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500字
《论语》学习心得-雍也篇二十三则

《论语》学习心得-雍也篇二十三则

作者: 哈皮波 | 来源:发表于2016-07-29 23:01 被阅读63次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孔子讲:“如果齐国改革,则和鲁国一样。如果鲁国改革,则可以入王道了。”

齐国鲁国都是东周分裂而出来的诸侯国。当时齐国有管仲助齐桓公成就霸业,可在孔子眼中齐国虽富强,但民众好功利,不重德行,不如鲁国,鲁国虽弱,但有伯禽教化,民众崇礼尚信,民风淳朴。

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力图恢复到“王道”的政治体制,孔子也经常梦见周公,他的政治设想是“从周”。

儒家的政治理想为什么会一直无法实现?

因为政治制度永远无法开倒车的。东周解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封地的人口增长,私有财产的大量出现,必然引起西周的那种氏族公有经济的解体。经济向前发展了,政治制度也随着变化,为保护私有财产,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管仲更是对齐国进行相应的改革,促进农业和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齐国成为春秋霸主。但经济发展之后的,文化教化工作并没有跟上,所以出现了街市熙熙攘攘,繁荣热闹的局面,但民众却重功利而轻道德,所以齐国也最终颓败下去了,没有一种文化的长久支持。

同样的鲁国最终也没有走上“王道“,因为当时的诸侯各国,经济实力决定了命运,而教化的作用只能是稳固经济结果,却不能起到短效的经济发展,所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在法家思想之下,经济迅速发展,最后具备了吞并六国的能力。秦统一六国,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以,儒家企图将整个政治制度拉回到氏族公有经济下的“王道”,不就是削履适足了吗?怎么又可能实现了。

但儒家的政治理想却不失一种人类发展最终的制度的设想,永远不失它的理想的魅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心得-雍也篇二十三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nz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