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系列,抗日情怀和不屈精神永远是家乡人民的魂。
一九三六年,关东军在《西北施政纲要》中,明确指示要扶持政府势力深入绥远,然后向外蒙、新疆、青海等地扩大之。在关东军纲要的指导下,日本人出钱出枪,支持德王四处串联,招兵买马,于1936年2月12日在察哈尔化德建立了蒙古军政府。察哈尔沦陷,日本人利用德王、李守信和王英,从三路出发,王英的“大汉义军” 从商都出发,分别侵入隶属于陶林县的土城子,向南进攻红格儿图,绥远危也。王英的“大汉义军”于1936年的十月下旬纵兵来到了土城子,大汉义军途经元山村后,村民们饲养的鸡被这所谓的义军一扫而光,在王英的汉奸军来到这里的十多天,整个元山村被这些匪徒搞得鸡飞狗跳,又是抓夫修工事,又是摊派给养,只要被他们看上的东西,都以建立“王道乐土”给拿走了。
绥远省属于阎锡三的地盘,当年孔祥熙之所以能够在后大滩垦牧种植,就是因为这里属于阎老西的地盘,一路绿灯,让山西富绅们挣得钵满盆满。
德王和李守信的蒙古军以及王英的大汉义军的西进,使绥远省处在危亡之中,驻守绥远的晋系傅作义,奋起反抗,打响了保卫绥远的第一枪,红格尔图战役以傅作义的35军的胜利,粉碎了日冠西进的企图。三十五军鄂友三部在驱逐土城子王英大汉义军路经元山村时,也纵兵抢掠,那些“十二团”从头到身都裹满了老百姓手中抢来的的衣服和布匹,远远看去,一支花花绿绿的奇特军队,有的人还手牵着村民的羊,更有一些洋烟瘾发作的瘾君子,一头钻到了村民的家中,拿枪逼着要烟要钱,得逞后将背包中的木头屑取出来点燃,就地抽起鸦片来。据说“十二团”为了方便抽鸦片,把驻地百姓的房子拆了,拆下来的檀子用来制作抽鸦片的木屑,这样的军队,从哪里也看不出是一支纪律严明的抗日队伍,反倒和王英的大汉义军有得一比,真是:鄂毛驴进了村,气势汹汹要杀人。追得后生无处躲,见了姑娘就成亲。不知道网上说的这支纪律严明,作风正派的抗日队伍是什么人杜撰的,他的目的是什么。
一九三七年日本占领了绥远省,元山村也成了沦陷区。一九三八年底,八路军挺进敌后,在大青山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元山村等周边作为游击区,日伪顽经常光顾村子,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八路军为了宣传抗日,扩大影响,筹集物资,也经常来到村子,到现在村子里还传说着八路军红马连、白马连整齐的军容军貎,严明的群众纪律和秋毫无犯的组织作风。
抗日的烽火在元山子村熊熊燃烧地来,一些年轻人加入了八路军,村里有许多农户成了八路军的堡垒户。张海招一家暗地里就是八路军在元山村的堡垒户,他家不仅拥护八路军抗日政策,而且还让自己小儿子张贵林参加了八路军,成为大青山骑兵支队的一员。村里王姓的一家也让二儿子参加了八路军,成了八路军白马连的一兵骑兵,后来成长为白马连的副连长,解放后复员回一家工厂。成为该厂的主要领导。
随着日伪顽的同流全污,元山村抗日力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一九四零年冬天,日本人突然包围了元山村,纵火烧了张海招一家,在没有搜到八路军后,将张家父子三人用汽车拉到红旗庙,残忍地让新兵练习刺杀,直到鲜血流尽,最后才砍下了他们的头颅。就在这一年,五区区小队十几后队员被日本人的汽车队撵到董家村的孤山上包围起来,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区小队长第二年被汉奸告密抓获,惨遭杀害。
黑山子(董家村一带)建立了炮楼,由警察队和日本人驻守,在此后的两年多,白色恐怖笼罩了元山村,日本人和伪公所不允许多人聚会,不允许晚上点灯,否则以“红胡子”处理。所谓的“胡子”就是指土匪,日本人将八路军和游击队蔑称为“红胡子”。
那年奶奶夜里生病,不得不点起油灯,没想到那天正好有一队日本人从村子南边路过,爷爷家的灯引起他们的重视,立即包围了爷爷家,说家里有“红胡子”,后来鬼子的翻译官看到奶奶病得厉害,这股日军才作罢离开。
村里风声鹤唳,李守信的蒙古队还不时光临本已经濒临破产的元山村,他们要钱、要粮、要人(帮助他们修工事或炮楼),就在这几年,村里的老鼠、臭虫和跳蚤特别多,直到日本人投降后,这些东西突然减少,后来从资料上看,估计是日本人利用后大滩做细菌实验,才使日占时期四害横行的缘故,元山村村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点也不为过。他们盼望着家乡光复,盼望着乾坤清明,他们相信恶梦以后一定会是阳光明媚的早晨,他们每天盼望着王师平寇回归的这一天,也许这一天很快就到来了。
网友评论