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恋恋不舍的离开邀月台后,时间已经差不多到了四点半。在准备沿着另一条道返回时,突然发现前面的指示牌上写着李白故居,我才恍然大悟,明明来的是李白故居,这半天了还没有看到真正的故居。好在到了最后时刻让我遇到了这个指示牌,也算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吧,不然跑了一趟李白故居,没有看到李白生活起居的地方,岂不是有点遗憾,也有点像笑话。

顺着指示牌箭头所指的方向,往前走了一段下山的路,又看见两个指示牌,一个是陇西院,往右手方向下山,一个是月圆墓,继续往前方下山。老实说在来李白故居之前,我对李白没有多少了解,更不能说是他的粉丝,只是会背他写的几首诗而已。所以当看到月圆墓时,我一直以为是李白的墓,也想当然的以古代大部分人的思想落叶归根来推测,他的故居和他的墓应该是在同一个地方。因为剩下的时间不太多,还有两个地方,是先去月圆墓还是先去陇西院对我来说还是要先规划一下,免得去了一个地方又没有时间去另一个地方。可光看指示牌也没有说离我所在的地方哪一个更远,哪一个更近。只有先选一个,向前走一段再看了。

于是便先选了陇西院,加快了步伐顺着下山的台阶往下走,步伐近乎与小跑。走了一段之后仍然不见陇西院里面的房屋,想着这样走下去可能就下山了,如果陇西院在山下,就没有时间再返回来去月圆墓了。趁走的还不是太远又往回返,先去找月圆墓,结果找了半天感觉都要下山到进入时的南大门了,还是没有找到。又返回来向陇西院走,来来回回走的我还有累,也走出了汗。然后就又沿着陇西院的方向一直往前走,走着走着终于看到了有房子和院子在前面,心里难免欣喜。

先是沿着陇西院外围的走廊走了一圈,看看李白生活过的院子里的环境,外围的走廊就跟很多古建筑一样,上面也是有屋瓦的,因为地形的原因,那些顶部的屋瓦也是像一条长龙一样,每一段之间错落有致,看上去古朴雅致,很喜欢这样的古风屋顶。屋瓦上铺了一层薄薄的黄色的落叶,更给人一种人去楼空的年代感,也有种说不上的隐隐的忧伤。院子里两个地方有李白的雕塑,一个是在陇风堂门前,一个是在李白少时生活过的四合院的房子后面。整个陇西院有两个景点,一个是名为陇风堂的建筑,里面主要是李白的族谱,陇西李家人的事迹。另一个就是李白生活过的地方,四合院的房屋,都是古风建筑。里面除了李白一家人的饮食起居的房间,还有会客的大厅,书房,琴房等等。一看都是有钱的读书人家的陈设和布置,每个房间里也都有人物的塑像,某一个瞬间你会让他们的活灵活现被惊到。每个房间都认真仔细的看了一遍简介,也仔细看了他们生活用的物品。斯人已去千年,而我却总有种他还在不远处的感觉。

走出陇西院天色已经渐渐暗沉,来此地的游客也越来越少。再通往大门的下山的路上,我也是思绪万千,仿佛自己像是来探望了一个老朋友,结果他不在家,那种难以言表的失落涌上心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