得快思考得慢,结果是本子上所写的日记,不容易总结提炼到文章里,就此搁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